-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活动
浅析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活动 摘要:社火是随着古老的农耕祭祀活动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民俗文化活动,至今约有上千年的历史。甘谷人称“社火”又为“耍社火”、“耍秧歌”,是当地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一种新年娱乐活动。与华丽多彩的城镇社火不同,甘谷乡村社火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怀,散发着浓郁的泥土气息。本文主要从甘谷社火的起源、组织形式、表演形式等方面对甘谷社火这一民俗文化进行一些阐述
关键词:民俗文化;甘谷社火;乡村
一、甘谷社火的起源
甘谷县地处陇中地区东部,是秦文化的发祥地,也是神话传说中三黄之首伏羲的诞生地,古称羲皇故里,有着华夏第一县的美称。甘谷在历史上是羌汉等多民族繁衍生息地方。因此,各民族文化的交汇碰撞产生了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其中社火是一项最受广大民众欢迎且经久不衰的群众性娱乐活动
关于甘谷社火的起源,到目前为止还无确切史料可考,当地人普遍认为这与远古时代的农耕祭祀有关。华夏民族自古以来就以农立国,他们依赖自然,崇尚自然,认为种种自然现象是神的意志的反应,是大自然给予他们生存的恩惠,所以他们把丰收和生活的希望寄托在神灵身上。因此,祭祀神灵是农业生产中不可逾越的环节。社火就是随着这种古老的农耕祭祀活动演变而成的一种娱神又娱人的活动。“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神,这是西北地区人民千百年延续下来的一种民间信仰的遗脉
二、社火组织形式
传统的社火是以村社为单位组织的。谁来负责该年度的社火事宜,各个村庄不尽相同。每次选出一到两人作为本年度整体活动的组织者和带头人,其余组织者按照每个人的特长分工,无论是活动负责人还是参与表演的人,大家都各司其职,各尽其力,整个活动过程有条不紊,井然有序。这种组织形式既体现出一个村庄乡民们团结和谐,互助友爱的人文情怀,同时也彰显出一个社会团体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三、社火表演
(一)表演人员。参与社火表演的人,上有六七十岁的斑白老人,下有三四岁的天真孩童,既有青壮年小伙子,也有从外村嫁进来的新媳妇儿。总之,无论男女老少,都可以参与这项喜庆的活动。大家自发组织,主动寻找搭档,利用空闲时间排练节目,这自然又拉近了相邻之间的距离,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二)表演时间。关于社火开始的时间,每个地方不尽相同。甘谷县的社火表演一般在农历春节的正月初四开始。该地区社火还有白社火和夜社火之分。白社火,顾名思义,就是在白天表演的,黑社火自然就是在夜间表演的
(三)表演内容。盛行于甘谷地区的社火表演一般有跑旱船、耍狮子、舞龙灯、踩高跷、跑纸马,小戏、打腰鼓等
在甘谷地区,小戏是社火表演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当地人也叫“唱秧歌”。曲音纯属当地方言,内容基本与农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有的描述当地百姓的生活习俗,如《摘花椒》等;有的叙述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孝?C的传统美德,如《卧冰求鲤》等;有的叙述情深意浓的爱情故事,如《十里亭》等;有的叙述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如《转娘家》等;有的叙述妇女能绣会织的灵巧手艺,如《绣荷包》等;有的是叙述变幻多端的自然现象,如《十二月花》等。这些曲艺都包含着浓厚的乡土气息,曲音都是地方方言,内容都来自于老百姓身边实实在在的生活,易学,易懂,易记,亲切而又自然,所以深受当地百姓喜欢
四、社火的发展及传承
解放以后,随着科技的普及与发展,唯物主义占领了人们的思想领域。人们懂得了自然与神灵的关系,过去愚昧落后的观念从人们的头脑中消失,社火的内容也逐渐更新。现在的表演形式新老结合,有相当部分内容与科学技术有关,比如:高科技农业生产成果,电子科技的创新与发展等等,都在社火表演队伍里以彩车的方式展现在人们面前。但这种社火一般都是在城镇举行
城镇社火无论是道具、服装,还是演出内容都比农村社火显得“高大上”但民俗文化,就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乡村社火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增强了一个地区村民们的集体认同感,反映出人们生产劳动、日常生活、社会组织的方式。可以说中华文化的根就是深深扎根于泥土之中的,产生于乡土间的民俗化是我们研究中华文化的载体
五、结束语
甘谷社火是甘谷历史文化的载体,是憨厚朴实的甘谷人民至真至纯的历史记忆,无论是表演内容还是表演形式,都饱含着乡村人民最朴实最深沉的感情。甘谷社火不仅反映出甘谷人民勤劳善良的民众性格,同时也在传承甘谷民间信仰、形成甘谷人民的价值观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作为具有数千年历史的甘谷社火,已经成为甘谷人民的灵魂。而乡村社火作为我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丰富了我国传统民俗文化的内容,而且也推?恿苏?个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剡自勉.原生态陇南民间社火的文化内涵初探―以西和县洛峪镇剡庄村社火为例[J].鸡西大学学报,2013,6.
[2]杨丹丹.近年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