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地区明代海防设施建设特点初探.docVIP

蓬莱地区明代海防设施建设特点初探.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蓬莱地区明代海防设施建设特点初探

蓬莱地区明代海防设施建设特点初探   摘 要:蓬莱“内障中原,又为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蓬莱地区现存海防遗址:登州府城遗址、蓬莱水城及解宋营烽火台遗址等,集中反映了明代蓬莱地区的海防设施布局及军事构成。通过对现存遗址的分布情况探究,发现了蓬莱地区明代海防建设的主要特点 关键词:蓬莱地区;海防设施 蓬莱地处胶东半岛最北端,濒临黄渤二海。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内障中原,又为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蓬莱自古到今都是海防要地,唐天宝元年(742年),在蓬莱设东牟守捉,加强沿海防务。宋庆历二年,置刀鱼巡简,派水兵三百戍守沙门岛。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分沂州元帅府于登州,统辖登州、莱州、宁海三州三十六处海口的海防事务。而到了明代受倭寇侵扰的影响,蓬莱地区的海防地位更胜从前 蓬莱地区现存的海防遗址大多建在明代,主要包括登州府城遗存、蓬莱水城、解宋寨、刘家旺(汪)寨、赵格庄寨城遗址以及10处烽火台遗址。这些明代海防建筑被较为完整的保存了下来,这为我们研究蓬莱地区明代海防建筑的布局提供了可能。通过对现存海防遗址分布情况的探究,我们发现蓬莱地区明代海防建设主要存在以下三个特点 一、海防遗存集中反映了明代蓬莱地区的海防设施布局 过去我们一直认为蓬莱地区的海防设施建设,主要是根据沿海地形、地势情况进行选址、排列,多设立于险要之地,略显杂乱无章。在海防设施布局上主要通过城寨-烽火台的模式进行的,主要分为蓬莱水城、赵格庄寨城、解宋营寨城三个主要设防区,其中蓬莱水城为海防设施重点布防区。但通过将海防设施与明代同期港口的分布情况结合来看,我们认为过去的认识还是有偏颇之处的 明代登州地区沿海一线有许多小出海口,设有港口。我们通过将现存的蓬莱的海防设施与明代沿海港口分布情况结合,发现明代蓬莱地区的海防设施多集中分布于海港周围,是依海港为中心进行布局的。(如图一)成书于明嘉靖年间的《筹图海编》所记明代蓬莱沿海港口主要有:抹直、石落、湾子、刘家汪、平阳(畅)、西王庄、西山、栾家等处。[1]栾家港周围有栾家口备倭城及峰山岭烽火台。西王庄附近有黑烽台山烽火台。西山附近有东峰台、西峰台烽火台。石落、抹直口港旁边则有登州卫、水城及田横寨烽火台。湾子港旁边有赵格庄寨城遗址及防风林、铜井烽火台。刘家汪港旁边则有刘家汪寨城遗址及南吴家木基烽火台。平畅附近有解宋营营寨遗址及解宋营东、解宋营西及东峰子烽火台。蓬莱明代城寨皆在港口附近,且每个港口附近必有一到两个烽火台,这主要是因为港口地势平坦,便于倭寇驾船登陆,更容易遭受倭寇攻击。而蓬莱沿海的港口众多,海防压力大,促使明代蓬莱海防建设者开始重视港口防御,重点依托港口进行城寨、烽火台等海防设施的布局。明“正统五年,倭乘风夜突至南岸抹直口,劫掠财务,闻城上张旗鼓吹声震,乃遁去”。[2]这次事件最终因为港口设防严密而没有使倭寇得逞,这也从侧面印证了蓬莱地区依托港口进行重点布防的重要性 蓬莱地区的海防设施布局主要分为港口-烽火台、港口-水城-烽火台、港口-寨城-烽火台三种建设模式,采用分层次布防。港口较小或重要程度低的,设烽火台用于预警;港口较大且十分重要的则设寨城进行重点布防。根据港口的重要程度可将蓬莱地区主要设防区分为5个:栾家口备倭城、蓬莱水城、赵格庄寨城、刘家汪寨城、解宋营寨城等所属区域,其中蓬莱水城为重点布防区。这5个防区在预警和基本防御上具有相对独立性,但同时又统一于登州卫管辖之下(明永乐之后受登州营统一调配),共同构成了蓬莱地区完整的沿海布防系统。还需要说明的是这5个防区建立时间略有不同,废弃的年代也不尽相同。蓬莱水城防区一直延用到清代,而栾家口备倭城、赵格庄寨城、刘家汪备倭城等防区在明代中后期就逐渐丧失海防功能 二、蓬莱海防遗存较为完整地反映了登州海防军事构成 洪武至永乐年间,山东沿海是倭寇活动的重灾区,倭寇骚扰山东沿海各州县记载不下百次。鉴于山东沿海备倭形势,自洪武年间便不断加强登州的海防建设,经过有明两百年多年的经营,形成了登州地区以卫所为中心,以沿海海防设施为依托,兼具指挥机构的较为严密的海防军事构成,对明代海疆的巩固起到了重要作用 明代登州地区构筑了一道由卫、所、巡检司、城寨、墩堡五级近海防御设施。其中登州地区设三卫:威海卫、宁海卫、登州卫。千户所四个:百尺所、金山所、奇山所、福山所。百户所五个:清泉寨、芦洋寨、解宋寨、刘家汪寨、黄河寨。巡检司四个:新旺、高山、杨家店、孙夼。另外,各卫所、城寨、巡检司皆有各自管辖的烽火台,以备?t哨。其中地处蓬莱地区的是登州卫、高山巡检司及解宋寨、刘家汪寨两个百户所。登州卫所设在登州府城内,现在仅余府城城墙。高山巡检司已无踪迹可寻,解宋寨和刘家汪寨两座百户所都留有寨城遗存。另外文献记载的14座烽火台,现存其中的10座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