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心理学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郭争鸣 副教授 中医心理学的概念 中医心理学是继承中国古代哲学对心理现象的认识,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和实践,与现代心理学相互渗透和交叉,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及心理因素在人体疾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中医心理学包含了中医心理学基础及心身疾病两大部分。 在印度尼西亚婆罗洲,一名巫师正在为一位妇女举行驱邪仪式.以便驱除附着在她身上的邪恶灵魂。在某些文化中,有心理疾病的人可能求助于不提供任何医学治疗的医师(比如图中的巫).就像他们可能求助于提供医学治疗的医生一样。这种治疗方法有时也会起作用。 中医心理学的雏形 远古时代,社会生产力十分落后,人类生活非常艰苦,对于疾病的产生原因,常常看作是神灵惩罚或恶魔作祟。因此,治病手段就是对两者的“软硬兼施”,或祈祷神灵的保佑和宽恕,或驱鬼、辟邪。 祝由与心理治疗 《尚书·金滕》说:“周公祷武王之疾而瘳。”当时,为人治病基本上由巫祝所为。古籍中所记载的许多传说中的名医,大都以巫祝疗病。上至王侯贵族,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以巫祝治病。《说苑》载:“苗父之为医也,以菅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发十言耳,诸扶而来者,舆而来者,皆平复如故,古祝由科,此其由也。” 《内经》奠定基础 中医心理学基础理论中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心主神明、脏象学说等中医心理学基本理论均在《内经》中基本奠定。《内经》中的“九气”、“五志”都是以后南宋陈无择定型七情学说的基本依据。对睡梦等心理现象、对个体心身发展的基本观点、对心理过程、对人格体质学说等一系列问题都形成了基本的认识。 华佗与心理治疗 我国杰出的医学家华佗,在心理治疗方面,有着许多精辟的论述及治验病案。《华佗神医秘传》中说:忧则宽之,怒则悦之,悲则和之,能通斯方,谓之良医。” 华佗与心理治疗 一个高明的医生,必须能针对患者的不正常的情志,进行心理治疗。他曾明确提出医心的重要,指出:“夫形者神之舍也,而精者气之宅也,舍坏则神荡,宅动则气散。神荡者昏,气散则疲,昏疲之身心,即疾病之媒介,是以善医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 。华佗十分重视心理因素在致病中的作用,故其所提出“先医其心”的主张很有科学价值。也说明心治是一种病因疗法。 张仲景与心身调理 张仲景是中国医学史上卓有贡献的伟大医学家,所著《伤寒杂病论》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这部著作反映了张仲景丰富的中医心理学思想。他强调了心身调理的治疗思想,并把精神、情志的异常变化作为诊断、辨证的重要依据。他形象地描述了奔豚病的证候,明确指出本病“皆从惊恐得之”,并创奔豚汤、桂枝加桂汤治之。 张仲景与心身调理 张仲景首先提出“脏躁”病名,描写其症状表现为“喜悲伤欲哭,像如神灵所作,数欠伸”。指出患脏躁症的患者,无故悲伤欲哭,或哭笑无常,连续打哈欠伸懒腰,动作言语都不能自控,似有“神灵附体”一般。 张仲景与心身调理 可见脏躁是一种精神障碍疾病,其病因以情志刺激为多见。并创甘麦大枣汤治之。对诸如百合病、惊悸、失眠等常见的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都确立了完整的理、法、方、药辨证论治原则。 唐代的心理治疗 根据隋唐医事制度,太医署中均设有祝禁科,并设有咒禁博士、咒禁师等医疗官职。如果把祝禁科看成最早的原始蒙昧的心理治疗科,那么咒禁博士、咒禁师等可谓官方命名的最早的“心理治疗医生”。 千金方的调气法 孙思邈是唐代著名医学家,他的医学心理学思想,受到了当时盛行的佛教及儒家、道家思想的影响,重视养生、养性。他在《千金方》中具体介绍了运用“内视法”、“调气法”、“呼音法”等气功养性方法来疏通气机,调畅情志。 唐代的心理治疗 同时,还记载类似现代暗示疗法的禁咒疗法,每法中的律令(即行禁时的咒语)对病情都有针对性,并配合药物,对患者有明显的暗示治疗作用。特别是孙思邈在其临床实践中把某些心理活动的变化看成是内在脏腑病变的部分症状,从而把心理活动的变化纳入了脏腑辨证体系。 心神病证的理法方药 孙思邈指出:“心气虚则悲不已,实则笑不休。……悲忧思虑则伤心,心伤则苦惊喜善忘”,进而提出:“治心实证,惊梦,喜笑恐畏,悸惧不安,用竹沥汤”,“治心不足,善悲愁恚怒,……善忘,恐不安,妇人崩中,面色赤,茯苓补心汤”。由此看来,孙氏对心神病证的辨证论治是理、法、方、药密切联系的。 刘完素与五志化热 刘完素以倡“火热论”著称。他提出“五志化热”的著名理论,即“五脏之志者,怒、喜、悲、思、恐也,……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2章 火星时代游戏模型贴图专业班.doc
- 第一章 电功电功率 浙教版.ppt
- maya2015那些惊艳更新内容.pdf
- 幼儿的记忆及想象.ppt
-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教材.doc
- 领导_部属交换对领导与部属工作结果的双向影响机制.pdf
- 中国环境规制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研_省略_于考虑非期望产出的静态与动态分析_汤杰新.pdf
- 驾校学车流程 2013教材.doc
- 土壤导数光谱小波去噪及有机质吸收特征提取.pdf
- 健步之星(至尊版)操作指引课件幻灯片.ppt
- 基于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探讨跨平台兼容性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物实验: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信息技术行业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研究及政策建议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视角下区域教育评价改革:利益相关者互动与政策支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6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与土地资源化利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音乐与美术教师跨学科协作模式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教学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航空航天3D打印技术对航空器装配工艺的创新与效率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育扶贫精准化策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区域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数据完整性保障与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医护理情志疗法对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的长期追踪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