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揣测副词发展史简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语揣测副词发展史简述.doc

汉语揣测副词发展史简述   摘要:揣测情态是所有语言都要表达的语义范畴。本文对汉语的揣测副词进行了历史梳理,呈现了揣测副词发展和变化的概况。   关键词:汉语史 揣测副词 发展脉络      揣测是人类认知心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言表达中必然会有相应的手段表示揣测义,经验直觉告诉我们,这一语义范畴是人类所共有的。Ann Wierzbicka和Cliff Goddard两位学者一直试图用有限的语义元(seman-tic prime)解释语义现象,其中所列54个语义元中便包括MAYBE,即“也许”义,可见这一语义范畴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   本文考察汉语史上的揣测副词,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抽取四个时期,作为四个共时平面,考察该时段典型的揣测副词的聚合情况,进行历时比较,以认清汉语史上揣测副词的整体面貌,描绘其发展脉络。这四个时期为:春秋―秦;魏晋南北朝时期;五代两宋时期;现代汉语揣测副词。对前三个时期的揣测副词逐个举例说明,对现代汉语时期的揣测副词则简要说明其来源和成熟时间,在此基础上进行历时比较,揭示其间的继承和变化过程。      一、春秋―秦汉语的揣测副词      该时期典型的揣测副词有“其、盖、殆、庶、似”,如:   (1)城上有乌,齐师其遁。(《左传?襄公十八年》)   (2)其谁知之,盖亦勿思。(《诗经?魏风?园有桃》)   (3)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论语?述而》)   (4)国人皆以夫子将复为发棠,殆不可复。(《孟子?尽心下》)   (5)夫子曷为至此?殆为大台之役夫!(《晏子春秋-内篇谏下》)   (6)君姑修政,而亲兄弟之国,庶免于难。(《左传?桓公六年》)   (7)好我者劝,恶我者惧,庶有益乎!(同上,《僖公十五年》)   (8)延州来季子其果立乎?巢陨诸樊,阍戕戴吴。天似启之,何如?(《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由于语料和研究成果都不充分,因此我们不清楚这些揣测副词的来源和性质。高名凯先生认为先秦汉语中还有表达传疑命题的传疑词“云、员、犹”,不过这些词在先秦汉语中的用例不多,且理据不确定,故不看作典型的揣测副词。   与后代相比,该时期的揣测副词数量较少,这是否等于说该时期汉语表达揣测情态的手段较为贫乏?答案是否定的,因为除了用副词表达揣测外,还可以用句末语气词“乎、焉、邪”等来表达相关的意思,句末语气词一直是汉语与印欧语言的重要区别。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揣测副词      中古时期继承了上古时期的揣测副词,还出现了新的揣测词,共有“其、盖、殆、似、恐、或、倘(傥)、脱、容(容或)、欲(似欲)”,如:   (9)官问之,故答云:“恐是观音慈力。”(《宣验记》)   (10)文度曰:“何为不堪?但克让自是美事。恐不可阙。”(《世说新语?方正》)   (11)臣所以敢陈愚瞽,冒昧自闻者,傥或皇天欲令微臣觉悟陛下。(《后汉书?李固传》)   (12)多兵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   (13)不如诣阙自归,事既未然,脱可免祸。(《后汉书?李通传》)   (14)门户殄瘁,何惜一女?若连姻贵族,将来或大益。(《世说新语?贤媛》)   (15)向女父母说其事,或是天运使然,因以女嫁与为妻。(《幽明录》)   (16)造衅自外,赃不还家,所寓村伍,容有不知,不合加罪。(《宋书?蒋恭传》)   (17)虽千古茫昧,理世玄远,遗文逸句,容或可寻。(《水经注?河水》)   (18)兄小加润色,便欲可出。(陆云,《与兄平原书》,《全晋文》,卷102)   (19)谢太傅语真长:“阿龄于此事故欲太厉。”(《世说新语?赏誉》)   该时期还有一个揣测义“许”的问题,由于学界对这个词是否有揣测副词用法,以及对被看成表揣测的“许”的来源都无定论,故本文暂不论这个词。      三、五代两宋时期的揣测副词      该时期的揣测副词共有“其、盖、殆、想、似乎、恐、怕、或、容(容或)”。宋代的口语资料中几乎见不到表示揣测的“其”,可见揣测词“其”在口语中已经基本死亡,而书面色彩重的资料中的沿用不过是承古用法,“殆、盖”的使用也属于同样性质的现象。“容(容或)”的使用也与“其、殆、盖”相似,在口语中比较少见。   (20)今子其死矣,东山复谁过。(欧阳修,《读徂徕集》)   (21)盖如来之妙力,难可名言者哉!(《降魔变文》)   (22)如子贡之在孔门,其德行盖在冉闵之下。(《朱子语类》,卷28)   (23)所以孔子爱呼子贡而与之语,意盖如此。(同上)   (24)圣人殆亦固滞不化,当食之时,又不免“心不在焉”之病。(同上,卷34)   (25)此殆非人力可致,而以为无忧,何也?(同上,卷6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