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常用药物不良反应_2013.ppt

  1. 1、本文档共18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用药物不良反应_2013

常用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防治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理系 ?主要内容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防治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防治 镇痛药的不良反应及防治 常用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及防范 我国销量前15位的药品中,有10种是抗菌药物 国际著名的IMS公司统计结果 2002年7月-2003年6月 上海、北京、广州、杭州、南京、 武汉六城市医院抗菌药物针剂 销售 额 为 37 亿元。 全国抗菌药物销售额每年至少117亿美元 2006年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报表情况分析 报表总数: 12740份药品不良反应报表. 涉及药品880种。 按照药品分类统计: 化学药累计15506例,占87.0%; 中(成)药累计2242次,占12.6%, 生物制品累计68次,占0.4%。 化学药中排在前三位的: 抗微生物药,分别占全部累计频次的47.0%。 中枢神经系统用药,分别占全部累计频次的9.2%。 循环系统用药,6.1% 常用抗菌药物的分类 β-内酰胺类 氨基糖甙类 大环内酯类 氟喹诺酮类 林可霉素类 其他 抗真菌药物 抗菌药常见不良反应分类比较 β-内酰胺类 变态反应:皮疹,过敏性休克,药物热 神经、精神系统反应:青霉素脑病 肾损害:一、二代头孢多见。 戒酒硫样反应 二重感染 代表药物: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唑啉,头孢曲松,头孢哌酮,亚胺培南等 变态反应 发病机制:为外来的抗原性物质与体内抗体间发生的一种非正常的免疫反应。此类反应药理学上难以预测,与剂量无关,减少剂量后症状不会改善,必须停药。 临床表现:皮疹、过敏性休克,药物热,血管神经性水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接触性皮炎等。 过敏性休克的预防 详细询问既往用药史,过敏史。 皮肤过敏试验。有一定的价值,但皮试阴性仍需提高警惕。 皮肤过敏试验的意义 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规定:为保证青霉素的用药安全,使用青霉素前必须进行皮肤过敏试验,皮试阴性者方可使用。而对头孢菌素和其他β一内酰胺类抗生素则无相关规定。 在国外,目前美国和大部分欧洲国家不进行皮肤过敏试验,原因是国外对头孢菌素的高聚化合物含量进行了控制,其过敏的发生率减少,而且国外专家普遍认为“使用抗生素前进行皮试缺乏有用性及实用性 ” 我国专家共识 2008年6月,“头孢类抗菌药物皮肤过敏试验高端论坛”会议于2008年6月2日在北京举行。 共识: ①使用青霉素类抗菌药物必须进行皮肤过敏试验。 ②头孢类抗菌药物使用前是否需要进行皮肤过敏试验尚存在争议。专家建议依据说明书。 ③如果进行头孢类抗菌药物的皮肤过敏试验;必须使用,原药配制皮试液。 ④如果患者对青霉素类严重过敏,应禁用头孢类抗菌药物;如果患者对青霉素类一般过敏,可根据病情慎重地选用头孢类抗菌药物,现有的研究表明,青霉素类与一代头孢的交叉过敏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二代、三代和四代,因此,宜选用二、三、四代头孢,特别三、四代头孢更为安全。 ⑤临床使用头孢类抗菌药物,必须仔细询问病人药物过敏史 ,过敏反应是难以预测的,过敏反应的发生不是医务人员的责任,但发生后处理不当或没有相应的救治措施,医院则要面临一定的法律风险 。 ⑥ 皮试液浓度国内外差距大,国内目前推荐的浓度为300~500ug/mL ,注射量为0.1mL。 青霉素脑病 青霉素类用量较大或静脉注射速度较快,常可见中枢症状,引起肌肉阵挛、惊厥、抽搐、昏迷等称为“青霉素脑病”。 肾损害 以头孢噻啶最明显,亦偶见于甲氧西林及其它第一代头孢菌素类,合用其它肾毒性药品可使其肾毒性增加,如联用呋塞米,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戒酒硫样反应 有数例报道使用头孢类药物期间,饮酒或者使用含有乙醇的制品发生的戒酒硫样反应,亦称双硫仑样反应。临床表现:头痛,呼吸困难,视物模糊,面部潮红,精神错乱,昏迷、休克等,误诊,抢救不及时易导致死亡。 机制:因该类药物可抑制人体内乙醛脱氢酶,使乙醇中间代谢物乙醛不能继续氧化而在体内积聚而导致中毒。 戒酒硫样反应 目前,有研究认为,发生此反应与药物中含有的甲硫四氮唑侧链有关,含此结构的药物有头孢哌酮、头孢甲肟、头孢孟多,头孢美唑,拉氧头孢等等。 医护人员应当提醒患者,使用头孢类,硝基咪唑类药物,7日之内不能饮酒及使用含有乙醇的制品。 案例1: 患者,男,2岁“因发热、呕吐。在当地医院静脉滴注头孢哌酮1.0g,次日仍有呕吐,其母给患儿口服藿香正气水10ml。用药后30min发现患儿面部及全身发红,精神不振,嗜睡, 查体:体温36.7℃ ,嗜睡状,面部及全身皮肤潮红,心率136次/min,律齐,呼吸36次/min,两肺呼吸音对称,腹部体检无异常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