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干燥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概况
李兆福 1 指导:彭江云 2
(1 云南中医学院2002级研究生 云南 昆明 650200
2 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云南 昆明 650200 )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中医药疗法;综述
干燥综合征(SS)是以外分泌腺高度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的自身免疫病,最常见症状是口眼干燥,但临床表现远不限于此,任何系统、任何器官都可累及。其发病率在我国高于RA,占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首位[1]。SS在中医古代文献中无此病名,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本病属于燥证范畴,多称“燥毒症”,又因可能累及周身,故称周痹。1989年全国中医痹病委员会明确命名为燥痹。现代医学对该病的治疗,主要是替代和对症处理,尚无积极有效的方法,近年来中医对SS的研究取得一定的成绩,现将临床治疗研究状况综述如下。
1 辨证论治
薛氏[2]根据干燥表现侧重部位的不同,提出了不同治法:①以口舌干燥为主的,治宜滋养胃阴,方选益胃汤、五汁饮等加减;②以鼻部干涩为主的,治宜滋养肺阴,方选沙参麦冬汤加减;③以眼部干燥为主的,治宜滋养肝阴,方选一贯煎加减;④以咽喉干涩为主的,治宜滋养肾阴,方选左归饮、增液汤等加减。马氏[3]辩治本病分三期四型:①初期——营卫不和,治以调和营卫,方以桂枝汤加减;②中期——气滞阴亏,治以柔肝理气、养阴和血,方用四逆散、四物汤加减;③重症——阴虚火旺,治以清肝泄火、养阴生津,方用龙胆泻肝汤、一贯煎加减;④后期——阴亏血瘀,治以滋阴益气、化瘀生新,方用大定风珠、大黄 虫丸加减。姜氏等[4]查阅近十年文献,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将本病分为四型:①燥邪犯肺,治以疏散风热、宣肺布津,方以桑杏汤加减;②阴虚内热,以滋养阴液为法,偏于肝肾阴虚者,方用杞菊地黄丸合一贯煎加减;偏于脾胃阴虚者,方用益胃汤合玉女煎加减;偏于肺胃阴虚者,方用百合固金汤合益胃汤、玉女煎加减;③气滞血瘀,治宜活血化瘀通络,方以血府逐瘀汤加减;④气虚阳弱,治以助阳益气、温化水湿而布津液, 方以补中益气汤或桂附理中汤加减。陆氏[5]认为本病的病理基础在于阴虚液燥,病理机制在于气、血、痰、瘀,临床辨治分五型:①阴虚内热,治宜滋养肝肾,药用生地、玄参、枸杞子、炙龟板、炙鳖甲、丹皮、知母、天花粉、茯苓、钩藤等;②气阴两虚,治宜益气助运,气运则津行、阴充则燥解,药用黄芪、白术、淮山药、玄参、石斛、当归、女贞子等;③湿热型,治宜化湿清热,药用白术、川朴、黄柏、生地、丹皮、山栀、茯苓、车前草等;④脾肾阳虚,治宜补益脾肾,温养阳气,药用黄芪、太子参、白术、茯苓、当归、仙灵脾、肉桂等;⑤痰瘀阻滞,治宜活血化瘀、逐痰散结,药用当归、赤芍、桃仁、红花、丹皮、山慈菇、贝母、牡蛎、青木香等。
董氏[6]根据本病病因病机及病变的特殊性,分为四型:①阴虚津亏证,方用自拟养阴生津汤加减;②气虚失运证,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③瘀血内阻证,方用桃红四物汤或血府逐瘀汤加减;④阴虚夹湿证,方用甘露饮加减。同时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系统性损害。皮肤黏膜损害:①血虚寒凝证,方用当归四物汤加减;②血热瘀阻证,方用清热地黄汤合三紫汤加减。呼吸系统:①虚热肺痿,方用清燥救肺汤加减;②虚寒肺痿,方用升陷汤加减;③痰热阻肺,方用千金苇茎汤加减。消化系统:①阴虚气滞,方用益胃汤加味;②肝胆湿热,方用逍遥散;若瘀血发黄可用膈下逐瘀汤加减。肾脏损害:多属脾肾不足、气阴两伤证,方用补中益气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董氏[7]认为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该病效果较好,其分型论治如下:①燥毒瘀结证,治宜清热解毒,润燥软坚化瘀,可用升降散和三仁汤加减;②阴虚血瘀证,治宜养阴润燥,活血化瘀,常用增液汤、一贯煎或滋燥养荣汤和桃红四物汤加减;③气虚血瘀证,治宜益气通阳、活血化瘀,可用补阳还五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合生脉散加减,④气滞血瘀证,治宜活血行气、软坚消症,可用血府逐瘀汤或膈下逐瘀汤加减。苑氏[8]用三段三方法,将疾病的治疗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用导赤散和增液汤加减以清上焦,达到生津润燥的目的;第二阶段用益胃汤治疗中焦,以养胃阴和胃气,使津生热除;第三阶段用六味地黄丸加减调整下焦肾阴不足,使肾水蒸化,津液得以上承。王氏等[9]将本病分为外燥、内燥治疗。外燥包括2型:①外感燥邪兼夹风热,以三仁汤合四君子汤加减;②风寒湿痹,化燥伤阴,方选自拟除痹润燥汤。内燥包括2型:①津液敷布失常型,根据症情可选用五苓散、半夏泻心汤和桂枝汤加减;②精血亏耗型,方选自拟苁蓉龟杞汤。
2 专法专方
黄氏等[10]用六味地黄汤合增液汤加减,补肾养阴滋液调补冲任治疗更年期口、咽干燥综合征30例,疗效优于用鲜石斛晶冲剂组。杨氏等[11]用芪参葛术汤加味治疗原发性SS 40例,1个月为1疗程,结果显效16例,有效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张氏[12]自拟藿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