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腰间盘突出症手术内固定临床疗效分析
【摘要】 目的总结分析52 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椎弓根内固定术的效果评价以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均可用推板切除,棘间韧带和黄韧带切除,髓核取出内固定术。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依据macnab 标准进行评估,腰痛及各种神经症状均消退,内固定良好。优36 例良13 例。差3 例。优良率94%,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以髓核摘除,以椎弓根内固定术,并发症减少。临床治愈优良,无椎弓根断裂及螺钉松动情况发生。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症;椎弓根内固定;疗效评价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老年人发病率高。老年人由椎间盘发生退变,使髓核脱出对周围神经根及硬脊膜形式压迫,进而导致腰椎间盘患者产生腰部疼痛,肢体麻木等临床症状[1].现就我科抽样52 例患者对临床特点,并对手术方法进行探讨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52例患者手术院科2012 年9 月至2014 年10 月入住住院病人,男。32 例。女。20 例,年龄40-76 岁平均年龄58 岁,平均体重61.5kg 病程3-20 年,中央型突出20 例旁侧型突出30 例,所有患者均以X 线,CT 及核磁共振确诊,其中4 例碘油造影。其中主要表现下肢痛+双侧下肢痛21 例。交替型双下肢痛6 例,单纯下肢痛7 例。间接行跛行18 例。行直退抬高实验检查是阳性。
1.2 治疗方法:52 例患者41 例行硬患外麻醉,11 例行全麻下,采取俯卧位,将患者胸部及骨盆垫高,腾空腹部,于腰部棘突正中位纵行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沿着棘突及锥版对椎旁肌肉实施剥离,充分暴露椎间隙黄韧带和上下关节突处各个关节,将椎板棘突及髓核一次切除后放置定位针后,应用c 型臀放射线X 线进行准确定位。然后将椎弓根钉及Gage 置入椎间隙,应用钛棒实施固定,切除掉位于上下关节突关节面的软骨部分于髂后棘切取大块髂骨外板及松质骨,应用术中所取得的全椎板,棘突及大块髂骨外板将椎脊后方置入,放置引流,逐层缝合。术毕。术后48-72 小时内将引流拔除术后应用止血药,抗生素,甘露醇等对症处理3-5 天,术后三天开始锻炼腰背肌肉,4-6 周下床活动,术后随动一年。
1.3 疗效评估:依据macnab 标准进行评估,腰痛及各种神经症状消失。内固定系统良好。可从事所有工作者为优,腰痛及神经症状大部分皮肤,遗留神经麻木,可从事原有工作者视为良,腰痛等症状为减轻或加重,存在各种神经症状,不能从事原有工作者为差[2]。
2 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一年随访,腰痛及各种神经症状均消退,内固定系统良好,优36 例,良13 例,差3 例,行2 次手术。优良率94%。
3 讨论:
3.1 临床特点及诊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显著的临床特点[3],主要有发病缓慢,病程漫长,一般无显著外伤史。主要表现为腰背部的疼痛,下肢放射痛,常伴有腰椎管狭窄及腰椎不稳定的临床表现。如间歇性跛行等,具文献报道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病率从5.4%到33.4%[4],其特点以下腰痛为首发症状,且持续在整个病程中。早期保持治疗可缓解,但反复发作。而腰椎棘旁突出以固定痛为特征。大多数伴有腰部和双侧或一侧下肢神经根刺激症状为主。而腰椎间盘突出合并纤维环破裂髓核脱出或游离较为常见,部分合并马尾神经损伤。而合并椎管狭窄后多以神经根刺激为主。影像学检查无论是椎管造影还是CT,Mri,总体上表现为椎管狭窄,硬膜囊受压或神经根受累结合临床,即可做出明确手段。
3.2 手术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及椎管问题给予解决,将追间隙高度给予最大程度的恢复及对发生退变腰椎节段的稳定性进行重建。但多年来对这类手术存在争议,有学者主张手术治疗不内固定不重建,只部分锥版切除,髓核摘除,椎管减压。但我们术后须内固定重建。从长远效果看,效果更佳。
3.3 从手术效果来看,本组52例患者采用了椎弓根系统内固定脊柱融合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笔者认为单一的髓核摘除,锥版减压虽然有些患者效果好,但从长远来看易复发,术后腰椎不稳定,而术中置入cage 融合器使腰椎恢复快,从而有效防止术后继发性的追间隙及椎间孔变窄。因此本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并发症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好,完全性高,痛苦少,避免了二次手术。
参考文献
[1] 杨东辉,椎弓根内固定脊柱融合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8):87
[2] 刘勇,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椎弓根内固定脊柱融合疗法疗效观察与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2.11.14.11-82-83
[3] 赵连河,雷天新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央型79 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1.14.11-1617
[4] 陈巨鹏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融合治疗腰椎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