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方音乐之父的咏叹调
最初认识巴赫,是在一个偶像剧《下一站,幸福》里,女主角对童年一曲“G弦之歌”的回忆。当听见这样悠扬的旋律在随着慕橙指尖与琴键的接触飘进我耳朵的时候,我就被它迷住了。剧中的“G弦之歌”,是慕橙的爸爸教给她的最简单的旋律,单纯的没有和弦的弹奏却是我产生了一种特别的感觉。于是,深受感动的我迅速地百度一下,知道了这首“G弦之歌”就是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而当我打开音乐盒,试听了小提琴版之后,那种小提琴特有的音色更是让我感到它的纯朴浑厚中渗透出的典雅。旋律缓慢地流淌,像汩汩水流,又仿佛比水多了更多神秘的内涵,我着迷了。
随着进一步的了解,我知道了原曲创作于一七二七年至一七三六年之间,是十九世纪德国的著名的小提琴家威廉密将这段主题改编为钢琴伴奏的小提琴独奏曲,将第一小提琴声部的曲调由D大调改为C大调,乐器上以小提琴独奏为主,辅以大健琴伴奏,同时又将旋律全部移至小提琴G弦上演奏,由此命名为《G弦上的咏叹调》。 此曲一经上演便广受大众欢迎,成为流传广泛的不朽经典。然而追根溯源之后,人们才知道这原是巴赫的杰作。
百余年来,这首《G弦上的咏叹调》以其纯朴典雅的旋律加上G弦特有的浑厚、丰满音色,使之倍受小提琴演奏家以及爱好者们钟爱的曲目。
传说在宫廷舞会上,巴赫的大提琴被做了手脚,除了G弦之外,所有的弦都断裂了。当大家准备看巴赫出糗的时候,巴赫,仅仅只用了一根G弦,就即兴演奏了一首《咏叹调》,该曲子就是今天所说的《G弦上的咏叹调》此乐曲在巴赫死后100年后才大为流行。
1830年,当门德尔松在钢琴上把《G弦之歌》演奏给歌德听时,歌德说:“开头是这样的华丽庄严,使人可以想象到一大群显要人物沿着长长的楼梯鱼贯而下。”歌德不愧是与魔鬼交换了灵魂的人,这音乐具有的“迤逦”和“沉着的华丽”使任何人都不能漠视它的存在。也许歌德最清楚:“G弦上的咏叹调就如永恒的和谐自身的对话,就如同上帝创造世界之前,思想在心中的流动。就好像没有了耳、更没有了眼、没有了其他感官,而且我不需要用它们,因为我的内心这有一股律动,源源而出。”第一小提琴象是一位伤感的女高音,咏叹出一支缠绵悱恻的旋律。最初是隐忍的怨诉;中途,音乐愈益激动,跳跃和模进音调将蕴积在主人公心内的热情与追求倾诉出来;最后又归回到富有感情的低吟之中。这段旋律在古钢琴和弦乐组的由第一小提琴奏出。虽然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间或也加以响应,但终究都是作为伴奏,为主旋律衬出美妙的背景。
于是,我瞬间就对这个名为巴赫的音乐家产生了由衷的敬佩。那个G弦之歌的传说,是我看到了一个才华横溢心理素质又极强的优雅男子,而我对巴赫的崇拜也开始于此。
约翰·塞巴斯提安·巴赫,诞生在属于图林根州边远小城市爱森纳赫的一个祖祖辈辈以音乐为职业的平民家庭.十五岁起,巴赫也开始从事自己的音乐职业生涯---在卢内堡一个教会附属的圣咏团当歌童,在魏玛公爵的乐队拉小提琴,在教堂弹管风琴,然后又到魏玛任公爵侍从管风琴师兼宫廷音乐师,在刻顿一个没落小宫廷任乐队长,最后在莱比锡任圣多玛教堂合唱指导和教堂附属歌唱学校教师.巴赫在担任各种音乐职务的同时,一直孜孜不倦致力于音乐创作,写出大量各种类型的作品。最终,在莱比锡逝世。
我不知道这样的生平事迹这样的经历能体现出多少他作为一个接触的音乐家的特质。我只想说,从他一生的经历之中,我看见了一个一直孜孜不倦地投身于音乐并且真真切切爱着音乐的人。出生于音乐世家,并且一生都与音乐为伴,这样的坚持是何等的幸福呢?
这个多产的作曲家,用他倾尽一生的经历和热情,谱写出了多少不朽的经典!将近300首的大合唱曲;组成《平均律钢琴曲集》的一套48首赋格曲和前奏曲;140首其它前奏曲;100多首其它大键琴乐曲;23首小协奏曲;4首序曲;33首奏鸣曲;5首弥撒曲;3首圣乐曲及许多其它乐曲。总计起来,巴赫谱写出800多首严肃乐曲。
巴赫的作品深沉、悲壮、广阔、内在,充满了18世纪上半叶德国现实生活的气息。《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写了许多充满戏剧性因素的大型声乐作品,其中《马太受难曲》、《b小调弥撒》是最有影响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巴赫作为一个虔诚的新教教徒,通过宗教音乐形式(受难曲、弥撒、经文歌、康塔塔等),抒发了对人类灾难、痛苦的怜悯、同情以及对和平与幸福未来的渴望。与前人的作品相比,巴赫这种充满宗教内容及复调音乐思维的作品更为广阔地揭示了人的内心世界,但同时,他的音乐从来没有脱离德国的音乐传统。《平均律钢琴曲集》是巴赫在“纯音乐”领域留下的重要遗产之一。作为一部具有德意志精神的作品,《平均律钢琴曲集》体现出了那种严谨的德国式思维。另外,巴赫的《法国组曲》、《英国组曲》和六首《勃兰登堡协奏曲》等乐队作品,也都表达了作曲家对和平和美好生活的祈求与渴望。这些作品在德意志民族人民的内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