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 2 2011 6 ()
*
杨嵘均
(南京师范大学 学报编辑部, 江苏 南京 210097)
: 由于历史传统自然条件和国家政策等 因,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村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呈
现出明显的非均衡发展的特征福利经济学为统筹农村区域均衡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应该正确
运用福利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正视农村区域发展非均衡的现实状况,转变长期以来国家非均衡发展战略的
思维定势,在扩大农村公共财政覆盖范围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以及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向中西部农
村地区倾斜的 则下, 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实现东中西部农村区域均衡发展
:乡村治理; 区域差异;均衡发展理论; 公共服务均等化; 政策措施
F323 A 1671- 7287( 2011) 02- 0057- 06
, ,
, ,
, , ;
, ,
, ,
,
,
2006 ,
,
1. 东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
,,
,
,
,
,
,
,
47. 14% 33. 09%
,
997 /, 1/3
,, 8 797,
[ 1] 23
2, 8. 8
20 80, ,
, 4 7 000~ 7 999 /
, 14, , 6 000/
*2011- 04- 05
( 1973- ), , , , :
( 2010SJD810003)
17()2057()16
2 749, 839, 30. 5%;
759, 27. 6%; 1 151, 41. 9% :
() 3(), () 3: . [M ]. :
, 2007: 19.
57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