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静电防护理规定
深圳市京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静电防护管理规
文件编号:PPE012Z 版本:A
文件阶别:三阶 共8页(不含本页)
文 件 修 订 履 历 序号 更改日期 页码 修订内容 制/修人 确认人 备注 1 2009-6-18 全套 新制 刘银银 陈小印 A 2 2010-11-26 1页 修改“2”项中范围内容 刘娇霞 陈小印 B 3 2012-8-27 1-8 1. 将有关“兴万新”字样删除;2. 由于公司组织架构变更,文件修改前是变压器生技课内编码由“PE”更改为“PPE”编号“PEZ063”B版,修改为“PPE012Z” 文件编码更改版本回到“A版”3. 表单整套修改 叶兴云 李良士 A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 文件编号:PPE012Z 版本:A 页修改号:0 第1页,共8页 1.目的:
防止因静电现象造成电子产品及电子零件之破坏。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电源类产品及其电子零部件作业之各课、部。
3.定义:
3.1.名词解释:
3.1.1.静电﹕一种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电荷,它能引起的磁场效应较之电场效应可以忽略不计,其产生是由于物质的接触与分离、静电感应、介质极化和带电微粒的附着等物理过程而由之;
3.1.2.静电现象﹕由于带电体的静电场作用引起的静电放电、静电感应、介质极化以及静电力作用等物理现象的统称;
3.1.3.静电感应﹕在静电场影响下引起物体上的电荷重新分布的现象;。
3.1.4.静电场﹕静电荷在其周围空间所激发的电场,它是一种特殊物质,其最基本的特征是对位于该场中的其它电荷施以作用力,且不随时间而改变;
3.1.5.静电积聚﹕由于某种起电因素而在电介质或绝缘导体上产生电荷的速率超过电荷的消散速率,使得在其上呈现同性电荷的积聚过程;
3.1.6.静电消散﹕带电体上的电荷由于静电中和以及静电泄漏、静电放电而使部分或
全部消失的现象;
3.1.7.静电泄漏﹕带电体上的电荷通过带电体内部和其表面等途径而使之部分或全部消失的现象。
3.2.电阻率:
3.2.1.表面电阻率﹕对于流经一个表面的电流,每单位长度的主流电压相对于每单位
宽度的表面电流的比值以 Ω/square表示;
3.2.2.体积电阻率:在试样内的直流电场强度除以稳态电流密度所得的商,实际上可看作为一个单位正方体积里的体积电阻,以Ω.CM表示。
3.3.材料术语:
3.3.1.导体材料:一种具有较低的电阻率(表面电阻率小于1*106Ω/ square或体积电阻率小于1*105Ω.CM),除非使它与地面绝缘,否则其上难于积聚静电荷的材料;
3.3.2.静电消散材料:一种电阻率(表面电阻率1*105Ω/squareR1*1012Ω/square或体积电阻率1*104Ω.CMR1*1011Ω.CM)介于静电导体和非静电导体之间的材料;
3.3.3.绝缘材料﹕即为静电非导体,具有很高的电阻率(表面电阻率大于1*1012Ω/square或体积电阻率大于1*1011Ω.CM)的材料,因此能在其上积聚足够数量的静电荷而引起各种静电现象; 拟制:叶兴云 审核:李良士 批准:谢苏锋 日期:2012-8-27 静电防护管理规范 文件编号:PPE012Z 版本:A 页修改号:0 第2页,共8页 3.3.4.抗静电材料﹕当相对磨擦或者从相同的或其它类似的材料分离时,呈现最少电荷发生性能的材料,可防止静电放电或静电场通过进入的材料﹔或不允许穿过该材料损伤被保护物(表面电阻率109R1011Ω/square的静电放电保护材料)。
4.工作职责:
4.1.技术研发中心﹕负责提供特殊电子产品及电子零部件之静电防护要求,以及相关之检验标准制定。
4.2.品质﹕静电防护之过程稽核。
4.3.制造/仓库/品质:静电防护之对策实施及日常点检。
4.4.生技/行政:负责对静电接地、设备接地线的架设。
5.工作流程:
无。
6.作业说明:
6.1.环境管制:
6.1.1.对策方法﹕凡涉及生产之电子产品其湿度应控制在相对湿度湿度为75%(SMT车间小于或等于60%),敏感元器件温度小于或等于28度,湿度为35%-60%的范围内避免湿度低于35%RH而易产生静电之危害(针对电子原器件存放场所:其湿度应控制在湿度为35-60%,温度小于或等于28度的范围内)
6.1.2.保养管理﹕测定器---温湿度计定期进行校正(1次/1年)。
6.1.3.点检管理:
6.1.3.1.测定器﹕温湿度计。
6.1.3.2.测定方法﹕参照温湿度计的使用说明。
6.1.3.3.测定时机﹕于作业前开始测定。
6.1.3.4.测定频率。
(1)SMT每天点检3次,点检频次为(8:10-09:10)、 (16:10-17:10)、(0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