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同步课件:必修2专题7第3课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共24张)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赫鲁晓夫的墓碑用7块黑白大理石相向衔接堆砌而成,代表了赫鲁晓夫毁誉参半的一生。 * 1986年在苏联流传着一则笑话。这则笑话把苏联比作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赫鲁晓夫则为他们平反;勃列日涅夫把窗帘拉上并命令左右摇动列车,造成列车正在运行的假象;戈尔巴乔夫则拉开窗帘,把身子探出窗外大声喊道:“前面没有铁轨了,前面没有铁轨了!” 一、摇摆不定的赫鲁晓夫改革 材料一: 美术馆里有一幅描写亚当和夏娃的画 一个英国人看了,说:“他们一定是英国人,男士有好吃的东西就和女士分享。” 一个法国人看了,说:“他们一定是法国人,情侣裸体散步。” 一个苏联人看了,说:“他们一定是苏联人,他们没有衣服,吃得很少,却还以为自己在天堂!” 1、改革的背景 材料二:1956年一位乡村女教师写给赫鲁晓夫的信 “……我们的人民还没有过上好日子……所有的人都应该明白,人不能只靠热情生活。改善我们人民的物质生活是完全必要的,对这一问题的解决绝不能拖延了。全国都感到粮食很紧张,实际上能正常供应的只有莫斯科。在许多城市的商店里主要是蟹肉罐头和青豌豆,在农村几乎吃不到糖。而主要的一点是,饮食情况年复一年地得不到改善。我们,苏联,从新西兰搞肉!一无所有……而我们的农村已经没有人了。 ——《苏共中央通报》,1989年第6期 (1)材料反映的苏联经济状况如何? 1、改革的背景 赫鲁晓夫(1894—1971) 留下了世界一流的军事强国和政治大国的辉煌,也留下了制约苏联进一步发展的政治经济桎梏。 一、摇摆不定的赫鲁晓夫改革 1、改革的背景 ⑴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 ⑵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1953) 阅读教材,回答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其改革的重点又是什么? 开展种植玉米运动 赫鲁晓夫参观肉联厂 赫鲁晓夫在农场视察 2、改革的内容 一、摇摆不定的赫鲁晓夫改革 2、改革的内容 政治领域 给地方和企业一定权力 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平反冤假错案 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工业领域 鼓励大规模垦荒和种植玉米 消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 改变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扩大自主权 农业领域 赫鲁晓夫大力提倡种植玉米 赫鲁晓夫在农场视察 一、摇摆不定的赫鲁晓夫改革 2、评价其改革 ◆积极: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改革失败的原因: ◇主要原因:未能冲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其他原因: 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关于社会主义的看法仍然停留在斯大林阶段; 改革措施具有随意性和主观性,没有总体的规划和科学的实验。 墓碑上半白半黑的对比,“其中包含着永恒的矛盾—光明进步的因素同反动因素之间的斗争。……在彼此斗争中相互咬合” ——墓碑的设计者 涅伊兹维斯特 赫鲁晓夫富有惊人的幽默感、敏捷的才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顽强精神以及残暴的权欲,在这些方面,我所见过的领导人中,没有一个能同他相比。 身材粗胖的赫鲁晓夫一跳上政治舞台中心,就不拘行止、言谈失检、夸夸其谈,完全打破了过去的模式,这使许多人不拿他当回事。 《生活》杂志称他为“无足轻重的小人物”, 《时代》杂志称他为“硬提拔上来的人”。 西方大多数观察家都认为,赫鲁晓夫连给斯大林擦皮鞋都不配,更别说接替他的职务了。 是他建筑了柏林墙; 是他在古巴部署核导弹; 是他使苏联大规模扩充战略核武器,使苏联从古巴导弹危机时期同美国一比十五的不利地位转变为今天这样相当显著的有利地位; 是他同肯尼迪总统签署了部分禁止核试验的条约,消除了笼罩在苏联上空的斯大林主义的神秘气氛; 是他揭露了斯大林,从而永远破坏了共产主义运动的团结; 赫鲁晓夫的同台为什么要赶他下台,有两个根本原因。 第一,他们对赫鲁晓夫那种反复无常和难以预测的管理国家的办法感到越来越不舒服;第二,赫鲁晓夫的小丑形象以及他对外国客人的侮辱可能暂时把他们的同僚们逗乐,但是有着强烈自卑感的俄国人希望能在国际舞台上有所作为。 1959年,美国在莫斯科举办展览,赫鲁晓夫与尼克松在厨房设备厅里展开了“厨房辩论”。站在尼克松背后的苏联官员勃列日涅夫涅夫,当时尚属无名之辈。 二、逐渐停滞的勃列日涅夫改革 2006年12月19日,环球时报以《勃列日涅夫让苏联盛极而衰》为题,对其进行了全面评解。文章说,民意调查显示,39%的民众对这位曾经执掌苏联大权18年的苏共总书记表示欣赏、有好感或尊重,……而在很多历史学家眼中,这位执掌苏联大权18年之久、坚持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的苏共总书记是苏联最终走向瓦解的罪魁祸首。 勃列日涅夫1964~1982年任苏共中央第一总书记。有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windows系统下Informix 11.7安装手册.doc
- 中建国际港二次开盘研究2013.7.24.pptx
- 7-11便利店物流运作内容.doc
- 代理人辅导提纲全本2005.7版.doc
- 7-11资料.pptx
- 外协工厂管控方案(2013-7-24).ppt
- 7、24细胞与健康.ppt
- 7-11详述.ppt
- 2007-7-24 机非混合研究--高自友.ppt
- 七页05-06A.doc
- PDM软件:Siemens Teamcenter二次开发_(17).Teamcenter最佳实践与案例分析.docx
- SCADA软件:GE Proficy二次开发_(4).Proficy开发环境搭建.docx
- 智能电表软件:Landis+Gyr智能电表二次开发_(13).系统集成与测试.docx
- 智能电表软件:Elster智能电表二次开发_(8).Elster智能电表二次开发环境搭建.docx
- PDM软件:Siemens Teamcenter二次开发_(11).TeamcenterAPI与编程基础.docx
- SCADA软件:GE Proficy二次开发_(7).报警与事件管理.docx
- 智能电表软件:Echelon智能电表二次开发_(11).智能电表行业标准与法规.docx
- 智能电表软件:Itron智能电表二次开发_(6).用户界面定制与开发.docx
- 智能电表软件:Elster智能电表二次开发_(9).Elster智能电表二次开发工具使用.docx
- PDM软件:PTC Windchill二次开发_(21).Windchill最佳实践案例分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