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一只船的茶.pdfVIP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只船的茶.pdf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 7 年第2 期 一只船 的茶 · 王守泉 “一只船”是兰州的一条小巷,就在兰州大学的斜对面。在小巷深处有一栋红楼 ,指导 我本科论文的潘老师就住在那栋楼里。 在91 58 年的春夏,我便经常走过坑 坑 洼洼弯弯曲曲的一只船,去老师家里请教。每次 去,潘老师都轻轻地把我迎进她的书房,再轻轻地把我送走。老师说,王老师正忙着。 王老师是潘老师的爱人,兰州教育学院中文系的王志明先生。尽管从门缝里能看到伏 案疾书的王老师,有时他也会跟我们打声招呼,但一直没有多交流,只记得他常常是一只手 拿着一支烟,一只手拿着一支笔。真正跟他有较深的接触,是论文答辩通过之后,潘老师请 她指导的三个学生吃饭的时候。 记得那一天,我带去了我很珍惜的毛尖茶。临近毕业,我一直在想怎么答谢我的指导老 师,就写信让我在老家当民办教师的哥哥寄来了一斤信阳毛尖。茶是大队茶厂产的,用油纸 包着,那时没条件冷藏,春茶放到夏天已很寡淡了。寄来后,同舍的几个同学你抓一把,他泡 一壶,拿到老师家里时虽然还是一包,但已远远不够一斤了。我抢着去洗了茶壶茶杯,捡去 茶梗,给每人泡上一杯,就开始推介我的家乡茶:信阳毛尖是八大名茶之一,是长江以北最好 的茶,陆羽 《茶经》上说⋯⋯ 席间,不知怎么谈起了王老师刚买的新上市的历代诗话》,我插话说,我也买了,还买 了 《历代诗话续编》。潘老师和王老师都笑了:是吗,我们当学生时都买不起,都是借阅时做 做笔记⋯⋯我又抢着说,我也做笔记呀,我把 《艺术概论》抄了一遍 ,几十万字呢。潘老师 说,笔记,最好做成卡片,可以是你对书的概括,也可以做成精彩内容选摘,但抄一本书— 我说,这样的卡片,我也做呀,你教过的⋯⋯ 晚宴的高潮是王老师的祝辞。记得他说,我和你们潘老师大学毕业后,响应号召支援大 西北,十年动乱期间被迫告别专业,八十年代初才重返高校,现在总想把失去的时间追回来。 平时同学们来,我多有失礼。四年大学生活即将结束,你们都将远行。你们赶上了一个好时 代,要把精力用在学问上工作上,希望早点看到你们出成绩。 兰州别后,经常能够看到两位老师的名字在各类报刊上出现。 《兰州大学学报》刊出我 毕业前写作的 《西游原旨成书年代及版本源流考》后,潘老师给我寄来了两本,作者竟然 只落了我一个人的名字,这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因为这是潘老师定的题 目,王老师提供的调 研渠道 ,用的是潘老师的研究经费,两位老师共同为我修订的提纲,潘老师修改了全文,而如 果不是她的引荐,那时的学报根本不可能把版面给一个学生。 王守泉,河南桐柏县人。1958 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19)9( 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 士,200 2 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 检《察 日报》副总编。 一 6 2 一 两位老师对我的影响,可用一个事例说明:我生长在北方山村,到大学后开始学说普通 话,但我的普通话 ,尤其是长篇大论时却是一副南方 口音。因为,潘老师是苏州人,王老师是 无锡人 。 每年春节,我都会去电话问安。每次都是一个老师和我通话,另一个兴致勃勃地旁听, 一位说完,另一位接过来再说。他们鼓励我考研,还为我寄来了刚出版的 《中国文学批评 史》下册,而我的工作每有一点成绩,他们都会欣喜异常⋯⋯ 听说两位老师来京帮小师妹带孩子,是春节前的事。我打电话过去,请两位老师吃饭。 潘老师说,孩子生病,好了再说好吗? 春节后,再请,师妹说,爸爸住院了,出院再说吧。我 说,我去医院看看老师。因琐务缠身,还没动身呢,师妹来电说,爸爸去世了! 这不可能! 他才七十一岁! 他退休后返聘,现在还担任着兰州教育学院的学报主编呢! 年前通话 ,他还列了一堆工作计划呢! 但师妹没有骗我。她说的是真的。 我请来了能请到的同学,去给王老师送行;我在最好的花圈上写上 “兰州大学中文系八 一级乙班”的字样,甚至给甲班也写了一个,但是,我再也不能请王老师吃饭了。 而我毕业以来,一直想着回报我的老师的,一直说要请他吃饭的。 于是,在送别王老师之后,我立即就请潘老师吃饭。我还没落座,潘老师说,我给你点了 信阳毛尖。我说,我请潘老师喝苏州的碧螺春。她说,你不要点! 我坚持点上来了,她说,不 让你点,你偏点,这可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