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简介】 声波是一种在弹性媒质中传播的机械波,由于其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故声波是纵波。振动频率在20Hz~20KHz的声波可以被人们听到,称为可闻声波;频率超过20KHz的声波称为超声波。 声速是描述声波在媒质中传播特性的一个基本物理量。由于超声波具有波长短,易于定向发射及抗干扰等优点,所以在超声波段进行声速测量。 3、声波的干涉、衍射和反射。 利用双缝干涉实验。对于不同的角,如果从双缝到接收器的波程差是零或波长的整数倍,就会产生相长干涉,因而观察到干涉强度的极大值;当波程差是半波长的奇数倍时,干涉强度有极小值。因此,干涉强度出现极大值与极小值的条件如下:极大值:d sinα=nλ (4)极小值: d sinα=(n+1/2)λ (5)式中,n为零或整数,d为二个缝中心位置的距离,为声音的波长。4、理论公式:式中v0=331.45m/s,为T0=273.15K时的声速,T=t+273.15K 2 相位法测量声速 f= Hz 【预习题】 * * 实验简介 实验原理 实验目的 实验内容 仪器及调整 实验数据 预习题 思考题 【实验目的】 1.用共振干涉法和相位比较法测量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声速; 2.研究声波双缝干涉,单缝衍射及声波的反射现象; 3.对波动学的物理规律和基本概念有更深的理解。 【实验原理】 声波在现代科技中泛指机械振动的传播。它的传播速度与介质和温度等因素有关,而与振源频率无关。在弹性介质中,由机械振动所激起的波称为声波。人耳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频率超过20000Hz称为超声波,低于20Hz称为次声波。 1、 共振干涉法 设有一从发射源发出的一定频率的平面声波,经过空气传播,到达接收器,如果接收面与发射面严格平行,入射波即在接收面上垂直反射,入射波与反射波相干涉形成驻波,反射面处为位移的波节。改变接收器与发射源之间的距离,在一系列特定的距离上,媒质中出现稳定的驻波共振现象。 此时,等于半波长的整数倍,驻波的幅度达到极大;同时,在接收面上的声压波腹也相应地达到极大值。在移动接收器的过程中,相邻两次达到共振所对应的接收面之间的距离即为半波长。因此,若保持频率υ不变,通过测量相邻两次接收信号达到极大值时接收面之间的距离λ/2,就可以用V=υ λ计算声速。 2、相位比较法 发射波通过传声媒质到达接收器,所以在同一时刻,发射处的波与接收处的波的相位不同,其相位差Ψ可利用示波器的李萨如图形来观察。Ψ和角频率ω、传播时间t 之间有如下关系:Ψ= ωt,同时有ω=2π/T,t=L/V, λ=TV,可得Ψ=2πL/ λ 。而当相位差改变π时,相应的距离L的改变量即为半个波长。由波长和频率值可求出声速。 相位差为θ=2πΔx/λ 图1 用李萨如图形观测相位的变化 【实验仪器】仪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声速测定装置、正弦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 【实验内容】 1、调整测试系统的谐振频率 按图将实验装置接好。正弦波的频率取40KHz,调节接收换能器尽可能近距离,且使示波器上的电源信号为最大。然后,将两个换能器分开稍大些距离(约6-7cm),使接收换能器输入示波器上的电压信号为最大(近似波节位置)。再调节频率,使该信号确实为该位置极大值。最后,细调频率,使接收器输出信号与信号发生器信号同相位。此时信号源输出频率才最终等于二个换能器的固有频率。在该频率上,换能器输出较强的超声波。 2、在谐振频率处用共振法和相位法测声速。 当测得一声速极大值后,连续地同一方向移动接收端的位置,测量相继出现20个极大值所相应的各接收面位置,再求波长值。 在用相位比较法时,将接收器与示波器的Y轴相连,发射器与示波器X轴相连,即可利用李萨如图形来观察发射波与接收波的相位差,适当调节Y轴和X轴灵敏度,就能获得比较满意的李萨如图形。对于两个同频率互相垂直的简谐振动的合成,随着两者之间相位差从0--π变化,其李萨如图形由斜率为正的直线变为椭圆,再由椭圆变到斜率为负的直线。记录游标卡尺上读数时,应选择李萨如图形为直线时所对应的位置。每移动半个波长,就会重复出现斜率正负交替的直线图形。 3、将上述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比较,计算与理论值的相对偏差。 【实验数据】 1.共振干涉测量声速 f= Hz 求平均声速,并与理论声速作百分误差比较 L11-L1= L12-L2= L13-L3= L14-L4= L15-L5= L16-L6= L17-L7= L18-L8= L19-L9= L20-L10= L11 L12 L13 L14 L15 L1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4章波动光学(4567节).ppt
- 14第十四周主题班会--战胜挫折提升自己.ppt
- 14第十四章狭义相对论.ppt
- 15-1伽利略变换关系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已阅).ppt
- 15-5狭义相对论动力学基础.ppt
- 15.2化妆品销售数据分析报告.ppt
- 15.5大客户销售数据分析报告.ppt
- 15.4超市销售数据分析报告.ppt
- 15.电能与电功率.ppt
- 15《一路花香》课件3.ppt
- 2025高考历史复习教案ppt:第六单元 第15讲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pptx
- 2025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讲解:专题2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三部分).docx
- 2025高考历史总复习考点精练:专题15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docx
- 25版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教学课件: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1.pptx
- 2025高考历史复习教案ppt:第十四单元 第39讲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pptx
- 2025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讲解:专题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docx
- 2025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讲解:专题2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二部分).docx
- 2025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讲解:专题2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二部分).docx
- 2025高考历史复习教案ppt:综合提升二 中国近代史.pptx
- 2025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讲解:专题10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