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通过开心网卖给上市公司看社交产品的引爆衰退规律
开心网最新的剧情一句话就 以说完 :它已成功转型为盈利良好的手游公司 ,早期股东与创
始人程炳皓都将退出 ,深圳上市公司赛为智能将成为它的控股股东 ,周斌成为新公司的实际
控制人。相比于这个结局我相信更有价值的是开心网的八年历程 ,这八年里几乎能看到中国
社交领域的起起伏伏 ,演变历史。不禁令人深思 :开心网的得失在哪里 ?给我们留下哪些
思考 ?
自己人眼中的开心网是什么样的 ?
我之前看过一篇文章 ,文章里熊家贵的回忆是 ,开心网最初的火爆来得似乎挺容易 ,“没觉得我们当
时有多么艰难或者多了不起 ,网站就那么火了。”
这位开心网的总架构师 ,也是开心网的第一位用户。在他眼中开心网当初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 ,就
在于最早从新浪一起过来的那支十几人团队 ,早在新浪时就已经积累了足够的技术和产品能力 ,因
此并不太费劲就开发出了开心网。
我相信熊家贵的观点部分能解释开心网的成功原因 ,毕竟当时的社交网络已不是蓝海。但是这并不
能遮盖关于当下讨论的很多的产品形态、用户体验、商业模式等诸多被技术这个隐形原因而遮盖住
的线性原因。
社交领域中的冷启动与“好友定律”
因为这两年我运营着医疗和金融领域内的两个项目 ,我用一个例子与开心网进行对比。
2014年9月 ,某医疗A PP从患者社区转型至医患沟通管理工具 ,开始拓展医生群体。4个月后 ,有近
7万名医生在A PP上注册。数据分析表明医生之间互相影响 ,第一批医生发出的推荐信息 ,能一直影
响到12度以外的医生群体。社交网络形象地将每个用户能够直接覆盖、影响的好友 (如亲朋、好友
、同学、同事 )称为一度 ,过去社交网络即有六度理论 ,即通过6个人 以找到任何一个人的说法。
12度意味着影响力在好友链条上一直被传递到12个人以外。
这张图是用户分享与转化数据分析的结果
通过之后的回流数据能看到医生在社交网络中影响好友转化为用户数量在不断增多。用户越来越“懒”
于行动 (如订阅和打开账号 )、越来越依赖于好友的推荐 (分享就是推荐的表现之一 )来做出判断
。而节省下来的时间 ,就被投入那些好友们认 的优秀应用和服务中去。这种变化和影响使得大浪
费成为常态。
而反观开心网 ,开心网不仅限定了好友数量 ,还设置了一个必须经过你同意的环节 ,每一个人关
注我 ,我必须点一下确认。当我的好友达到一万之后 ,我每天要收到几百条来自好友的游戏推送信
息和几百条要我确认通过好友的请求。我完全没有办法正常查看我想要关注的好友的信息。首页也
是所有这些好友的各种乱七八糟的帖子。我希望被人关注 ,但我也希望只看到我感兴趣的人的帖子
。
浪费在社交世界里无处不在。用户海量消费 ,也在海量浪费出现在自己面前的信息 ,大量消息被一
指划过 ,绝无逗留的机会 ,拿现在的微信来说 ,对于一些群内的信息也不再打开阅读。引爆事件都
伴随着同一个现象 :社交网络上的信息流被“刷屏”后 ,大量的用户会迅速涌向一款产品 ,产生海量的
分享信息。这是社交领域带给我们的红利 ,比如前段时间朋友圈内很火的“性格标签”测试 ,短时间
内引爆了整个朋友圈 ,很快达到了冷启动的最佳效果 ,但是大量雷同的信息会产生驱赶用户的反作
用力。今天这一现象已经被充分的意识到 ,在充沛且泛滥的信息里面 ,用户一目十行 ,瞬间用手指
划过数十条信息已是常态。如果一条信息毫无价值 ,就会直接把被忽略。
这也是开心网后期为什么很多用户打开首页发现大量的好用都是在分享一样的内容 ,而在PC时代 ,
想像移动社交那样用手指快速划过的体验感又没有导致大量的用户 ,只是打开首页几秒钟后就选择
了关闭 ,因为有价值的内容太少 ,或者说寻找到有价值的内容的成本太高。
下图是去年某应用短短一个月引爆前后的用户分享数据 ,跟当年开心网快速火热又快速衰退的曲线
几乎相同。这不禁需要深思社交领域内的快衰现象是否有迹 循 ,有规律 摸索 ?
通过开心网看社交领域的“快衰” 象及规律
2010到2012年 ,或许是开心网八年历程中最值得追问和剖析的一段时光 ,它所有的机会和所有错
过的机会 ,都在这两年发生。如果说开心网用八年时间划了一个“N”型发展曲线的话 ,2010年
到2012年走过的就是N中间的那条斜线。在这两年里开心网在玩命地开发各种新产品 ,全力以赴地
创新。开发了许多新产品 ,“有的内测很一般 ,停掉了 ;有的内测挺不错的 ,也停掉了 ,不知为
什么。”据张磊回忆。
那为什么两年的时间 ,一个已技术擅长的团队开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2025春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争做中国好儿童《第13课快乐儿童节》说课稿 .docx
- 视觉页面营销(分享).ppt VIP
- 人工智能AI工具DeepSeeK及使用培训讲座PPT课件.pptx
- 防撞隔离升降柱安装调试 投标方案(技术标85页) .pdf VIP
- JGJ160-2016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范.docx
- 基金规模和管理能力的错配.pdf VIP
- 情绪管理手册.pdf
- 24春国家开放大学《机电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形考任务1-3+专题报告参考答案.docx
- 2023互联网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监控指标规范.docx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进校园主题教育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