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文言虚词练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见文言虚词练习(兼答案) 十一、解释句中“焉”字的意义和用法 ⑴于是余有叹焉⑵寒暑易节,始一反焉⑶万钟于我何加焉⑷君何患焉⑸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⑹盘盘焉,囷囷焉⑺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⑻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⑼晋国,天下莫能强焉⑽过而能改,善莫大焉⑾非曰能之,愿学焉⑿而人之所罕至焉⒀吴人焉敢攻吾邑⒁且焉置土石⒂彼有人焉,未可图也⒃永之人争奔走焉⒄公输子自鲁南游楚,焉始为舟战之器⒅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 十二、解释句中“所”字的意义和用法 1、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2、 某所,而母立于兹 3、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4、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5、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6、 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 7、 则以兵围所寓舍 8、 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 9、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10、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11、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12、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13、 所以遣将守关者 14、 所以游目骋怀 15、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6、 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 17、 父去里所,复还 18、 离宫别馆,三十六所 十三、解释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 1、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2、 辍耕之陇上 3、 奉之弥繁 4、 侵之愈急 5、 子孙视之不甚惜 6、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7、 汝识之乎 8、 可以知之矣 9、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10、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11、 余之力尚足以入 12、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13、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14、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15、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16、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17、 顷之,烟炎张天 18、 蚓无爪牙之利 19、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20、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21、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2、 夫晋,何厌之有 十四、解释句中“若”字的意义和用法1、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2、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3、 执事聪明文章,与孟轲、扬雄相若4、 曾不若孀妻弱子5、 以为莫己若者6、 为蛇将若何?7、 亦使之若何?8、 国其若之何?9、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10、 若毒之乎?11、 若属皆且为所虏12、 若臣,则不可以入矣13、 若先王之报怨雪耻14、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15、 必有忍也,若能有济也16、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17、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18、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19、 叔父若能光裕大德20、 时有军役若水旱,民不困乏21、 以万人若郡降者,封万户22、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23、 舍之,吾不见其毂觫,若无罪而就死也24、 有退之志若祭在25、 夫晋之乱,吾谁使先,若夫二公子而立,以朝夕之急26、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27、 望洋向若而叹 十五、解释句中“且”字的意义和用法 1、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2、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 3、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4、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5、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6、 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 7、 不出,火且尽 8、 驴一鸣,虎大骇,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9、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10、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十六、解释句中“因”字的意义和用法 ①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②变法者因时而化。 ③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传》) ④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⑤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 ⑥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⑦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鸿门宴》) ⑧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⑨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书》) ⑩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⑾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⑿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⒀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 ⒁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⒂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十七、解释句中“于”字的意义和用法 ①乃设九宾礼于庭。《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劝学》)③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④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游褒禅山记》)⑤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⑥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⑦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赤壁之战》)⑧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