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绘事后素”原义初探
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李晋庆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在美学方面对中国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然而在美术史中孔子的地位却是很低的,甚至是一笔带过,这是不正常的,那么我们就要问一下孔子的美术思想到底是什么呢?他对美术直接论述《论语.八侑》中有: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其中提到的“绘事后素”就是孔子在《论语》中对绘画的最直接的论述。
一、对主流意见的质疑
由于年代久远,后世对“绘事后素”的理解是仁者见仁,后世在对“绘事后素”解释上存有很多分歧,要了解他真正的涵义,就必须冲破后人诠解的重重迷雾,根据原书文字进行老老实实的讲解,同时以理论联系历史实际,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的、全面地分析理解,惟其如此,才能真正的找到其本然自具的原义。
一、“绘事后素”形成的历史背景
春秋时期在政治上是中国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新旧势力之间斗争激烈;在经济上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手工业发展很快,美术在各行业中运用广泛,但是绘画还没有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门类出现;在文化上是中国文化百家争鸣的繁荣时期,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学派学说,为中国哲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各派在提出自己的哲学观点的同时,或多或少的提出了自己对艺术的认识和见解。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影响了之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就是现在也深刻的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处事哲学,但他本人并没有著书立说来传播自己的思想,他的著作多是将收集、整理、记录当时的历史、文化、诗歌等汇编成册,主要有《诗经》、《尚书》、《春秋》等,而他的思想是在讲学的过程中传授给七十二位弟子,他的弟子将他的言论纪录整理出二十篇即为《论语》。孔子作为思想家的光辉就在这本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是历代儒生必读的经典著作。
二、历代文人对“绘事后素”的解释
“绘事后素”就是孔子表达其对绘画的看法,后世对其解释有多种版本。(1)汉代郑玄解释为“先布众色,然后以素分布其间,素用会已成其文。”(2)宋代朱熹则认为是先有粉底,而后在粉底上施五彩。(3)今人郭因等认为:于布帛上施加彩绘,应在布帛织出之后。(4)葛路认为是“先有白底子然后才有画。”(5)李一先生认为“素”不仅仅是白色,“素”主要是色标,将“绘事后素”理解为“要懂得绘事必须在先懂得色彩的标准之后”。上述种种都是将“素”理解为白色、白绢等等,虽然李一先生不认为是白色,但还是将其理解为颜色的关联。如果上述种种理解是对的,那么“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作何解释,为什么要引用这两句诗。若按上述解释,人们理解这段对话将非常费劲。
三、解读“绘事后素”的原则及对它的分析探讨。
(一)解读的原则
用联系的方法、历史的眼光看问题,理解一个言论的真正含义应该上下文结合,不能只将其中的一句单列出来解释,如果那样就很容易出现偏差,因为中国汉语一字多意,没有上下文,是很难正确理解句子的真正含义的;另外《论语》是以对话方式来记载的,也就是说,是孔子在与别人对话、辩论、讲解中传播自己的政治、哲学理念,其程式大多为上句“......乎(何也)”,下句“子曰......”,对话形式明显,而且孔子对时人问题的回答精炼而且深刻,富有哲理。比如《为政》中: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就是回答如何让“民服”。例子很多,不胜枚举。上面提到的“民服”的“服”,意思有很多,有服装、穿、服从、习惯等意思,“何为则服”的“服”可以通过上下文排除其他意思,只能是服从的服。因此只有追根寻源,尽可能还原当时对话的场景,尽量按照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来理解,才能找到其正确涵义。
(二)结合上下文全面分析“绘事后素”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要解读“绘事后素”就应该先看子夏问了个什么问题,原文是“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
1、前人对其的解释和问题。
《四书五经集》(上卷)中对这句的解释是:有酒窝的笑脸多可爱啊,美丽的眼睛黑白分明,洁白的底子再画上五彩的颜色呀,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呢?笔者查阅了多个版本的译注,意思基本相同,关键问题出在断句上,就连时下非常出名的于丹教授在她的《论语心得》里也将这里断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也就是将“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都理解为诗经中的句子,真正的句读是这样吗?“素以为绚兮”意思到底是什么,是不是洁白的底子再画上五彩的颜色?如果不是,那么它是什么意思呢?
2、对“素以为绚兮”的分析
首先,子夏既然引用的《诗经》中的句子,我们不妨先看看《诗经》中的原话,这两句实际上是在《诗经.卫风.硕人》中的句子,原诗一段是:
……手如柔荑,肤如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年注册测绘师法律法规重点记忆手册.pdf
- 玻璃雨棚施工方案.docx VIP
- 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中考二模数学试题含解析.docx VIP
- 沪教牛津版六年级下册英语沪教牛津版Module4测试卷.docx VIP
- 2024-2025学年度甘肃省合作市中考数学真题分类(一次函数)汇编专项测试练习题(解析版).docx
- (初中数学)典型中考数学动点问题试题专题复习讲解汇总.doc VIP
- 护理读书的报告范文的共篇.doc VIP
- 沪教牛津版六年级下册英语沪教牛津版期末测试卷.docx VIP
- 国家开放大学《建筑工程质量检验》章节测试参考答案.pdf
- 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2025年初三最后一考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