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虚与实的艺术辩证法
摘要:艺术创作的虚实是对立统一的,本文通过分析古代哲人的虚实观念,描述了艺术作品的虚实表现,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从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两个方面,阐述了虚与实之间的矛盾运动,并指出虚实观在当代有了长足的发展,推动了人类认识的深化。认为“艺术的真实”与“真实的艺术”遵循矛盾的辩证法原则。
关键词:虚实;矛盾;艺术;辩证法
引言
艺术创作的虚实是对立统一的,如果一部作品处处皆实,则显得平庸少味,如果处处皆虚,又易流于诞妄。必虚,实并用,化实为虚,借虚见实,互相依存,互相补充,方能相得益彰。一切事物都充满了辩证法,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艺术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虚与实在艺术作品中始终是一对主要矛盾,二者相互作用,推动了艺术的创新和发展。正如马克思说:“两个矛盾方面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一个新范畴,就是辩证运动的实质。”
恩格斯指出,“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真正的终极原因。”这一原理切中肯綮地道出了虚与实的矛盾本质。列宁认为,“统一物之分解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其矛盾着的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是辩证法的‘本质’之一,是它的基本的特点或特征之一,甚至可以说是它的基本的特点或特征)。”
一 古代哲人的虚实观念
“虚”与“实”在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源远流长。《易》认为宇宙的根本规律是阴阳交替,“阴阳不测之谓神”,《易。说卦》:“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於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於阴阳而立卦,发挥於刚柔而生爻。”在此基础上提出:“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老子》提出了“有无相生”的思想,“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成功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他还以车轮、陶器、房子作比喻,说明“有”和“无”是相互依赖的,车轮、陶器、房屋之所以有它的价值和作用,主要在于“无”或“虚”的作用。《庄子·天下》称:“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淡然独与神明居。古之道术有在於是者,关尹、老聃闻其风而说之,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对虚实思想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索和思考,进而提出“得意忘言”的主张:“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魏晋时期还有“得意忘象”之说,玄学家王弼在论述言、象、意的关系时,一方面阐明“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另一方面指出言不等于象,象不等于意,必忘象才能得意,忘言才能得象。也就是说,言象都是有形的、有限的,而意则是无形的、无限的。追求言外之意才是艺术创作的终极目的,才是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
如果对虚实的产生作哲学上的考察,我们认为任何审美都离不开基本的物象、形象等形式。在对“境”的审美趣味形成之前,对“象”的审美代表了中国人审美的主要方式,正如古人所崇尚的“立象以尽意”。当“象”作为一种审美范畴,“味象”、“意象”都表达了一种审美体验和审美结果,“象也者,像也”,这首先表达了“象”的象征性意义,也就是说有意向性,要把内心所蕴藏的某种情感,用另一种具体可观的审美具象加以表现,在主体与客体之间,即心与物之间相互沟通而进入的艺术生成之域,通过心与物这种平行作用,物增添了心的“意”的蕴味,心拥有了物的“象”的内涵。对于心与物而言,彼此充实了对方缺失的、没有的内容,通过“离形得似”、“不似而似”的意象来把握对象生命本质。而在此过程中,虚与实常常体现为一种矛盾的运动,类似于“真做假时假亦真,无为有处有还无”,艺术作品因此而获得崭新的艺术魅力。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虚与实是一对矛盾,虚实的矛盾运动可以构成创作的巨大动力,有时甚至成为创作的源泉。但在艺术创作当中,我们必须妥善处理二者的辩证关系才能使艺术为之生色。这便要求我们尊重虚与实本身存在的差异,“作为思维,辩证的逻辑尊重应被思考的东西,尊重客体,尽管客体并不顺从思维规则的意志。对客体的分析涉及到思维的规则。”可见,合理认识虚实的差异,妥善处理二者的矛盾,是艺术理应遵循的原则。
二 虚实在艺术中的表现
首先,虚实在诗歌创作中表现得最集中。虚与实的艺术辩证成就了诗歌的空灵意境。以李白的《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浸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为例,从诗句本身来说,写出了一些具体事物的意象,如“玉阶”、“白露”、“秋月”等,诚然,这些意象可用个别的感官知觉去领会,但这样对诗的内涵理解远远不够。这些“实”景后蕴藏着“虚”,可以将之看成是一幕戏:在这凉意袭人的秋夜,女子放下水晶帘,却无法入眠,只能望着窗外的秋月。再往深处琢磨一下,幕后显然还有一位未出台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致初二家长一封信.doc
- 致我们无悔的青春.doc
- 舌尖上中国腊味制作.doc
- 舞步:踏点步、进退步.doc
- 舞蹈鉴赏体育舞蹈意义.doc
- 航海博物馆导游词.docx
- 良好学习习惯及学习品质的培养研究.doc
- 良好的性格怎样培养.doc
- 艺术与学院五周年庆典活动策划书1.doc
- 艺术品投资公司开业主持词范本.doc
- 2-红河州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6.锡通项目2018年下半年工作会汇报材料(2018.7.9).docx
- 2018道路工程知识点汇总(新版).docx
- 附件3:月度生产例会安全汇报资料-站台门项目部.docx
- 附件2:广东建工集团2018年度科技成果汇总表.DOC
- 马武停车区、三汇停车区停车位管理系统,0#台账缺量.doc
- 攀成钢委办发〔2015〕19号(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考核与追究办法).doc
- 1-红河州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第四工程分公司项目经济合同结算管理办法(修订).doc
- 厂站安全操作规程汇编.doc
最近下载
- 2025入党积极分子考试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空调维修保养服务方案(技术方案).pdf
- 中医基础理论(暨南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章节测验答案(课程ID:1206450825).pdf
-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控制(088)(正高级)试卷及解答参考.docx VIP
-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高频词汇1500(打印版).pdf VIP
- 2025年医学分析-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pptx VIP
-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控制(088)(副高级)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2024年复习试题及解答参考.pdf VIP
- 我国未成年人专门矫治教育制度研究.docx VIP
- 北京市属高校国外访问学者英文简历模板.doc
- 工厂电工安全培训.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