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被误读的寿镜吾先生
文/常作印
寿镜吾先生长期被我们误读着!
寿镜吾,何许人也?答:寿镜吾,名怀鉴,号镜湖,清道光二十九年八月初八(公历1849年9月24日)生于绍兴,鲁迅的启蒙老师,三味书屋业,性格耿直,品行端正,在绍兴城里有口皆碑。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以“极方正、质朴、博学”传其为人,但被我等后学解读为百草园的践踏者和腐朽的封建教育走卒.
我上中学时,语文老师在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时,语气极具批判性和权威性。老师认为,寿镜吾老先生不自觉地为旧制度效劳,是旧教育制度的忠实执行者。他不懂得少年儿童的心理,他没有像长妈妈那样能够抓住儿童的心,他也没有像闰土的父亲那样耐心诚恳地回答儿童提出的问题,而是不看教育对象的心理特点,拒绝学生的提问,混灭他们的求知欲,这些都是错误的教学态度与教学方法。
后来等我教书之后,才明白我的老师照搬的教参上观点。不过这一观点在当时的确是标准答案。那时普遍认为,寿镜吾既是封建教育走卒,当然得打倒并踏上一万只脚。所以,长久以来,都把鲁迅写寿镜吾读书的情景,视为封建教育走卒空虚苍白的说教的穷形尽相。
随着年岁的痴长,对事物的理解也开始学着用自己的脑袋思考了。重读鲁迅,我发现,鲁迅先生对百草园固然喜爱,对三味书屋又何尝不是深情绵绵?对长妈妈和闰土一往情深,对寿镜吾先生又何尝不是敬重有加呢?
一、寿镜吾是一位“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寿镜吾,是三味书屋的第三代主人,也是最有作为的主人。
他从先人手里接过教鞭,一挥就是60年。仅仅从启蒙了周氏一门的鲁迅、周作人这一点来看,寿镜吾就为中国新文学创下了殊勋伟业。其实,他自己的子孙们也几乎个个是鸿儒,只是因为遵守祖训,一心在三味书屋教书,所以才默默无闻。20世纪30年代,寿镜吾的一个名叫寿孝天的侄子偶然走出书屋,一下子就轰动了中国文化界,他与人合作编写了《辞源》。
他极为痛恨侵略中国的列强,一生不愿用外国货,不穿洋服。
他非常节俭,夏天只备一件夏布衣衫,挂在墙上,与两个儿子共穿。尽管如此,但他从不赤膊会客。有一次,新台门周藕琴来访,正逢大热天,他正好赤膊在家,匆忙之中一时间找不到长衫,正好天井里晒着一件皮袍,他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披在身上。藕琴见此,马上猜到了几分,连忙口中称热脱掉了长衫,想让老先生把皮袍脱下。寿镜吾却坚持不脱,连说:“赤膊见客荒唐!赤膊见客荒唐!”周藕琴见此只好赶紧告辞。
他学问渊博,厌恶功名。寿镜吾老先生忠实遵守父训,立志不当官,自二十岁(同治八年,即1869年)中了秀才以后,就再也没有去应试,而是一生坐馆授徒。不但如此,他也反对和禁止儿子去参加科举考试和当官。他不允许小儿子去赶考,甚至把他锁在楼上,每顿饭菜都叫人给送去。结果他的小儿子用麻绳绑在窗门上,缘绳而下,逃出了楼房,终于去北京考取了朝考一等第一名,当上了吉林省农安县的知县。寿镜吾老先生就骂他不孝,骂了好长一个时期。
大概吴越是山水鱼米之乡,读书人家里若有些小的产业,不至于过不去、非要去当官不可。再加上清朝政治混乱,寿老先生对清末官场的腐败是深恶痛绝的,认为乱世切莫去做官,即使做了官也是昏官。在当时这种遁世退却、不合浊流的态度是可贵的,联系“三味书屋”的命名,很能看出老先生的正直、善良。这对于他的学生,如后来成为反封建的猛士的鲁迅先生,大概不会没有影响吧!
二、鲁迅一生对寿镜吾先生十分敬重
三味书屋只收学生八个,而且非常严格,要经熟人介绍,寿先生上门目测,同意了,才可以来读书,并且学生要自带桌椅。鲁迅对三味书屋的求学生涯是非常珍惜、充满好感的,学习十分用功,因此成绩非常优异。寿先生很看重鲁迅,而鲁迅在寿先生的辛勤教诲下,古典文学知识越来越扎实,文化素养也越来越高。鲁迅对三味书屋的寿镜吾老先生是一生中满怀敬意关系亲密。鲁迅说:“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自1897年离开三味书屋后,鲁迅“和他保持着经常的联系:寿镜吾亲送陈年米至周家”(周建人)。鲁迅去南京、东京等地求学后,每次回绍兴时,都会去拜见寿镜吾先生。即使是1906年鲁迅奉母命回家与朱安完婚,在绍兴只逗留了四天,鲁迅还是抽空去探望了年逾花甲的寿镜吾先生。寿镜吾的孙子寿宁先生曾回忆:“鲁迅每年春节前,总是用‘大红八行笺’给我祖父写‘拜年信’,都是恭恭正正的小楷,以‘镜吾夫子大人函丈,敬禀者’为开头,以‘敬请福安’为结尾,下具‘受业周树人顿首百拜’之类的话。”
1926年鲁迅写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寿镜吾还健在,但已是77岁的暮年老人了。
因此,鲁迅不可能在自己的作品中表达三味书屋生活的痛苦,更不可能讽刺一位当时还在世的他一生都非常敬重的恩师。
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丝毫没有批判寿先生之意
1、从情感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前后两部分的情感是一致的。
过去我们常常将本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英国留学2013年留学申请文写指南.doc
- 英国超市物品名称中文对比 .doc
- 英汉词汇意义的文化差异对比研究1.doc
- 英译汉-文体翻译演讲.doc
- 英雄联盟攻略-新手上路全方位指南.doc
- 苹果iPhone5(16GB).doc
- 苹果手机保养全面知识.doc
- 范婵娟孟娜:德国职教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探讨及对我国的启示.doc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doc
- 茶叶基础知识培训讲稿.doc
- 小学生图书馆图书更新对提高阅读素养的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男子杀前妻协议书范本.docx
- 基于生物建模的高中生物教学策略优化与实验设计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监工合同协议模板范本.docx
- 对外宣传翻译中的语篇构建、传播与接受机制研究.docx
- 皮卡车租车合同协议.docx
- 高中校园环境卫生公众参与度调查与提升策略探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虚拟现实在小学数学几何教学中的空间感知与思维培养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医疗器械制造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产品召回与缺陷管理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跨学科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