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被误读的寿镜吾先生.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被误读的寿镜吾先生 文/常作印 寿镜吾先生长期被我们误读着! 寿镜吾,何许人也?答:寿镜吾,名怀鉴,号镜湖,清道光二十九年八月初八(公历1849年9月24日)生于绍兴,鲁迅的启蒙老师,三味书屋业,性格耿直,品行端正,在绍兴城里有口皆碑。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以“极方正、质朴、博学”传其为人,但被我等后学解读为百草园的践踏者和腐朽的封建教育走卒. 我上中学时,语文老师在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时,语气极具批判性和权威性。老师认为,寿镜吾老先生不自觉地为旧制度效劳,是旧教育制度的忠实执行者。他不懂得少年儿童的心理,他没有像长妈妈那样能够抓住儿童的心,他也没有像闰土的父亲那样耐心诚恳地回答儿童提出的问题,而是不看教育对象的心理特点,拒绝学生的提问,混灭他们的求知欲,这些都是错误的教学态度与教学方法。 后来等我教书之后,才明白我的老师照搬的教参上观点。不过这一观点在当时的确是标准答案。那时普遍认为,寿镜吾既是封建教育走卒,当然得打倒并踏上一万只脚。所以,长久以来,都把鲁迅写寿镜吾读书的情景,视为封建教育走卒空虚苍白的说教的穷形尽相。 随着年岁的痴长,对事物的理解也开始学着用自己的脑袋思考了。重读鲁迅,我发现,鲁迅先生对百草园固然喜爱,对三味书屋又何尝不是深情绵绵?对长妈妈和闰土一往情深,对寿镜吾先生又何尝不是敬重有加呢? 一、寿镜吾是一位“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寿镜吾,是三味书屋的第三代主人,也是最有作为的主人。 他从先人手里接过教鞭,一挥就是60年。仅仅从启蒙了周氏一门的鲁迅、周作人这一点来看,寿镜吾就为中国新文学创下了殊勋伟业。其实,他自己的子孙们也几乎个个是鸿儒,只是因为遵守祖训,一心在三味书屋教书,所以才默默无闻。20世纪30年代,寿镜吾的一个名叫寿孝天的侄子偶然走出书屋,一下子就轰动了中国文化界,他与人合作编写了《辞源》。 他极为痛恨侵略中国的列强,一生不愿用外国货,不穿洋服。 他非常节俭,夏天只备一件夏布衣衫,挂在墙上,与两个儿子共穿。尽管如此,但他从不赤膊会客。有一次,新台门周藕琴来访,正逢大热天,他正好赤膊在家,匆忙之中一时间找不到长衫,正好天井里晒着一件皮袍,他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披在身上。藕琴见此,马上猜到了几分,连忙口中称热脱掉了长衫,想让老先生把皮袍脱下。寿镜吾却坚持不脱,连说:“赤膊见客荒唐!赤膊见客荒唐!”周藕琴见此只好赶紧告辞。 他学问渊博,厌恶功名。寿镜吾老先生忠实遵守父训,立志不当官,自二十岁(同治八年,即1869年)中了秀才以后,就再也没有去应试,而是一生坐馆授徒。不但如此,他也反对和禁止儿子去参加科举考试和当官。他不允许小儿子去赶考,甚至把他锁在楼上,每顿饭菜都叫人给送去。结果他的小儿子用麻绳绑在窗门上,缘绳而下,逃出了楼房,终于去北京考取了朝考一等第一名,当上了吉林省农安县的知县。寿镜吾老先生就骂他不孝,骂了好长一个时期。 大概吴越是山水鱼米之乡,读书人家里若有些小的产业,不至于过不去、非要去当官不可。再加上清朝政治混乱,寿老先生对清末官场的腐败是深恶痛绝的,认为乱世切莫去做官,即使做了官也是昏官。在当时这种遁世退却、不合浊流的态度是可贵的,联系“三味书屋”的命名,很能看出老先生的正直、善良。这对于他的学生,如后来成为反封建的猛士的鲁迅先生,大概不会没有影响吧! 二、鲁迅一生对寿镜吾先生十分敬重 三味书屋只收学生八个,而且非常严格,要经熟人介绍,寿先生上门目测,同意了,才可以来读书,并且学生要自带桌椅。鲁迅对三味书屋的求学生涯是非常珍惜、充满好感的,学习十分用功,因此成绩非常优异。寿先生很看重鲁迅,而鲁迅在寿先生的辛勤教诲下,古典文学知识越来越扎实,文化素养也越来越高。鲁迅对三味书屋的寿镜吾老先生是一生中满怀敬意关系亲密。鲁迅说:“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自1897年离开三味书屋后,鲁迅“和他保持着经常的联系:寿镜吾亲送陈年米至周家”(周建人)。鲁迅去南京、东京等地求学后,每次回绍兴时,都会去拜见寿镜吾先生。即使是1906年鲁迅奉母命回家与朱安完婚,在绍兴只逗留了四天,鲁迅还是抽空去探望了年逾花甲的寿镜吾先生。寿镜吾的孙子寿宁先生曾回忆:“鲁迅每年春节前,总是用‘大红八行笺’给我祖父写‘拜年信’,都是恭恭正正的小楷,以‘镜吾夫子大人函丈,敬禀者’为开头,以‘敬请福安’为结尾,下具‘受业周树人顿首百拜’之类的话。” 1926年鲁迅写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寿镜吾还健在,但已是77岁的暮年老人了。 因此,鲁迅不可能在自己的作品中表达三味书屋生活的痛苦,更不可能讽刺一位当时还在世的他一生都非常敬重的恩师。 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丝毫没有批判寿先生之意 1、从情感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前后两部分的情感是一致的。 过去我们常常将本文

文档评论(0)

nxuy17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