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脑科学研究新技术.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脑科学研究新技术

专题:脑科学与类脑智能 Brain Science and Brain-Inspired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脑科学研究新技术* 杜久林1,6** 毕国强2,6 骆清铭3,6 徐富强4,6 方 英5,6 王 琛5,6 1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 上海 200031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合肥 230026 3 华中科学技术大学 武汉 430074 4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武汉 430071 5 国家纳米研究中心 北京 100190 6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 上海 200031 摘要 文章针对目前脑科学的发展需求,就亟需研发的几个关键技术方向——“神经信号新 型检测技术”“新型显微成像技术”“神经环路形态追踪和功能操控技术”和“全脑尺度 上神经环路重构技术”进行阐述。希望通过国家大型脑科学研究计划的顶层设计,集全国 之力量,推动我国脑科学核心技术的研发,为脑科学和交叉科学的发展作出贡献,并打破 高端科研仪器长期为欧美垄断的局面。 关键词 电极阵列,光学成像,跨突触神经环路示踪,光遗传学,神经环路重构 DOI 10.16418/j.issn.1000-3045.2016.07.007 脑科学研究的关键是要实现对神经元集群活动的实时观察,并通过特定神经环路的结 构追踪及其活动操纵,研究其对脑功能的充分性和必要性,进而在全脑尺度上解析神经环 路的结构和功能。目前通用的神经电活动观测方法是单通道或多通道微电极。这些方法所 能记录到的神经元数量有限,且无法观察到阈下电位的变化。因而,需要从新材料使用、 微小化、光电融合、记录与刺激融合等方向着手,研制新型神经电极阵列。除了用电极直 接记录神经电信号,近年来荧光成像方法也被广为使用,如在神经元内表达对钙离子敏感 * 资助项目:中科院战略性 的荧光蛋白分子,通过检测因电活动而产生的钙离子浓度的变化来描述电活动。这种光学 先导科技专项项目(B类) (XDB0200000 ) -1 测量法的优点是可同时观测数百个神经元的电活动,缺点是时间分辨率低(约10 s )。因 ** 通讯作者 此,神经科学界目前高度期望能开发出新一代对细胞膜电位变化敏感、有高信噪比、能分 修改稿收到日期: 2016年 6 月10日 辨单个动作电位(毫秒级)的荧光分子或纳米粒子探针,可以特异性地标记各种类型的神 院刊 783 专题:脑科学与类脑智能 经元,从而实现高时空分辨率、大范围神经元集群电活 率、力学强度以及化学稳定性。基于石墨烯晶体管器件 动的同时检测。同时,神经元功能及其电活动的产生依 的神经电极阵列有望实现对神经信号的高空间分辨率检 赖于精细的亚细胞结构,因此需要研发新一代超高分辨 测[1]。另外,利用石墨烯的高透明度,可以实现对神经组 率光学显微技术,在活细胞甚至活体动物上观察神经元 织电信号与光信号的同时采集,从而大大提高神经分析 的精细结构。近年来发展起来了病毒介导的神经环路示 的可靠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