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退火 (a)消除内应力退火:如前。 (b)高温石墨化退火:将铸件加热至900~950℃保温1~4h(第一阶段石墨化),然后炉冷至600~650℃出炉空冷。 (c)低温石墨化退火:将铸件加热至720~760℃保温3~6h,然后炉冷至600℃出炉空冷。 目的是消除自由渗碳体(高温退火)或共析渗碳体(低温退火), 得到F球铁,降低硬度,提高切削加工性。 (2)正火 (a)高温正火(完全A化正火):将铸件加热至Afc1+50~70℃(880~900℃)保温1~3h,使基体全部A化,然后出炉空冷,获得P球铁。冷却时产生内应力,采用550~600℃保温2~4h空冷的回火消除,图7-8。 (b)低温正火(不完全A化正火):将铸件加热至共析温度区间Asc1~Afc1(820~860℃)保温1~3h,使基体部分A化,然后出炉空冷,获得P+F球铁。若内应力较大,采用同样的回火消除。 目的是细化组织,提高强度、硬度及耐磨性。 (3)调质 将铸件加热至Afc1+30~50℃(860~900℃)保温2~4h,然后油淬,再经550~600℃回火4~6h,获得回火S基体+球状G组织。 目的是提高综合机械性能。 (4)等温淬火 将铸件加热至Afc1+30~50℃(860~900℃)保温一段时间,然后淬入Ms以上某一温度的盐浴中等温一段时间(一般250~350℃,30~90min),使过冷A转变为下B基体组织。 目的是提高综合力学性能。 7.2.4特殊性能铸铁 在普通铸铁基础上加入某些合金元素,形成具有特殊性能的合金铸铁。 1.耐磨铸铁 (1)无润滑条件下使用的耐磨铸铁(抗磨铸铁) (a)白口铸铁,强度和韧性差,不能直接使用; (b)合金白口铸铁,包括P合金白口铸铁和M合金白口铸铁; (c)激冷铸铁,形成表面为白口,心部为灰口的组织; (d)稀土镁中锰球墨铸铁,提高了强度和韧性,组织为M或下B+A′+K+球状G,表7-4。Mn的作用:阻碍石墨化元素;扩大γ区元素,降低Ms点;提高淬透性。 (2)有润滑条件下使用的耐磨铸铁(减摩铸铁) 获得P基体组织,而G为良好的润滑剂,主要有高磷铸铁:在普通灰铸铁中加入0.4~0.7%P,形成高硬度呈断续网状分布的磷共晶。 2.耐热铸铁 铸铁耐热性:在高温下铸铁抵抗“氧化”和“生长”的能力。生长是指铸铁在反复加热和冷却时产生的不可逆体积长大现象,原因有氧化性气体沿G片界面或裂纹渗入发生内氧化;渗碳体在高温下分解为G;基体组织发生相变。提高耐热性的主要途径: (1)加入Cr、Al、Si形成氧化膜,获得单相F基体; (2)加入Ni、Mn、Cu获得单相A基体; (3)加入Cr、V、Mo、Mn阻碍石墨化元素,以免高温时渗碳体分解为G; (4)加入球化剂使G球化。 耐热合金铸铁主要类型有硅系耐热铸铁,如RT(热铁) Si5.5(5~6%Si)和RQTSi5.5;铝系耐热铸铁;铝硅系耐热 铸铁;铬系耐热铸铁。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 * * * * * * * * * * * * * * * * * * * * 6.6.3 耐磨钢 耐磨钢主要是指在强烈冲击载荷作用下发生硬化的高锰钢。 第7章 铸 铁 7.1 概 述 7.2 常用铸铁 铸 铁 7.1 概 述 7.1.1 铸铁的特点及分类 1.特点 (1)成分:C﹥2.11%wt的铁碳合金称为铸铁,特点是含有较高的 C和Si,同时也含有一定的Mn、P、S等杂质元素。 常用铸铁的成分为:2.5~4.0%C,1.0~3.0%Si0.5~1.4%Mn,0.01~0.50%P,0.02~0.20%S。为提高铸铁性能,常加入合金元素Cr、Mo、V、Cu、Al等形成合金铸铁。 (2)组织:铸铁中C、Si含量较高,C大部分、甚至全部以游离状态石墨(G)形式存在。 (3)性能:铸铁的缺点是由于石墨的存在,使它的强度、塑性及韧性较差,不能锻造,优点是其接近共晶成分,具有良好的铸造性;由于游离态 石墨存在,使铸铁具有高的减摩性、切削加工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