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原始心理残迹与农耕社会心理经验的折射——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文化阐释.pdf
团
原始心理残迹与农耕社会心理经验的折射
— —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文化阐释
◎廖国伟
在古代中国,无论是在哲学、文学还是绘画等艺术中,人们对自
然山水表达着一种微妙而深切的感情,这是一种在人类的原始心理
残迹、农耕社会的心理经验的影响下形成的文化观念对外在物象的
主动选择。在这种选择的背后,隐含着古代先民对自然山水极其依
恋的集体无意识,这种对自然山水极其依恋的心理意识与原始的心
理残迹、农耕社会的心理经验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一方面,原始的
心理残迹和农耕岁月的心理经验造就和积淀了这种集体无意识;另
一 方面,这种集体无意识又延续或强化了这种原始的心理遗存和农
耕社会的心理经验,并且塑造和影响了古代中华民族的心理性格和
文化观念。对于中国绘画而言,隋唐以降,中国古代的画家对自然
山水一直有着持久的热情,以至于一千多年来,山水画成为了中国
古代画家永不厌倦的绘画题材和中国古代绘画的主流。形成这种
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我们仅从“山水情结”、“农耕心理经
验”两方面来加以分析。
[原始心理残迹与农耕社会心理经验的折射]
一
、 “山水情结”:原始心理残迹在绘画中的表现
在一个遥远而漫长的原始时代,人类社会都生活在依山而居、
沿水而住的自然环境中,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各国,都有大量的
考古学和历史学的研究资料以及原始岩画和原始洞窟壁画遗存作
为佐证。如中国内蒙古的阴山岩画、广西宁明的花山岩画、西班牙
的阿尔塔什米拉洞窟壁画、法国的洞窟壁画等。考古学家和历史学
家也早已告诉我们人类文明的源头都是在世界各地的大河流域,比
如,恒河流域的印度文明、尼罗河流域的埃及文明、底格里斯河和幼
发拉底河底流域的巴比伦文明、黄河和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等。还
有世界各地的原始神话都在不同程度上折射出人类的原始文明与
自然山水的密切关系。比如,希腊神话中的诸神都住在奥林匹斯山
上。中国的“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等神话传说,世界各国的神话
中都有形象各异的山神、水神等,这些现象都折射出远古时代的人
类与自然山水的种种关系。
人类在原始时代与山水的这种关系造就了人类原始时代的 D
理经验:自然山水不是与人无关的客观对象,而是与人的生存和生
命息息相关的具有灵性的存在,自然山水作为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
资源和我们人类最初的生存环境,它同样是一种具有神性的存在并
具有人性的特点,故而在原始时代的文化观念中和后来世界上的许
多原始民族都有着“山水崇拜”的现象和观念。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曾指出过人的个体的童年经历对人的
成长和未来的深刻影响,荣格也指出过人类在原始时代的心理残迹
对于人们的精神生活的深刻影响,无论对于人类个体还是人类集体
而言,原始时代所形成的集体无意识以及作为人类童年的原始时代
的生活经验会对人类未来的 D理经验、感受模式和文化观念有着深
131
[文艺理论]
刻的影响和制约。荣格说道:“人的无意识同样容纳着从祖先遗传
下来的生活和行为的模式,所以每一个婴儿一生下来就潜在地具有
一 套能够适应环境的心理机制。这种本能的、无意识的心理机制始
终存在和活跃于成人的意识生活中。一切自觉意识到的心理功能
都事先存在于无意识的心理活动中。”④人类对于自然山水的崇拜和
依恋是原始时代的生活经验积淀在人的精神生活中的集体无意识,
这种集体无意识对人的心理意识和文化观念有着深远的影响。荣
格还说:“从表面看来,人的精神似乎根本是对外部事件的反映,不
仅由外部事件所导致,而且在外部事件中有其根源。……最初我们
也认为,只能从外部和从意识的方面来解释无意识。事实上,无意
识作为从原始时代遗传下来的心理功能的体系,总是先于意识而存
在。意识不过是无意识的后裔而已。”。我认为,古往今来不同时代、
不同文化、不同种族、不同阶层的各种人都不约而同地喜爱自然山
水,其实就是人类在原始时代的心理经验和集体无意识的遗存,否
则我们难以解释从古至今各个阶层各个民族的众多人都喜爱游山
玩水和欣赏自然风光的缘由。
问题在于人类所共有的这种原始的心理经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十课 养成遵纪守法好习惯(实用课件)-【中职专用】中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精品实用课件+教案(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 观察案例小班午睡记录与分析.docx VIP
- 最新高考英语3500单词快速记忆法(联想记忆).doc
- 2022年人教版中考生物复习知识点思维导图 主题三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ppt VIP
- 筝韵系京腔,古乐传今声——筝曲《夜深沉》《戏韵》探析.pdf
- 个人血糖监测记录表.docx VIP
- 初中英语课堂活动设计与实施计划.docx VIP
- 教育学 (王道俊 郭文安) (Z-Library)_4.pdf VIP
- 创新管理(浙江大学)中国大学MOOC 慕课章节测验及期末考试客观题答案.docx
-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英语课堂活动设计分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