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书名画集于清宫.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法书名画集于清宫.doc

法书名画集于清宫   中国皇家收藏,在清代乾隆皇帝时达到了巅峰。仅以《秘殿珠林》和《石渠宝笈》所著录的历代法书名画而言,就有自晋、六朝、隋唐直至清朝当代的历代书法、绘画、碑帖、版本、缂丝等,其中《秘殿珠林》所收录的专为各类宗教题材的文物。两书总数为二百五十五册,所收书画家(合作作品不计)名头共八百六十三人,其中《石渠宝笈》收录作品计七千七百五十七件,真可谓卷帙浩繁,蔚为壮观。   乾隆时皇家收藏的宏富,和清代前几位皇帝对艺术品的重视有关。清内府的藏品很多来自明代宫廷收藏,如清宫收藏的明代帝王、院体绘画,便主要来自明内府。清朝立国之初的几位皇帝都喜好书画及古玩,从康熙时期清宫就开始留意对书画的搜求,不少流散的珍玩逐渐汇聚清宫。康熙喜好董其昌的书法,注意收集其作品。在康熙的侍从之臣高士奇的书画著录中,就专门列有“可御进”一项,还特将董氏作品列为专目。   乾隆皇帝在诗书画及收藏鉴赏领域中,又是继唐太宗、宋徽宗后之的又一位有着精湛艺术造诣的“翰墨大帝”。他汉学学识渊博,精研诗书画及古字画鉴赏,对前代法书名画更有一种贪痴的心态。他醉心于历代书画的把玩鉴赏,赏到尽兴时,喜欢在字画上题写诗文,加盖印玺,有时会一直题到画面盈满为止。相传乾隆得到元代画家黄大痴(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时,被黄大痴出神入化的丰富笔墨所陶醉,以至于“龙颜大悦”,将整卷画面“题之又题,赞之又赞”;直题到画面“密不容针”为止,可见乾隆对书画作品的真心赏爱。   封建时代的中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对书画作品喜爱的信息,自然会迅速传递到臣下的耳中,于是一些收藏丰富的大臣会以献纳的方式向皇帝贡奉。河南宋权、宋荦父子,曾多次受过康熙、雍正皇帝法书名画的赏赐,加上两代购藏,其藏品在清初是数一数二的。到了乾隆皇帝时,这一家的后人通过献纳或其它方式,使书画名迹流入了内府。清初大收藏家梁清标,庋藏之富,有过于宋氏父子,他死后,所有唐宋书画,也全部流入宫庭。早于梁清标的冯铨、孙承泽,其藏品亦先后为乾隆皇帝所有。一向精明过人的高士奇以及家财万贯、励志括囊天下名画的山东张先山父子,他们的藏品最终也到了乾隆手中。   苏州古玩大家归希之,其藏品多秘不示人,一些富商缙绅曾多次求购,他都予以坚决拒绝,但乾隆以一道圣旨就将其充公。朝鲜人柳得恭《滦阳录》记载,他曾在扬州八怪之一的罗两峰处,见到一幅唐韩?昊?,轴尾有朝鲜安氏印记,罗氏告诉他,这就是前朝大收藏家安岐,“曾献书画于今皇上,蒙收,赐白银1000两”,大盐商安岐收藏晋唐以来书画甚巨,他所著的《墨缘汇观》中,著录有“法书上卷自魏钟繇至北宋人书法一百五十三件;法书下卷自南宋人至明人书法一百六十八件,墨榻十种,附法书续录,一百三十件;名画上卷自东晋顾恺之至明人绘画一百一十五件;名画下卷自唐至明之画册八件,画卷六件,附名画续录一百二十二件。”据史书记载,这些藏品中的大部分经沈德潜从中斡旋,悉数入宫典藏。   乾隆年间修撰《四库全书》,也是对天下法书名画的一次大搜集。乾隆三十七年为篡修《四库全书》下诏求书。因呈书寥寥,又于次年重申前谕,命各省实力查访,倍价收购,并采用多种奖赏献书的措施。同时,乾隆限令各省督抚在半年内办妥征书事宜。于是,全国大规模的征书活动进入高潮。当时凡是藏书的士大夫家,都有或多或少的书画藏品。这次搜集图书,许多书画也同时被征入宫内。如江苏善本图书家季沧苇,大批宋元善本归于皇室,而他和乃父收藏的宋元书画墨迹,亦同时进入清宫。   乾隆常常不惜以重金购求。《石渠宝笈》载乾隆帝观晋王羲之书《袁生帖》题跋,云:“《袁生帖》三行二十五字,见于《宣和书谱》,……乾隆丙寅,与韩干《照夜白》等图同时购得,而以此帖为冠”。《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被乾隆目为赝品,但还是花费2000两白银购入,“概以二千金留之”。在乾隆的大力征集、搜求之下,清宫法书名画的收藏也达到了鼎盛,几乎民间流传的珍贵墨迹,大都归于内府所有。   抄没罪臣家产,也是清宫丰富内府藏品的一种方式。如雍正抄没年羹尧之家私。《石渠宝笈》中著录毕沅原藏之件甚多,其中字幅如张即之书《李衍墓志》,即为毕氏身后没收入宫者;有名之《颜鲁公祭侄文稿》,亦系籍没毕氏之物。   乾隆皇帝在强烈占有欲的支配下,将民间所藏网罗殆尽,法书名画几乎全部集于内府,使得书画收藏之风颇为炽热的清代,自乾隆之后,不得不转向金石碑贴的收藏了。   清代宫廷收藏,自乾隆之后,就走上了下坡路。特别是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的抢劫与破坏,使清宫珍藏的书画被抢到异域,或流散到民间。1860年,英法联军疯狂劫掠和焚烧圆明园。圆明园中珍藏丰富的奇珍异宝,由于侵略者的野蛮劫掠和焚毁,原有的收藏和陈设很少留存国内,大量瑰宝、珍玩流落国外。现藏英国大英博物馆的《女史箴图》就是这次被掠走的。1900年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