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镇-顶厝-狮甲古道 - 兴仁国中.DOC

  1. 1、本文档共8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前镇-顶厝-狮甲古道 - 兴仁国中

草 地 前 鎮 序言 今日的前鎮,一千九百多公頃的土地,已經沒有昔日草地的原味了,放眼望去四通八達的道路,把這片土地分割成一塊塊的社區,工廠、商場、機關用地,前鎮現在已經是現代化的科技小鎮了。 前鎮自日據大正九年(民國九年)高雄港築港起,海岸線的天然礁岩,沼澤和紅樹林逐漸被夷平,鋪上水泥後,前鎮由草地開始走向工業都市的不歸路,隨後,台肥、台機、台鋁、台鹼(日據稱南日本公司)工廠一一設立,前鎮成了台灣工業的火車頭,成為全台矚目的工業重鎮。光復後,夾板公司、台塑企業和國共戰爭失利,一些轉進前鎮的公司如兵工廠、硫酸錏,到民國五十年代的加工區成立,前鎮成為帶領台灣脫離第三世界赤貧的翹楚,可以說,在前鎮我們見証了台灣的銳變新生、繁榮進步。 本書和本校以前所輯的鄉土文化教材最不同之處,在於本書特別選出當代出身前鎮的傑出代表性人物,忠實報導他們的傑出事蹟和一生行誼,以做為現在學子的模範表率。朱友田先生是第一位拿到世界盃球類比賽個人組冠軍的球王;朱廼武校長是前鎮區第一間高中,前鎮高中的創校校長,後來又擔任了兩間名校雄中和雄女的校長,擔任校長近三十年,桃李滿天下;張啟華先生是高雄地區第一位留日的畫家,在他敏銳的筆觸下,為前鎮和高雄留下了一百多幅可貴的影像紀錄,在校方的努力下,我們也得到財團法人張啟華基金會的授權同意,使用了他早期作品“草地前鎮”做我們的封面和書名,在此也對基金會致上感激和謝意。 本書編輯期間,雖力求嚴謹,茲因時間倉促,付梓之餘遺珠之憾在所難免,例如朱廼武校長部分,我們一直想和朱校長取得聯繫,報導第一手資料,但未能如願,只能由第三者口述,詳加查証,忠實報導,另外一些文字數據可能會有些謬誤,祈請各界先進,不吝指教,提供建言,希望有機會補上其不足,實乃有幸! 興仁國中編輯小組 籬子內兩三事 高雄市前鎮區籬子內地區是清代前鎮五大社區中唯一不濱海邊的(另四為前鎮、獅甲、草衙、佛公),人口數也比不上前鎮、獅甲、草衙,但官方留存的文獻資料卻是相對多的<高雄市志 大事年表>一書中。清代文獻共有三篇,每篇長度僅約二十字,卻是篇篇充滿爭議性,為免以訛傳訛,我們重新研讀各類文獻,請教地方仕紳,再到實地尋訪遺跡,整理出一些心得,在此和各位分享。 <高雄市志 大事年表>首先出現的籬子內文獻是 (p.32) 1807 丁卯年 在籬子內莊由洪廷錦建先農廟,屋八間,額 青雲宮。 這是最早出現有關籬子內的文獻,不過很令人洩氣的是,前鎮籬子內自古至今從來沒有先農廟和青雲宮,可能有人質疑了,在民國七十九年六月出版的<重修高雄市志 民政志卷二(下)>p.390,出現如下的敘述,端正視聽。 先農廟(青雲宮) 觀音里籬子內莊(地點) 嘉慶十二年(時間) 洪廷錦(創建人) 觀童里在今大社鄉,並不在高雄市內,是和前鎮區籬子內南轅北轍的地方,當然兩者毫不相干。大社青雲宮,當地人稱老祖廟,是大社籬子內望族黃家祖先黃發在康熙36年(1697)自福建泉州渡海來台隨身所攜帶的神祗,那是一尊神農大帝像。後來因為香火興盛,紛紛被各地信眾分靈請出膜拜,而神農大帝的廟宇許多都額題「先農廟」。 高雄市青雲宮最有名的原在桃子園,後因廟地被征收為日本軍港,而遷住內惟和新庄仔,成為當地的信仰中心,而桃子園是高雄市最早有人居住活動的地區之一。曾經出土過許多舊石器時代的器皿和墓葬群,日據時期曾是岡山郡左營庄內的桃子園大字,大正十年(1921)日本曾在此設左營公學校桃子園分校,時間點和前鎮國小相近,算是最早期有學校的地區,可惜被因為被徵為軍事用地,幾百年經營一夕被夷平,現在桃子園對年輕人而言已經是遙遠又陌生的名詞了。 至於先農廟在文獻中也多次出現。<續修府志>載先農壇在縣治東門外,道光五年,改壇為廟。<采訪冊>載先農廟在舊治東門外,屋六間,道光五年(1825)陳天奎修,今廢。這座左營舊城的先農廟如今已不存在,不過在前鎮籬子內附近的林竹竿(林德官),清代確有一間先農廟,德興殿的廟志提及「道光八年(1828)林譚全重建屋五間,額題“德興殿”,俗人稱“先農廟”。」德興殿舊時地理位置在文化中心,後來土地被徵收,才改建在現址光華一路上,不過<重修高雄市志 民政志 卷二(下)>p.180,把創建人寫成林覃,可能還需一番考証才能正名。 <高雄市志 大事年表>第二次出現籬子內的文獻如下:「嘉慶二十年(1815),陳雲起在籬子內莊、大埔莊南各置義塚一處。」確實清代時期籬子內莊南有一處埔仔,名為籬子內埔,在今瑞祥國小附近,原是籬子內和五甲祖先的長眠之所,但古時附近並無大埔莊的存在,比較相近的是籬子內西邊有一處大埔的地號,大埔即是前鎮埔,恰好位於前鎮莊南(今日的凱旋新路上),這裡是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