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附件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前 言
《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分为耳胀耳闭(分
泌性中耳炎等)、暴聋(突发性耳聋等)、耳鸣(感音神经性耳鸣等)、耳眩晕(梅
尼埃病等)、鼻窒(慢性鼻炎等)、鼻槁(萎缩性鼻炎等)、鼻鼽(变应性鼻炎等)、
鼻渊(鼻窦炎等)、鼻衄(鼻出血)、急喉痹(急性咽炎等)、慢喉痹(慢性咽炎
等)、急乳蛾(急性扁桃体炎等)、慢乳蛾(慢性扁桃体炎等)、急喉瘖(急性喉
炎等)、慢喉瘖(慢性喉炎等)十五个部分。
本《指南》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提出并发布。
本《指南》由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归口。
本《指南》主要起草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参加起草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
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浙江
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国
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河北康灵中医耳鼻喉科医院等。
本《指南》主要起草人(按疾病顺序排列):耳胀耳闭(刘大新)、暴聋(李
云英)、耳鸣(刘蓬)、耳眩晕(白桦)、鼻窒(汪冰)、鼻槁(赵胜堂)、鼻鼽(严
道南)、鼻渊(熊大经)、鼻衄(何建北)、急喉痹(丛品)、慢喉痹(丛品)、急
乳蛾(谢强)、慢乳蛾(谢强)、急喉瘖(阮岩)、慢喉瘖(阮岩)。
专家指导小组成员:李淑良、王士贞、曹济航、朱祥成、熊大经、刘大新、
严道南、汪冰。
1
耳胀耳闭
1 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耳胀耳闭的诊断、辨证和治疗。
本《指南》适用于耳胀耳闭的诊断和治疗。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耳胀耳闭 secretory otitis media, etc.
耳胀耳闭是指以耳内胀闷堵塞感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疾病。新病者称为耳胀,久
病者称为耳闭。西医学分泌性中耳炎等可参考本病。
3 诊断
3.1 诊断要点
3.1.1 病史
多有感冒史或长期鼻病史,儿童可有腺样体肥大史。
3.1.2 临床症状
耳内胀闷堵塞感,伴有听力下降。病初起,以耳内胀闷为主,或兼有疼痛;病久者,耳内
如物阻隔,听力逐渐下降。
3.1.3 局部检查
早期可见鼓膜轻度充血、内陷,若鼓室有积液,则可透过鼓膜见到液平面;若反复发作,
可见鼓膜严重内陷,甚或粘连;亦可见鼓膜萎缩或钙化。
3.1.4 其他检查
音叉试验及纯音测听检查提示传导性聋,病久者,可呈混合性耳聋;声导抗检查示鼓室导
抗图呈负压型(C 型)或平坦型(B 型),声反射消失。
3.2 鉴别诊断
3.2.1 外耳道异物
外耳道异物亦可出现耳堵塞感及传导性聋,但有明确的异物进入耳史,外耳道检查可发现
异物,异物取出后症状消失。
3.2.2 耵耳
耵耳亦可出现耳堵塞感及传导性聋,但外耳道检查可见耵聍栓塞,取出耵聍后症状消失。
3.2.3 鼻咽肿物
鼻咽肿物(如鼻咽肿瘤、腺样体肥大等)压迫咽鼓管亦可导致中耳积液,出现耳堵塞感及
传导性聋,检查鼻咽部便可鉴别。
3.2.4 暴聋
暴聋亦可出现耳部闷堵感及听力下降症状,但鼓膜检查一般正常,听力学检查呈感音神经
性聋。
4 辨证
4.1 风邪外袭证
耳内作胀、不适或微痛,耳鸣,自听增强,听力下降;可伴有鼻塞、流涕、头痛、发热恶
寒等症;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
4.2 肝胆湿热证
耳内胀闷堵塞感,耳内微痛,耳鸣,自听增强,听力下降;烦躁易怒,口苦口干,胸胁苦
闷;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4.3 脾虚湿困证
2
耳内胀闷堵塞感,日久不愈,听力渐降,耳鸣;可伴有胸闷纳呆,腹胀便溏,肢倦乏力,
面色不华;舌质淡红,或舌体胖,边有齿印,脉细滑或细缓。
4.4 气滞血瘀证
耳内胀闷阻塞感,日久不愈,甚则如物阻隔,听力明显下降,逐渐加重,耳鸣;舌质淡暗,
或边有瘀点,脉细涩。
5 治疗
5.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