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中医诊疗方案(试行).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妇科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妇科中医诊疗方案 目 录 经期延长病(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医诊疗方案(试行)……515 癥瘕病(卵巢巧克力样囊肿)中医诊疗方案(试行)……………519 滑胎病(习惯性流产)中医诊疗方案(试行)……………………523 月经过少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526 胎萎不长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530 不孕病(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试行)………………533 不孕病(输卵管炎性不孕)中医诊疗方案(试行)………………537 异位妊娠病 (输卵管妊娠)未破损期中医中医诊疗方案(试行)…540 妇科中医诊疗方案 经期延长病(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卫生部发布.1993 年,中华医 学会中医妇科专业委员会编著《中医妇科诊疗指南》。 (1)主要症状:月经周期及经量基本正常,行经时间超过 7 天以上但少于 15 天, 连续出现两个月经周期以上。 (2)次要症状:①经色紫黯有块,经行涩滞不畅,小腹疼痛不适,身重无力;② 或色鲜红或紫红,质稠。形体消瘦,颧红潮热,咽干口燥,五心烦热,大便干,小便黄; ③或经色深红,混杂黏液,阴中灼热,或伴有阴痒,平素带下量多,色黄臭秽。腰腹胀 痛,四肢沉重,全身乏力;④或经色淡红,质清稀。面色无华,神疲乏力,气短懒言, 动则头晕眼花,心悸失眠,食少纳呆。 (3)舌质淡红或红、或舌紫黯有瘀点,苔薄白或黄或少苔或黄腻,脉沉弦涩,或 细数,或脉滑数,或沉细弱。 具备疾病诊断中(1),和/或兼见次要症状中的 1~2 项以上,结合舌脉即可诊断。 2.西医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卫生部发布.2002 年,《临床诊 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年,《妇产科学》.乐杰 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年。 有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月经周期有排卵,黄体发育 良好,但萎缩过程延长,导致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临床表现为经期延长,基础体温呈 双相型,但下降缓慢。 (二)证候诊断 1.血瘀证:经行时间延长,经色紫黯有块,经行涩滞不畅,小腹疼痛不适,身重 无力。舌紫黯,有瘀斑,脉沉弦涩。 2.阴虚血热证:行经时间延长,量少,色鲜红或紫红,质稠;形体消瘦,颧红潮 热,咽干口燥,五心烦热,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 3.湿热蕴结证:行经时间延长,量多,色深红,混杂黏液,阴中灼热,或伴有阴 痒,平素带下量多,色黄臭秽;腰腹胀痛,四肢沉重,全身乏力。舌质偏红,苔黄腻, 脉滑数。 妇科中医诊疗方案 4.气虚证:经行时间延长,经量多,色淡红,质清稀。面色无华,神疲乏力,气 短懒言,动则头晕眼花,心悸失眠,食少纳呆。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弱。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血瘀证 治法:活血化瘀,固冲调经。 推荐方药: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合失笑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桃 仁、红花、当归、川芎、熟地黄、白芍、蒲黄、五灵脂等。 中成药:益母草颗粒、龙血竭胶囊、云南白药胶囊等。 2.阴虚血热证 治法:养阴清热,凉血调经。 推荐方药:两地汤(《傅青主女科》)合二至丸(《医方集解》)加减。生地、地骨皮、 玄参、麦冬、阿胶(烊化)、白芍、女贞子、旱莲草等。 中成药:裸花紫珠片、葆宫止血颗粒、宫血宁胶囊等。 3.湿热蕴结证 治法:清热利湿,止血调经。 推荐方药:固经丸(《医学入门》)加减。龟甲、黄芩、白芍、椿根、白皮、黄柏、 香附等。 中成药:妇科千金胶囊等。 4.气虚证 治法:补气健脾,固冲调经。 推荐方药:举元煎(《景岳全书》)加减。人参、黄芪、炙甘草、升麻、白术等。 中成药:归脾丸、补中益气丸等。 (二)针灸治疗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