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编 第二章 古代学前教育的理论
第一编 古代学前教育 第二章 古代学前教育的理论 学习目标 1.了解贾谊胎教理论 2.理解颜之推儿童教育的任务 3.了解朱熹关于儿童教育的任务 4.掌握王守仁关于儿童教育中的自然教育思想 第一节 贾谊的早期教育主张 早谕教 选左右 重儒术 针对皇太子:“天下之命,县于太子。” 设置专门实施胎教的处所——“蒌室” 贾谊认真总结了太子教育的经验,按太子一生不同时期身心发展的不同特点,将太子整个教育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胎教、学前教育、学校教育、成人教育。前两个阶段属于幼儿教育。 论“早喻教”—太子早期教育阶段? (一)胎教(贾谊:古代胎教学说的奠基人之一) 1.选择父母是胎教的根本问题。选择品德好的人为配偶。 2.对孕妇进行“正礼”教育,孕妇一切言行举止合乎“礼”。 3.安排适宜环境及人员对孕妇予以影响。 ?(二)学前教育 1.学前教育从婴儿初生开始 2.聘请“三公、三少”为专任教师,负责教诲幼小太子。 3.为太子创造一个特殊优越的教育环境“与正人居” 4.教育内容多方面:保、师、傅:体、智、德 ⑶、论师保傅贾谊阐述了为太子专门设置太保、太傅、太师作为老师,分别负责年幼小太子德身体养护、德义引导和只知识德教诲,亦设少保、少傅、少师为助手。 贾谊认为幼年太子教育的意义? 1.从国家兴亡的历史分析太子教育的成败,会关系到国家的命运。 2.从教育可以改变民性的观点,阐明幼年太子教育的意义。 3.早期人格培养非常重要,早喻教容易教化有成。 论学前家庭教育的意义 ⑴颜之推十分重视学前家庭教育,他从自己亲身的 经历和体验中,强调学前家庭教育的意义,他以大量的历史事实,说明有好的家庭教育,子孙就能成为文武良才。认为幼时家庭教育的好坏,会关系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的成败兴衰。⑵另外,颜之推认为,家长对年少的子女的教育,容易奏效,家长对于子女比师友和圣贤者有着一种特殊的权威,孩子天然地愿意听家长的教诲。儿童家庭教育是其他任何教育不能代替的。⑶就当时南北朝时期教育的实际状况来讲,因为社会动荡,政局纷乱,官学时兴时废,时有时无,很多士族子弟的教育只得靠家庭进行,学前家庭教育就更是士族教育的基础和主要形式 “习与正人居,不能不正也,犹生长于楚,不能不楚言也。” “夫教得而左右正,则太子正矣;太子正而天下定矣。” 论学前家庭教育的内容 ? ⑴颜之推关于教育内容的主张,是根据他的培养治国的实用人才的教育目标为依据的。六种人才包括:①朝廷大臣;②)文史之臣;③军旅之臣;④藩屏之臣⑤使命之臣;⑥兴造之臣。这些人才都要务实节用,能报效国家。 ? ⑵为了培养这些“务实”的人才,颜之推提出对弟子的家庭教育要“德艺同厚”,既要封建德行的教育,又要进行“修以学艺”的教育。德行与学艺二者的关系,他认为二者互为联系,德行是根本,艺教也不是可有可无。他认为知识是道德教育的基础,并为道德教育服务。他能教育幼童向劳动者中的 先达者学习,很是难得。 ? “或称《春秋》,而为之耸善而抑恶,以革劝其心。教之《礼》,使知上下则相宜。或称《诗》,而为之广道显德,以驯明其志。教之《乐》,以疏其秽,而填其浮气。”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君国畜民” 第二节 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 我国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颜氏家训》 “篇篇药石,言言龟鉴,凡为人子弟者,可家置一册,奉为明训。” 论学前家庭教育的意义? 1.幼时家庭教育好坏,关系到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的成败兴衰。 2.家长对年少子女的教育,容易奏效。 3.当时社会动荡,学前家庭教育是士族教育的基础和主要形式 论学前家庭教育的内容? ??培养“务实节用”的人才→“德艺同厚”:德行、?“学艺” ?1. 对子弟道德理想、道德情操的教育; ??2. 广泛学习经史、百家等,还有熟习各种杂艺 《颜氏家训》述评 1.《颜氏家训》是我国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著作,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科书。 2.流传广泛、影响深远。 3.内容全面、系统,阐述了学前教育的意义、内容、原则、方法,至今仍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及早施教:抓紧时机,早到胎教 慈严结合:有教有爱、体罚 均爱无偏:一视同仁 风化陶染:潜移默化环境陶冶 博习致用:学的广,用到实际 一、及早施教 “人生幼小,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徐早教,勿失机也。”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教妇初来,教子婴孩。” “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人若因客观原因失教于幼年,不可自暴自弃,要有肯学、愿学精神。 二、慈严结合 “威严而有慈” “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诃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尓。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 “笞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