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材料性能学》第一章2.pptVIP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书P42 19题 1.布氏硬度,用于退火钢、铸铁、有色金属等较软的材料 以及粗大组织的材料,如灰铸铁。 2.洛氏硬度,淬火钢等较硬的材料,特别适用于生产现场的检测 3.维氏硬度,适用于各种金属,精度高,特别适用于科学研究 4.显微硬度,适用于金属各显微组织的硬度及微小零件的硬度 5. 努氏硬度,适用于脆性材料及薄件及表面层的硬度试验 6. 肖氏硬度,适合现场测量弹性模量相同的材料 7. 莫氏硬度,适合与矿物质硬度的测试 * * 常用材料的硬度 材料 条件 硬度(kgf/mm2) 金 属 材 料 99.5%铝 退火 20 冷轧 40 铝合金(Al-Zn-Mg-Cu 退火 60 沉淀硬化 170 软钢(wc=0.2%) 正火 120 冷轧 200 轴承钢 正火 200 淬火830℃ 900 回火150℃ 750 陶 瓷 材 料 WC 烧结 1500-2400 金属陶瓷(wCo=60%,余量WC) 20℃ 1500 750℃ 1000 Al2O3 ~1500 B4C 2500-3700 BN 7500 金刚石 6000~10000 材料 硬度(kgf/mm2) 玻璃 硅石 700-750 钠钙玻璃 540-580 光学玻璃 550-600 高 分 子 材 料 高压聚乙烯 40-70 酚醛塑料 30 聚苯乙烯 17 有机玻璃 16 聚氯乙烯 14-17 ABS 8-10 聚碳酸酯 9-10 聚甲醛 10-11 聚四氟乙烯 10-13 键合愈强,硬度愈高。 硬度与材料的组织结构有关系。 * 1.4 缺口效应 在大部分机械零件或构件上,都存在着键槽、台阶、螺纹、油孔、 刀痕、铸造或焊接所带来的孔洞、砂眼以及裂纹等,使得机件截面积急剧变化。这种截面急剧变化的部位类似存在“缺口”。 这些缺口有的是结构设计上所必须得,有的是原材料或制造工艺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 由于缺口的存在,会引起受载后在缺口处的应力状态发生变化,如应力集中、应变集中,并且形成双向或三向应力状态,增加了材料的脆化趋势。 * 光滑构件受单向载荷时,其横截面上各部分均匀分担载荷,即各点应力是相等的。 但对于带缺口的构件,缺口上下的自由表面不能承担载荷,必然会将这部分载荷分摊到邻近的界面上,并且这样的分摊是不均匀的,越靠近缺口端,分摊的越多。 ——缺口效应1 ——缺口顶端应力集中 缺口效应1——应力集中 * 缺口根部轴向应力最大,取决于缺口的几何参数,即缺口的形状、深度以及根部的曲率半径等。其中以根部曲率半径影响最大,曲率半径越小,缺口越尖锐,应力越大。 缺口产生的应力集中的程度用应力集中系数Kt表征 σmax为缺口顶端最大应力; σ为平均应力,即远场应力。 在弹性范围内,Kt决定于缺口的几何形状和尺寸 * 缺口效应2——两向或三向应力状态 对于薄板来说 缺口前方:σx≠0,σy≠0,σz=0,为两向拉伸的平面应力状态 缺口根部:σx=0,σy≠0,σz=0,为单向拉伸状态 * 假设将薄板从缺口根部沿x轴把平板分割成多个小拉伸试样a、b、c、d等等 由于位置不同,纵向应力σy不同,相应的纵向应变εy也不同,则对应每一小试样的横向应变εx不同。 如横向收缩可以自由 进行,则每个小试样会 被拉开。薄板是连续介 质,各部分不能自由收 缩变形,为保证整体连 续性,各小试样在相邻 界面上必然产生横向拉 应力σx,以阻止横向收 缩分离。 ——σx的出现是材料变形 连续性要求的结果 * 在缺口根部,材料能自 由收缩,所以根部的 σx=0,从缺口根部向内 发展,收缩变形的阻力增 大,因此σx也逐渐增大。 当增大到一定数值后,随 着σy的不断减小,σx也 随着下降。 对于薄板,在垂直于板面 方向基本可以自由收缩,因 此σz=0。 所以具有缺口的薄板受到拉伸后,中心部分是两向拉伸的平面应力状态,但在缺口处为单向应力状态。 * 缺口效应2——两向或三向应力状态 对于厚板来说 厚板在受到拉伸作用后,在垂直于板厚的方向收缩变形受到约束,所以σz≠0. σz=ν(σx+σy) 缺口前方:σx≠0,σy≠0,σz ≠ 0,为三向拉伸的平面应力状态 缺口根部:σx=0,σy≠0,σz ≠ 0,为两向拉伸应力状态 * 缺口效应3——缺口强化 由于存在缺口的条件下,出现了三向应力状态及应力集中,为满足复杂应力的屈服条件σy-σx=σs,试样的屈服强度提高。 试验发现材料的屈服应力比单向拉伸时要高,即产生缺口效应3——“缺口强化”现象。 缺口处局部区域屈服后的应力分布 ★但是,不能把“缺口强化”当成是一种强化材料的手段。 * 无论是脆性材料还是塑性材料,缺口根部的应力集中会促进裂纹的萌生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