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平行时空”下的艺术魅力.doc
“平行时空”下的艺术魅力
【摘 要】在质朴凝炼的《离婚》这篇小说中,鲁迅在叙述方式上主要以人物对话为载体,总体上描绘了两个场景,具有浓重的话剧空间结构性,两个空间连接的实际时间有先后顺承,但从作者的结构框架安排上,却形成“平行的时空”,它们的事件发生的脉络结构具有一致性,通过具体细致的以“平行时空”的角度分析,发现文章大量的戏剧艺术渗透,增加了文章的美感和艺术性,使“平行时空”具有独特的美学意义,同时也蕴含着现实隐喻性。
【关键词】《离婚》;平行时空;戏剧性结构
中图分类号:I21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272-01
《离婚》主要由两大场景组成,这两大场景又分别由许多具体小事件构成,小事件分别组合构成两个场景:父女二人乘船前往庞庄的路途中和慰老爷家中。这两个原本有着不同空间的场景又形成“平行的空间”,在表面上看似不同时间里发生的事件却有着相似的结构、脉络、起承转合,可以看作一段“平行的时间”,由此,文章便形成了两个相对“平行的时空”,相同的人物在不同的时空中塑造形象,不断有新人物牵涉进入,如同在戏剧舞台上的表演。
“平行时空”运用戏剧中的幕、场结构,对话为主体,自然环境为布景,发挥道具的写意作用。两个不同的空间里,具体时间、地点、事件不同,具有着相似的时间结构、事件结构、人物构成及事件的发展脉络。这两大场景结构就像戏剧艺术中的两幕,时间前后相承且每一幕发生的时间段简短而事件集中。每一场景中的小事件如同话剧每幕里又分的场。对话在文中占据非常大的篇幅,可以说文章的主体就是由对话构成的,对话的大量使用也是话剧的一个重要特征,所以,这里也可看出作者对话剧艺术的借鉴。在鲁迅小说中自然环境的简单描写很像戏剧的布景,但是弥漫着非常浓重的社会环境气氛。[1]这些描写在对话中间以极简洁的白描对周围环境进行渲染,如“潺潺的船头激水声”“船在寂静中前行”像标志性的布景,突出展现在每一场的开端和结尾,烘托渲染人际间沉寂冷漠的气氛。鲁迅对环境描写极简,而短小精悍的白描正如他自己说的“亲炙者久矣,描写当能近实。然形容时复过度,亦失其自然。盖尚增饰而贱白描,此为当日之作风固如此矣。”[2]正如中国传统戏剧里的布景般简单精致,不占用观者的过多关注又简明扼要恰到好处,反映最关键环境因素的信息。另外,一些标志性物件,如“七大人”的“屁塞”、红绿贴、乌篷船等,像话剧中道具一样,在文章中起重要作用,并且也被作者重点突出描绘出来,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和真实感。
“平行时空”结构起打破“镜像”的作用,一者趋向于梦想,一者趋向于现实,继承中国传统戏剧的中“梦”的情结,探索小说写作新思路。“镜像”理论是前苏联著名文艺理论家巴赫金提出的文艺学理论,认为镜像中自我认识总会渗透着他人的虚伪的意识。[3]第一个时空中,爱姑处于优越的主导地位,她不必惧怕这个时空中的任何人,这时候表现出的她的想法中有更多天性的释放,更趋近于她梦想中自己的行为;而第二个时空中,爱姑处于被动地位,这个时空中的人都使她在潜意识里变得小心翼翼,更需要考虑他人的存在,具有现实性。中国传统戏剧有痴迷于“梦”的情结,如临川四梦等等,鲁迅先生很可能继承了“梦”的情结并运用于此,“梦”表现自己的镜像世界,而平行时空打破了这一镜像世界,将个人梦想的空间平行搬到真实的充满他人的社会中,从而表现人物的真正形象与状态。
戏剧性的小说结尾。这篇小说是经典的消极的自欺式的结尾,文章最后的“一团和气”正是通过人性扭曲的实现来完成的。在第一个时空结尾处爱姑决心“将他们闹得家破人亡”与第二个时空结尾处的“和解”等等都形成巨大的反差,这样的一种反差使得小说的结尾变得具有非常浓重的讽刺意味的戏剧性。
在移步易景的对比中我们发现,不管是爱姑还是庄木三都曾经有过轰轰烈烈的反抗,对权力积极的争取和维护,但是在乡绅势力的强压下,最终放弃了抵抗,妥协下来。即便是再小的人物,在两个情景中出现的八三,也在同上一个社会层级――爱姑的辩争中沉默下来,这也是对文章结局的一个暗示。这种大团圆的结局正形成一种反讽,在一团和气中结束这个事件,使这个反抗封建统治的事件最终成为一场闹剧。
文中“平行时空”结构的运用包含着对传统中国艺术和外国理论的运用使文章的表现充盈着戏剧艺术的光彩;穿梭于不同时空,展现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表达作者的社群意识、奴性认识、立人、改革方面的见解,使作者的思想表达在对比中升华;“平行时空”的戏剧性结构也具有现实性隐喻能力,隐晦含蓄地深埋作者情感的影子,暗中流露出作者事业、亲情、婚姻方面的困窘。多层次表达使鲁迅的文章充满各种需要挖掘的切入点,使文章具有广泛意义上的深刻性,也是鲁迅成为文学革命先驱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人最早何时开始过春节?”等8则.doc
- “中国南方喀斯特”――天工造化.doc
- “中国合作医疗之父”覃祥官.doc
- “中国品牌”的时代正在到来.doc
- “中国大妈”航海记:这份爱情正当时.doc
- “中国梦”背景下青年学生理想信仰培育的途径探索.doc
- “中国电影不能一味模仿好莱坞”.doc
- “中国蓝”品牌的SWOT建构分析.doc
- “中美电视剧合作论坛”.doc
- “举人坯子”是吾师.doc
- 半导体材料性能提升技术突破与应用案例分析报告.docx
-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政策支持下的关键技术突破与应用前景报告.docx
- 剧本杀市场2025年区域扩张策略研究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人才培训体系构建中的市场需求与供给分析.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人才培训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探索.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内容创作人才需求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区域市场区域剧本市场消费者满意度与市场竞争力研究报告.docx
- 剧本杀市场2025年区域竞争态势下的区域合作策略分析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人才培训与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docx
- 剧本杀行业剧本创作人才心理素质培养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