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幸运伉俪”与毛主席的情结.doc
“幸运伉俪”与毛主席的情结
有一张被诗人臧克家誉为“纸面上仿佛听出声音”的珍贵照片,照片上有一男一女两名少先队员依偎在毛主席身边,男生叫蒋含宇,女生叫彭淑清。45年前,是他们俩代表韶山学校的全体师生向毛主席献上了鲜花和红领巾;由于那段难忘的经历,蒋含宇和彭淑清于1971年成为“幸运伉俪”。如今,蒋含宇已退居二线,彭淑清也已退休,但那段激动人心的经历仍时刻浮现在他们眼前,也一直激励着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日前,蒋含宇接受了本刊记者专访。
犹记少年幸福时
蒋含宇出生在韶山市如意乡。在瓦子坪学校读完小学后,以优异成绩考入韶山学校,当时他被分在初中四班,而彭淑清分在三班。由于两人成绩好、品德优,蒋含宇被选为学校少先队大队长,彭淑清则被选为大队委员。回忆起当年的情景,蒋含宇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
1959年6月25日,阔别家乡多年的毛主席回到韶山。当天上午,韶山学校接到通知说有一位重要的中央首长要来,要求大家把卫生打扫干净。虽然没说是谁,但同学们已有预感是毛泽东主席要来。25日下午,大队辅导员把蒋含宇、彭淑清叫到大队部,郑重地告诉他俩明天毛主席会来韶山学校视察,学校已决定由他们代表韶山学校全体师生向毛主席献花,并由当时担任学校迎宾团团长的蒋含宇向毛主席赠送红领巾。说完,辅导员便把学校特制的红绸大号红领巾交给蒋含宇,叮嘱他一定要练习怎样系好红领巾。之后,蒋含宇不停地在大队部练习,而彭淑清则在学校花园里选好了月月红等鲜花,事先怕花蔫了,决定第二天再采摘。蒋含宇告诉记者,能够代表全校700多名师生,代表韶山学校的全体少年儿童向毛主席献花,献红领巾,这是何等的幸福和光荣啊,那一晚,他激动得几乎彻夜难眠。
1959年6月26日这一天对于蒋含宇、彭淑清来说,是一个终生难忘的日子。26日上午7时多,毛主席没吃早饭就从旧居方向朝韶山学校走来,这时正好有一名同学放牛看见是毛主席,便激动地跑回学校,大声喊:“毛主席来了!毛主席来了!”同学们听到后,急忙丢下饭碗,赶到学校山坡下的儿童桥,排成两队在儿童桥边迎候毛主席。彭淑清更是飞快地跑到事先选好的地点采来月月红、夹竹桃等鲜花扎成两束。当毛主席在公安部长罗瑞卿、中南局书记王任重、湖南省委书记周小舟等同志的陪同下,来到学校前的儿童桥时,同学们一下子沸腾了,“毛主席万岁!”“毛主席您好!”欢呼声、鼓掌声响成一片,蒋含宇和彭淑清飞速地跑到毛主席跟前,向主席敬了个队礼,把两束还带着露水的鲜花献给了毛主席。毛主席接过鲜花,微笑着问:“你们几岁了,上几年级?”“14岁,上初二。”毛主席满意地点了点头,又勉励说:“要好好学习,争取做个好学生。”
蒋含宇回忆说,毛主席的身材很魁梧,步伐很有力。当时他手中打着一把遮阳伞,穿得很朴素,衣裤有些旧但很干净。蒋含宇还特别补充道,当时正巧有一位抱着小孩的农村妇女想与毛主席握手,但被挤在人群外进不来,毛主席看到后微笑着把手伸了过去,那位农村妇女握着毛主席的手感动得热泪盈眶。
欢迎的人越来越多,毛主席一边和师生握手,一边不停地向两旁乡亲们打招呼。欢迎的人群簇拥着毛主席从韶山学校小学部来到了学校中学部斜坡的石梯旁,蒋含宇向毛主席行个队礼,踮起脚尖,把那条大号红绸领巾恭敬地系在了毛主席胸前。毛主席抚着飘动的红领巾,和蔼地问蒋含宇:“你真的把红领巾送给我啦?”“真的!”蒋含宇点了点头。毛主席幽默地说:“那我就把红领巾带到北京去,我现在又年轻了,变成少先队员了!”一句话把大家都逗笑了,毛主席也笑了,笑得那样开心,那样爽朗。只听“咔嚓”一声,新华社记者侯波拍下了这张经典照片。
信念激励人生路
很快,蒋含宇、彭淑清两人得到了那幅珍贵的合影照。1960年,他们俩从韶山学校初中升入高中,后来又以优异成绩转入湘潭市一中。在一中,他们虽在不同的班级,但始终相互帮助,你追我赶,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两人都是班委委员和团支部委员,含宇还担任了校团委委员。1963年,他们分别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石油学院。由于都在北京读书,两人又都有那段难忘的经历和那张珍贵的合影照片,在大学四年级时,两人相恋了。1968年大学毕业时,为响应国家“面向工厂、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边疆”的号召,蒋含宇和彭淑清都选择了到辽宁工作,蒋含宇被分配到辽宁凌源县农村锻炼,彭淑清则分配在辽宁锦西石油五厂当技术新兵。1971年1月17日,他们俩喜结良缘,当时结婚用的房子也是临时借用别人的。蒋含宇回忆说:“那些日子生活比较清苦。但一看到那张和毛主席合影的照片,我们心里总是甜甜的。”此后的日子里,夫妇俩无论是在江汉油田,还是1980年后作为技术骨干双双调到江西九江炼油厂工作,都以“要为毛主席争光,不给毛主席家乡人丢脸”作为信条,不论生活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南方喀斯特”――天工造化.doc
- “中国合作医疗之父”覃祥官.doc
- “中国品牌”的时代正在到来.doc
- “中国大妈”航海记:这份爱情正当时.doc
- “中国梦”背景下青年学生理想信仰培育的途径探索.doc
- “中国电影不能一味模仿好莱坞”.doc
- “中国蓝”品牌的SWOT建构分析.doc
- “中美电视剧合作论坛”.doc
- “举人坯子”是吾师.doc
- “乐之本事,美之常识”.doc
- 半导体材料性能提升技术突破与应用案例分析报告.docx
-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政策支持下的关键技术突破与应用前景报告.docx
- 剧本杀市场2025年区域扩张策略研究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人才培训体系构建中的市场需求与供给分析.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人才培训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探索.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内容创作人才需求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区域市场区域剧本市场消费者满意度与市场竞争力研究报告.docx
- 剧本杀市场2025年区域竞争态势下的区域合作策略分析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人才培训与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docx
- 剧本杀行业剧本创作人才心理素质培养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