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宋江形象的矛盾性.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浒传》中宋江形象的矛盾性.doc

《水浒传》中宋江形象的矛盾性   [摘要]宋江是《水浒传》中贯彻整个作品的一个关键人物,与其说《水浒传》是对于梁山一百零八好汉的撰写,我更觉得这里面的主角是宋江。但是宋江在《水浒传》里面的角色备受争议,宋江形象充满着矛盾性。宋江是一个忠义的矛盾体,一个冲破封建社会和忠于朝廷的矛盾体。宋江形象的矛盾性也许是时代造就的。   [关键词]宋江形象 忠义 矛盾体   [中图分类号]I207.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8-0091-01   一、义的矛盾体现   宋江形象义的矛盾从他的外号就能让人看出来。宋江外号“及时雨”,这是民间和江湖对于宋江的尊称,从外号我们可以看出宋江的义。无论是江湖上的朋友还是民间的百姓,只要遇到困难宋江都要挺身而出,及时地救大家于水深火热之中。李逵最后死于宋江的毒酒都无怨无悔,还说到死后也愿意做宋江的小鬼。只是因为宋江曾经在李逵遇难的时候给了他十两纹银。区区十两银子一个膘肥大汉就记于心。李逵愿意用性命报答大哥的情谊。但是作为宋江来说,用毒酒杀死自己的兄弟难道这是义气的表现?从我个人角度看,宋江根本就一点义气都没有,并且是小人的一种做法。当时施予李逵的十两纹银只是收买人心的一种手段罢了。如果宋江真的讲江湖义气,就是李逵犯再大的错也不会置兄弟于死地。宋江曾经以大哥自居,发号施令要带领江湖兄弟行侠仗义,其实这只不过是宋江的一个幌子罢了。宋江是希望通过利用这些兄弟来完成自己推翻宋家王朝,完成自己江山大业的目的。   宋江义的矛盾还体现在解决晁盖逃跑和在梁山上架空晁盖中。宋江为了朋友义气不顾自己的生命和前途冒险放走自己的朋友晁盖。但是等到宋江上了梁山之后,却把对于晁盖的义气丢在了脑后。上梁山之后宋江收拢人心、私结兄弟,把晁盖这个梁山上的一把手架空。既然能为了兄弟不顾自己的生命和前途,怎么能为了小小的利益而背叛兄弟呢?难道这就是宋江的义气所在?宋江的义气矛盾性反映出宋江生活在封建制度下和反封建制度的矛盾。从中能看出宋江是既想从封建官场得到权利又想推翻封建制度的矛盾心理。   二、忠的矛盾体现   宋江在《水浒传》中忠的体现又是矛盾重重。宋江被称为“忠保义”,可见宋江的忠君思想不是一般。宋江满腹经纶,凭借自己的学识和才能成为了邺城县的押司。宋江从小受到父亲忠君思想的影响,所以忠君思想在宋江脑海里根深蒂固。但是放走晁盖又和宋江的忠君思想背道而驰。其他好汉是被封建社会压迫逼上梁山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对于宋江来说我更倾向于他自己更愿意上梁山。宋江在邺城当着自己的小押司,虽然说官场黑暗,但是宋江凭借自己的才能和学识能为自己保住头上的乌纱帽。但是宋江却甘愿趟起义的这潭浑水,说明宋江的忠君思想根本就不彻底,更可以说宋江有着自己的野心和目标。宋江放走晁盖与其说是自己为朋友两肋插刀,不如说是宋江忠君思想的动摇,自己远大抱负初露端倪。   宋江忠的矛盾在《水浒传》还有多次体现。宋江嘴里常常说到“只反贪官,不反皇帝”,而且是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率领群众进行战争。上梁山之后还把“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让兄弟们不忘忠君思想。最后在招安之后还说到“宁可朝廷负我,我不负朝廷”。宋江打着种种幌子来表达自己的忠君思想。但是如果宋江如此忠君,为什么当初还要放走晁盖?为什么还要带领众兄弟和百姓起义?宋江憎恨的是贪官污吏的黑暗和对于百姓的压迫,殊不知这些压迫来自于封建制度的腐朽。其实宋江忠君思想和起义行为正是忠的矛盾的充分体现。宋江内心的远大抱负是自己统治社会,拥有大宋的江山。   三、忠义的矛盾体   宋江形象之所以会出现“忠”“义”个体的矛盾,是因为宋江在忠义上就存在着巨大的矛盾。俗话说忠义不能两全,但是宋江却想忠义都能得到,违背了自然规律,所以才导致最后的失败。我个人认为宋江最终的目标是自己做皇帝,自己拥有大宋江山。忠和义只不过是宋江实现自己抱负的幌子而已。宋江不忠,如果宋江有着深厚的忠君思想,宋江就不会有后来的上梁山,更不会有后来的起义。宋江在上梁山前已经是小小的押司,虽然官位不是很高,但是毕竟自己步入了官宦之路。如果宋江能忠于朝廷,小小的押司也能造福百姓。如果宋江能忠于朝廷,必然能跟着朝廷的思路走,还怕自己的官路不长久吗?宋江只是在忠的幌子下,减少朝廷对于他自己称霸天下的阻力而已。宋江不义,宋江如果有着兄弟情义,就不会进行后来的招安了。兄弟义气是什么,就是行侠仗义,救百姓于危难之中,不为官场名利和金钱所动。但是宋江打着行侠仗义、替天行道的幌子召集江湖上的英雄好汉,最后让这些不为权贵折腰的好汉死于招安的刀下。宋江也许真的把这些江湖好汉当做兄弟,但是我更认为宋江只不过把这些兄弟当做自己获得权利的工具而已。之所以这么多兄弟为宋江卖命只不过是因为时代和思想的局限性。   宋江一个备受争议的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