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个“特殊家庭”的当家人.doc
一个“特殊家庭”的当家人
“共产党员吴宗礼,平凡人生了不起。
新安江边一好汉,中年别离桑梓地。
六旬来到敬老院,八年努力现端倪。
普通岗位勤奉献,锻炼党性铸丰碑。”
这是当地群众对吴宗礼一生的朴实评价。
吴宗礼,1931年出生在浙江省临安县的一个雇农家庭,1969年为支援国家建设新安江水库,毅然带领数百名老乡从浙江迁来德安县。1994年,65岁的吴宗礼来到破败不堪的吴山乡敬老院,成了孤寡老人的当家人。通过8年努力,把敬老院建成了一座经济殷实、生机盎然的乡村孤寡老人的居家乐园。他因此获得多项荣誉:2001年,被江西省民政厅授予全省“三院建设”先进个人;2002年,被九江市授予全市“十大道德建设标兵”。
党性指引航向
在吴宗礼73年的人生历程中,他当过军人、民警、社员、乡村干部、乡镇企业负责人和敬老院院长。在每一次人生抉择、升降去留面前,他都泰然自若、满怀信心,因为有党的信念为他指明前进的方向。
1969年,国家建设新安江水库,吴宗礼所在的村庄正处于库区。38岁的吴宗礼,面对幸福的家庭,兴旺的事业,看到自己半辈子挣来的幸福将要推倒重来,心里真的不是滋味。可是,一边是国家建设的需要,一边是百姓群众背井离乡的困苦,吴宗礼又一次站了出来。他积极深入群众,动员群众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支援国家建设,尽快迁出库区。“精诚所致,金石为开”,当年秋天,吴宗礼带领180多名新安江移民,辗转千里,来到他们的第二故乡――德安县。从此,他们在江西这块红土地上扎根、发芽、开花、结果,进行了艰苦的创业。在吴山乡,吴宗礼先后担任过村干部、乡干部,承包过菜场、茶场,经营过企业。无论在哪条战线上,他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发挥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勤奋创造业绩
吴山乡敬老院建于1985年。在吴宗礼当院长之前的几年里,“寄存”于此的老人,每月只能领到5元零花钱,衣服脏烂不堪,生活就是马尾拎豆腐――提不起来。1994年6月,吴宗礼走马上任,被任命为敬老院第二任院长。
吴宗礼上任后的“第一把火”就是开荒种地,变废为宝。
他从家里带来1200元钱,请来年轻劳力,清除了院前屋后的杂草野木,开垦出3.8亩敬老院此后藉以生存的土地,买来了优质菜种,添置了耕作工具。经过20多天的辛勤劳动,第一批菜在“月半”前后种下去。几个月中,他坚持每天上午带领老人到菜地锄地除草,各种蔬菜长势很好。他下午走市场,跑销售,第二天清早便和老人一道分头送菜上门。第一批菜卖了400多元。闲暇之时,他又常发动老人们收捡破烂,既为美化环境,又能增加收入。
吴宗礼上任后的第二件事就是改变敬老院老人们的精神面貌。
俗话说:“老人家,孩儿相。”到了敬老院后,吴宗礼对这句俗话有了更深体会。11位孤寡老人已经习惯于无所事事,有时还会相互吵嘴,偶尔说点牢骚话。吴宗礼听在耳里,急在心里。他苦口婆心地做老人家的思想工作,告诉他们:要懂得知足常乐,多锻炼,多劳动,相互体谅,相互帮助。并带领老人家一起打扫庭院卫生,教他们养鸡养猪,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工夫不负有心人,在吴宗礼的精心经营料理下,敬老院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老人们的精神状态也逐步好转。
如今,吴山乡敬老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3年蔬菜一项就增加收入7000多元,老人们的零花钱已由过去每月每人5元提高到了40-55元,年终奖还有80―120元,公家存款年底结余11000多元,每位老人都有800―1300元的个人存款。
爱心换得人心
老人们都说,吴宗礼是一个很有爱心的人。
8年来,敬老院老人的生活得到了明显改善。以前,老人们一个月只能吃上一回肉,生活完全靠政府补贴和社会救济。现在,老人们每个星期都吃两次荤,鸡蛋、豆腐几乎餐餐有,身上暖和了,床褥整洁了,精神生活也丰富了。干活累了,可以坐下来看上闭路彩电,与外面联系,可以打程控电话。当地群众都说吴山乡敬老院成了吴山乡孤寡老人的疗养院。
当地群众说,吴宗礼既是一个“医师”,又是一个“护士”,还是一个“理发师”。老人们年龄大了,体质差了,难免有个头痛脑热的。吴宗礼充分利用当年在部队当兵时学到的医疗知识,经常买些常用药,根据医师的指导,给老人以无微不至的呵护。遇病重不能下床的,他带领其他老人帮助擦洗照顾。9年来,他还锻炼成了一名技术娴熟的“理发师”。旁人说:“老吴,你年纪这么大了,也该歇歇了,又不是经济上过不去,还整天这样操心忙碌,到底图个啥?”他总是笑一笑,说:“我是一个共产党员,受党培养教育多年,在用得着自己的地方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是应该的。”
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悲惨世界》创作特色探幽.doc
- 《情书》――影像美与技术主义的完美契合.doc
- 《成才与就业》的创新之路.doc
- 《我是猫》在中国当代文坛――四大研究主线.doc
- 《我的丑娘》:传统孝文化的符号消费.doc
- 《我的兄弟叫顺溜》:非主流小兵的成长.doc
- 《我的爱情撞上了战争》在战争中检验人性.doc
- 《战国策》所见邯郸成语典故.doc
- 《房彦谦碑》浅谈.doc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尝试教学法的应用.doc
- 2025年成都市玩偶生产荧光涂鸦互动玩偶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成都市海绵生产用于体育馆室外运动场地透水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体操鞋企业团建运动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溶洞极限运动(速降)场地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涵洞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体育场馆设施扎带安全防护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牦牛育肥产业园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旅拍宠物陪伴拍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进口食品节庆主题快闪店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洗选厂尾矿综合利用产业化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