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影剂外渗预防和外渗后正确预防和处理方法.docVIP

造影剂外渗预防和外渗后正确预防和处理方法.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造影剂外渗预防和外渗后正确预防和处理方法

造影剂外渗的预防和外渗后的正确预防和处理方法(节选) 1.2 造影方法: 本院运用GE公司生产的64排螺旋CT专用高压注射器,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注射液(350mgI/ml),给药量按每公斤体重1.5~2.0ml HYPERLINK /jisuanji/ 计算(成人一般用药量在75~95ml之间),注射速率1.5~5.5ml/s,注射时间25~40s。扫描时根据扫描部位及病灶的强化情况决定扫描部位的动脉期、静脉期以及是否需延迟扫描。1.3 临床表现: 本科造影剂外渗的病例中,肥胖和肌肉松弛的老年人较常见。轻者范围局限,表现为针刺局部皮丘样肿胀,较重者表现为穿刺部位肿胀、皮肤苍白、前臂因为肿胀而饱满;重者肿胀可以累及整个上肢软组织。除了软组织肿胀外,皮肤可出现水泡。由于造影剂浓度高,久留于肌间隙内,有发生肌肉坏死的可能,因此我们必须及时处理,预防并发症发生。??????? 2? 护理措施 ??????? 2.1 穿刺前的护理 (1) CT增强扫描,护士必须严格按CT增强扫描操作流程进行操作,耐心向病员讲解注意事项,了解有无过敏史,了解肝、肾功能以及临床的用药情况。(2)为患者做好心理护理,耐心询问并回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在造影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嘱咐患者及时向操作技师、护士反映。 ??????? 2.2 发生造影剂外渗时的处理:(1)注药过程中一旦发现造影剂外渗,立即停止注射并拔针,拔针前尽量回抽外渗液,用棉签按压穿刺部位,避免血液外渗加重局部肿胀。(2)造影剂外渗时立即用50%硫酸镁+地塞米松湿敷,严重者湿敷30分钟后用舒康博水凝胶敷料密闭性敷贴3~7天后疼痛、肿胀等症状可消失;皮肤颜色恢复正常。(3)嘱其抬高患肢,促进局部静脉回流,有利于外渗造影剂的吸收,减轻组织水肿渗出。【另一家之言】:将市售的土豆大者一枚洗净,切成薄片在患处湿敷(软组织肿胀的部位全部要敷上),待土豆片干后再另换一片,这样反复进行,直至肿胀的软组织明显消肿为止。据我们的经验,湿土豆片对于组织水肿有很好的疗效,一般10小时左右就有明显效果,疗效明显优于临床常用的硫酸镁湿敷。??????? 3? 造影剂外渗的预防 ??????? 3.1 穿刺血管的选择:高压注射器注药速度快,压力大,因此其静脉穿刺技术比一般的静脉穿刺要求高,应首先选择粗、直、富有弹性,并能很好固定的血管。要避开关节静脉窦、血管分叉等处静脉。常用有手背静脉,前臂浅静脉和肘正中静脉。对于老年人,长期化疗血管损伤严重者,可选用锁骨下静脉置管或颈外静脉穿刺(一般情况下不选择)。穿刺时护士要仔细寻找有把握的血管,不要盲目穿刺。穿刺时将套管全部送进血管并固定好,以防造影剂在快速注射时引起套管针的移动,造成药物外渗。??????? 3.2 穿刺方法的改进: 64排CT高压注射器从原来使用蝶形12号头皮针到使用套管针,我们根据检查部位和注射压力选择套管针,注射速度为1.0~2.0ml/s,用24G;注射速度为2.5~3.5ml/s,用22G;注射速度为4.0~4.5ml/s,用20G;注射速度为5.0~5.5ml/s,用18G套管针。由于套管针是软管,针尖又粗,这样可提高注射速度降低注射压力,血管要选择较粗直有弹性的,易于穿刺和固定,也可避免压力引起外渗。穿刺完回抽回血,一定要保证针头在血管内。大角度静脉穿刺法对穿刺部位的组织损伤小,比常规静脉穿刺更加安全可靠[1],因此我们一般采用大角度,直刺法进针,针头刺入血管见回血后抽出针栓1mm再平行顺静脉腔全部进入血管后抽出针栓接连接管,同时避免反复来回穿刺血管。??????? 3.3穿刺部位的固定:穿刺针头部位要妥善固定,先用3M透明胶布以穿刺点为中心点横向粘贴,然后再固定针柄,最后固定螺纹连接管在患者手臂上,使之能随着扫描时机床的移动而移动。 3.4降低血管外渗发生率方法:在穿刺成功后,要确认套管针在血管内,方可连接高压注射器,注射前认真检查高压注射器及连接管,排尽空气,旋紧套管针和连接管的螺纹接头,防止注药时压力过大,针头与连接管脱出。保持管道通畅,打开套管针小夹子。高压注射器放于合适位置,使管道连接留有余地,以防过度牵拉造成套管针及连接管脱出。上机床定好扫描体位,用高压注射器设定生理盐水20ml快速静脉试推,并将食指轻放在患者注射部位感觉液体在患者血管内向心性流动。如果患者穿刺部位无疼痛及肿胀,表明血管无损伤,才能进行正常扫描,如果患者局部疼痛或肿胀,立即停止注射拔针并更换穿刺部位,直至无外渗发生时才可进行增强造影检查。 3.5观察高压注射过程:扫描延迟时间内通过机房摄像头持续密切观察,注药过程中一旦发生外渗,立即停止高压注射。轻度的可不予处理或仅予50%硫酸镁+地塞米松局部湿敷;更换注射部位重新穿刺。严重渗漏者停止当天增强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