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入味入心的冰品老字号.doc
入味入心的冰品老字号
一碗古早味料理冰,大快朵颐;一盘冰凉甜品,漫度午茶光阴;一支水果枝仔冰,坐上骑楼长椅,一口一口透心凉。吃冰,可怀旧、可优雅、可随兴。一间台北大稻埕的文创冰品店,外观如同时下流行的工业风咖啡馆,却有个本土亲切的名字――枝仔冰城,联结了90年来最清凉甜蜜的回忆。
土法炼冰,开启南台湾枝仔冰传奇
1926年,位于南台湾“蕉城”的旗山,当时一位年仅18岁的少年郑城“发明”了枝仔冰(台式冰棍),从此开启了南台湾枝仔冰的一页传奇历史。出身贫寒的郑城,3岁丧父,13岁时即独立谋生,沿街叫卖花生等零食,因收入有限,为了多赚点钱,兴起了走卖糖水的念头。他以土法炼冰的方式不断研究,制作出绵Q美味的枝仔冰。
郑城利用大小两个冰柜,在冰柜中放置木屑隔热,再摆放一列列长条铝管,管内放置糖水原料,中间插一根竹枝,铝管内外塞满碎冰块,撒盐后密封约30分钟,然后就像变魔术般,糖水自然冻结。等冻硬后开封将铝管取出,浸泡在水中数秒钟后,用手拔出,“啵”的一声,一支支腾腾冒烟的手工枝仔冰就产生了。
在那个没有冰箱、冷气的年代里,炎炎夏日吃一口枝仔冰就成了大人、小孩最大的享受。
郑城每天骑着脚踏车,在旗山沿街叫卖。由于味美质佳,风味独具,从此建立起良好商誉和口碑,街坊邻居都亲切地称呼他为“枝仔冰――城”。久而久之,这四个字既指郑城本人,也是指他所经营的冰厂和冰店。
因为枝仔冰受到欢迎,郑城萌生开冰店的念头。同年,他在旗山开设“郑城冰枝屋”,以其独特水质、纯正原料及优异技术制造出多种口味的“枝仔冰”,刚开始是后场制造,前场销售,渐渐形成一方特色。因为生产量变大,郑城开始兼做棒冰批发商。郑城靠吃苦起家:“吃冰的人凉,怎知做冰的人热?”半夜就要结冰,天未亮、狗未吠就要开店。
夏季的清早总有一百多辆脚踏车在店外一字排开,冰贩争先恐后,忙着批发棒冰,唯恐抢不到货。抢好冰,依照惯例需让郑城点一遍。点完冰,再把“冰柜”抬上脚踏车后座,铜铃一摇,冰贩便向各自卖冰的地头前进。
“郑城是大将军,七早八早就开始点兵(冰)。”这是邻居的恭维话。
冰贩有着个人固定的路线,以旗山作为中心点,成放射状,东到美浓、六龟,西至关庙、玉井,北到杉林、甲仙,南至屏东、潮州。在当时的碎石路上,脚踩着脚踏车,日行30千米以上……
“旗山囝仔是吃枝仔冰长大的。”旗山人的童年与枝仔冰密不可分,时至今日,旗山华中街一带的长辈们仍断定枝仔冰是郑城发明的。在第二代接手后,索性就用“枝仔冰城”作为品牌名称。
1971年,枝仔冰城开始走出旗山小镇,在高雄市开设第一家分店,卖冰也卖特色美食餐饮,生意越来越好。时至今日,除了招牌的香蕉清冰、香蕉雪糕,枝仔冰城更有一系列菠萝、芒果、百香果等热带水果主题的枝仔冰,支支都是宝岛的经典美味!在昔日蕉城旗山起家,枝仔冰城更聚焦当地特产――香蕉,研发出香蕉奶酪派、香蕉旺来酥、香蕉蜂蜜蛋糕等烘焙甜点,美味与创意双赢,成为高雄深具代表性的伴手礼。
进军台北大稻埕,文创转身
2016年夏天,枝仔冰城首度北上,落脚在老街迪化街的一栋三进老宅。正逢台北市商业处“台北市美食店家再造计划”甄选,幸运入选的枝仔冰城,在顾问团队的协助下,重整品牌定位与CI,为大稻埕店塑造出兼具复古与现代的空间氛围。
首先是换掉以古城墙为图腾的Logo,改以创立初期沿街叫卖枝仔冰的脚踏车为主体,并以现代感的线条加以诠释。透过起家的重要生财器具,勾勒品牌历史纵深,视觉图像接轨历史、重温记忆。店面装修则尽量保存百年巴洛克老屋的原貌,只在地面、墙面修饰亮点,让北台湾老建筑与南台湾老字号自然产生历史共伴效应。
门口形象墙,古早味脚踏车以虚实并进的方式,从Logo平面版、立体钢板雷雕版到真实版,吸引无数本地客与观光客摆出各种姿势打卡拍照。老照片是一定要的,放弃一般老店用大幅照片上墙以气势取胜的做法,取之以文案搭配设计,墙上一幅幅画框里的老照片辅以文字诉说历史,宛如一条文化长廊。
1960年至1980年的台湾,只要与人相约见面,通常就去冰果室。约会、相亲、谈生意,时髦称头,宛如现在的咖啡馆。当年的枝仔冰城,当然没缺席,陪伴着年轻的男男女女,吃冰、喝咖啡,青春正盛。
由此概念出发,大稻埕的枝仔冰城店以文创咖啡馆姿态现身,重现当年冰果室氛围,让老老少少的台北人与异国客重温光阴岁月。一碗冰吃完了,来杯咖啡吧。即将迈入百年的老牌,陪你冷暖知心!
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