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刍议天人合一思想对二胡演奏的启迪.doc
刍议天人合一思想对二胡演奏的启迪
摘要:天人合一描述了事物之间的矛盾变化,其虚与实不仅对音乐艺术有普遍的启迪作用,而且对二胡演奏本身也有特殊的意义。二胡艺术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乐曲风格的理解,演奏状态的把握,以及二胡演奏技巧的到位与提高,就需要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真谛。天人合一可以对二胡的学习者充分认识自我,人的思想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体悟二胡曲的自性之美,提高练琴效率和演奏质量。
关键词:天人合一;虚实统一;二胡;启迪
中图分类号:J632.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3-0081-01
天人合一,最初来源于道,道家认为,天是自然的一部分,庄子曾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人合一充分说明了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关系,表明人类生生不息,把人和物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进而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天人合一描述了事物矛盾的变化,天与人各代表了万物矛盾的两个方面,即静与动,虚与实,内与外等等一些对立统一的要素。下面对天人合一中“虚与实”做以简要说明。
一、“虚”与“实”
“虚”的运用是一种空间意境,而“实”是实实在在的事物。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到“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在这里“有”即为“实”,“无”即为“虚”。这一段话很巧妙地说明“有”和“无”的辩证关系。一个碗或茶盅中间是空的,可正是那个空的部分起了碗或茶盅的作用。房子里面是空的,可正是那个空的部分起了碗或茶盅的作用。如果是实的,人怎么住进去呢?老子作出结论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它把“无”作为主要的对立面。老子认为碗、茶盅、房子等是“有”和“无”的辩证的统一,也就是虚实统一,没有“实”就没有“体”,没有“虚”就没有“用”。
二、二胡中的“虚实统一”
在中国的音乐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也体现的十分明显,一直以来被文人音乐家所崇尚。在一些写景的乐曲中,演奏者把自己的意识同大自然融为一体,借景而抒情,这更能让观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些都说明了中国很重视虚实统一,做到了天人合一。唐代诗人王维精通音律,善弹琵琶,他所创作、所弹奏的乐曲都融有天人合一的思想。王维有一首诗《辛夷坞》是这样写的:“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在那绝无人迹的地方,芙蓉花默默地开放,又默默地凋谢,自生自灭,一切来自自然,又回归自然。他的诗,他的音乐所描绘的空山、鸟语、花笑、行云、流水……实际都是一个个圆满自在、和谐空灵的真如境界。他把自己所感受、领悟的与清雅灵异的乐音融合在一起,既含蓄隽永、神韵超然,又平淡自然,深入人心。所有的这些无不在说明天人合一中的虚实统一,虚实的结合勾勒出完美的意境。在二胡演奏中,虚实统一也一样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胡曲《空山鸟语》是刘天华先生1918年创作的,其胞兄刘半农先生曾以“空山不见人,但闻鸟语声”的题词来形容这首乐曲的美妙意境,这是刘半农先生借用唐代大诗人“王维”《鹿柴》的前两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绝妙地位乐曲做以诠释。乐曲中作者把自己形象成一只空山中的小鸟,在竹林里无忧无虑,尽情的歌唱。乐曲中运用三弦描绘了在深山幽谷中,百鸟啼鸣的优美意境,生动地刻画出了鸟声四起、争相飞鸣的景象,使音乐充满了诗的意境,由实实在在的美景来表达作者的心情,表达人们对美丽的大自然的热情颂赞,作者把主观心灵与天、地结合起来,表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二胡曲正体现了天人合一之实质,体现了虚实之统一。
《二泉映月》是一首意境深远,手法独特,具有深刻的社会思想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乐曲,此曲由华彦钧(阿炳)先生创作的,真实的反映了阿炳的现实生活,凄凉的社会现实。在此乐曲中,对无锡惠山“天下第二泉”的景色进行了描述,在农历每月望日前后,月恋水,水怀月,同辉水韵,佳景天成。伴着潺潺的流水涌动,泉水、月光在阿炳的指下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随着旋律的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寓情与境,触景生情。阿炳将自己的生活与命运随着音乐的描述娓娓道来,在乐曲中抒发了对命运的控诉,对家乡山水的热爱,唯有二胡与音乐能够给他带来心灵的慰籍。在《二泉映月》乐曲最后乐段,作者的音乐流畅而激昂,肯定有力,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自己的内心思想通过实景表达了出来,天体的全部信息在人的身上反映出来。做到了天人合一就没有了时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