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從注音符號到中文拼音
Zhuyin and Pinyin Revisited
(在南加州中文學校聯合會2003年夏季教師研習會上的演講稿)
謝天蔚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Long Beach
txie@
摘要
目前中文學校在教學中大多使用注音符號,而美國大學則多使用中文拼音。當學生從高中升入大學並且繼續學習中文時會產生如何銜接的問題。
本文旨在從注音符號和中文拼音的發展歷史說明注音符號和中文拼音是根據語言學理論和研究制定出來的兩套方案,本身沒有優劣之分。注音符號是根據中國音韻學傳統制定的以聲母和韻母為基本單位的系統,而中文拼音則是根據西方語言學理論和研究制定的以音素為基本單位的系統。注音符號對於能說華語的孩子學習漢字相當有幫助,中文拼音對於大學生、成年人及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學習華語,使用電腦和網路比較方便。學習過注音符號的學生要轉變到使用中文拼音並不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在大學華語教學中使用拼音完全出於適應世界潮流趨勢及適應電腦與網路的發展考慮,與任何的政治因素沒有關係。
進入大學的學生不必花太多的時間就可以很快掌握中文拼音。北加州新意中文學校的經驗是學生在七個小時內就可以掌握中文拼音。我們的經驗也表明,在不到十個教時的短時期內,學生就可以使用中文拼音。為了幫助學生很快掌握中文拼音,長堤加州州立大學李三寳和溫傑夫教授研發了多媒體光碟 Pinyin Master,對於快速完成從注音符號到中文拼音的轉變有相當大的幫助。
一、歷史的回顧
中國文字和西方文字不同,看到一個中國字不能直接讀出來,而看到西方文字就能知道大致的發音。自古以來,為了為幫助人們學習漢字,學者使用各種方法來為漢字注音。最早的方法是用一個比較常用的字來表示某一個字的發音。這種方法在中國最早的字書《說文解字》中叫做“讀若某”,比如說:“拾,音十”。這種方法也叫直音。直音有很大的局限性。有時候,一個字沒有同音字,例如普通話的“丟”就找不到同音字;有時候雖然有同音字,但是這個同音字很生僻,例如:“窮”字在《康熙字典》裡用“”來注音,這個“”字很少有人知道怎麼讀。到了漢朝末年出現了一種叫做“反切”的方法(也叫做“反語”)(王力,1981)。反切是一種雙拼方法,即用第一個字的聲母加上第二個字的韻母來拼出這個字的讀音,如:“妥,他果反”,“他”的聲母是 ‘t’,“果”的韻母是‘uo’,把 ‘t’ 和 ‘uo’ 拼起來就成了‘tuo’。反切比起直音的方法是很大的進步,也是漢語音韻學的開始。(請參閱王力《漢語音韻》)自此,反切方法一直在字典中被用來為漢字注音。清朝《康熙字典》也採用反切方法為漢字注音。
清朝末年,國力衰弱,列強恃其船堅炮利,使中國陷於被瓜分的邊緣。有志之士對於如何救國雖有不同看法,但都主張開通民智,普及教育,改良文字,於是產生了“簡字運動”。1911年民國政府建立以後,為了統一語言(國語)決定用字母來核定音素。1913年讀音統一會成立。但是在採用何種字母形式上又有不同的意見。有的主張仿照日本假名,用近音漢字的偏旁為字母;有的主張自定符號;也有的主張直接採用羅馬字母並加以變通。最後以“統一讀音,不過改良反切,故以合于雙聲疊韻的簡筆漢字最為適用”,將當時暫用的“記音字母”正式通過為注音字母,並在1918年11月23日由民國政府教育部正式公佈。 這套方案為學者章炳麟創始﹐「取古文篆籀徑省之形」的簡筆漢字,有24 聲母,3個介母和12個韻母。以下是幾個例子說明注音字母是根據古文字字形創制的。
ㄅ [包] 本字
ㄈ 匚字﹐府良切﹐音 fāng
ㄉ 即[刀] 字
ㄍ 古[澮] 字, 音 kuài
注音字母採用三拼方法,即用聲母、韻母及介母表示一個字的讀音。例如:“黃”的注音是由“ㄏㄨㄤ”三個字母來表示。
中國人創造反切是為了幫助識字讀古書,創造注音字母是為了統一國語讀音和為漢字注音。另一方面西方傳教士為了傳教也用羅馬字來拼寫中文。最早用羅馬字來拼寫中文的是義大利傳教士利馬竇(Matteo Ricci)和法國傳教士金尼閣(Nicolas Trigault)。1867年英國駐中國大使館中文秘書Thomas F. Wade出版《語言自邇集》 [Teach Yourself Chinese]。1912 年H. A. Giles 出版漢英詞典,修改了 Wade 的方案。此後該方案就稱為威妥瑪系統(Wade-Giles),並被廣泛採用至今。美國國會圖書館也使用這一方案,直至最近開始改用中文拼音。美國耶魯大學為了中文教學也設計了耶魯的拼音方案。此外中國學者也在用羅馬字拼寫漢字方面作了不少貢獻。最有名的要推1926年由錢宣統、黎錦熙和趙元任等制訂的“國語羅馬字”,簡稱“國羅”。此後1931年還有瞿秋白、吳玉章等制訂的“拉丁化新文字”。1986年民國教育部還頒佈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