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管理研究现状分析调查报告.doc

现代教育管理研究现状分析调查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代教育管理研究现状分析调查报告

现代教育管理研究的现状分析调查报告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育科研事业的发展,教育科学研究领域出现了一批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这些问题大致可分为有关方针与政策问题、重大实践问题和基本理论问题等三类。以下择要介绍对一些问题的研讨情况。 (一)关于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研究 教育理论界把邓小平教育思想做为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来加以学习、认识和研究的。 ——邓小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大贡献。教育界普遍认为,邓小平教育思想是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及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继承、创新与发展;邓小平教育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既深刻阐明了教育方针、教育改革的方向、教育的战略地位与作用等重大的宏观战略问题,也涉及到课程、教材改革以及学校管理等问题;在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使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跃上了新的台阶。 ——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观点认为,邓小平教育思想有一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文革”后期对教育战线的整顿,“文革”结束后对教育战线“两个估计”的拔乱反正,80年代以来亲自抓教育。这表明,学术界把邓小平教育思想与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更多地倾向于研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对教育的论述。也有论者认为,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相当长的时期,邓小平一直分管教育工作,曾对教育问题有过一些十分重要的论述。而且,一些重大决策和教育改革措施都是在他的亲自领导下制定的。因此,对邓小平教育思想发展阶段的划分,应当从1949年开始算起。个别学者主张,要从邓小平的青年时代开始研究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点。学术界普遍认为,邓小平教育思想内容极为丰富,其中,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精髓”和核心内容。同时,邓小平在教育的战略地位与作用、教育体制改革、加强德育工作、培养“四有”新人、教育与科学技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以及师资队伍建设、干部培养、课程教材改革等许多问题上都有十分重要的理论阐述。这些都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基本特点,有论者论为,“实事求是”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最基本的特点;也有论者认为,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基本特点还体现在它的继承性、时代性和超前性上。 (二)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研究 这个问题既是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基本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研究的重点是,在对我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践进行历史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力图对新的历史时期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提出新的解释,并进而探讨其实施途径和方法。 ——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新认识。有论者认为,邓小平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是新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理论在中国发展史上的新的里程碑,是对毛泽东关于教劳结合主张的继承和发展。现时代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迫切需要和教育改革的实际为大背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现实性。有论者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教劳结合的方针,从宏观上讲,就是更好地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使整个教育事业主动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教育体系、结构、内容、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以及培养的人才在政治觉悟、思想品德、文化基础知识、劳动技能技巧等方面都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在学校教育中,不仅强调课堂教学要联系实际,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接触社会实际,培养对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社会责任感,坚定地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从教育措施方面看,要解决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参加什么样的劳动,花多少时间,如何设置课程和编写教材等问题。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新形式。有论者提出,新的历史时期,教劳结合在形式上也有很大的创新和发展。如,农村教育改革中提出的“农业、科技、教育”统筹结合,就是社会主义农村开展教劳结合的崭新途径;高等学校的“教育——科研——生产”一体化的教劳结合新模式,使高等教育直接参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基础教育方面以劳动技术课为主渠道的教劳结合模式,以燎原计划为依托、为农村服务为核心的教劳结合模式,以厂校挂钩为依托的企业学校教劳结合模式,劳动技术教育与勤工俭学相结合的教劳结合模式,以社区为依托的教劳结合模式,普通中学分流教育与劳动技术教育相结合的教劳结合模式,以社会公益劳动为主渠道的教劳结合模式,以劳动技术教育中心为依托的教劳结合模式等八种模式,反映了在新的历史时期教劳结合实践上所取得的大量丰富的经验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