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型作文作文写作指导.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任务驱动型作文作文写作指导

点评: 本文与上一篇在写法上有所不同,既就事论事,又有所拓展。 首先,是就事论事,评论顾校长“卡壳”之失。在“就事论事”上,与上一篇相同;但在观点的提炼上,不同于上一篇。本文的观点是“这‘一字不识’反映了责任心问题”。 本文与上一篇的最大不同,是不停留在就事论事上,而是在评论顾校长之失后,再作拓展,联系现实,针砭当前文化工作者的不负责任的问题,使文章更具现实针对性,从而使文章高出上文一筹。 总分:56分 习作训练 首段:析材料+提观点 联现实 (摆反面论据)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出自于老子的《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他认为上善的人,就应该像水一样。水造福万物,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才是最为谦虚的美德。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切河流的归宿,是因为他善于处在下游的位置上,所以成为百谷王。 “水利万物而不争”。水最好的德行,就是泽被万物、服务万民而不争名利,以默默、不为人知的状态,涵养巨大的能量,产生深远的影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不言不等于无言,不争不意味着不为。挣脱名利的束缚,追求大爱的人,才能最终成就大事业。 “上善若水”此乃做人的至高境界。最高的善行就象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水是生命之源,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宝贵财富。水是勤劳的,大自然的水总是在固态、液态、气态之间转换,反复循环,无穷无尽。水对人公平,只讲奉献,不图回报。做人也应象水一样,与人为善,抛弃恶行,多行善事,不图功利,长久坚持。 新课标指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了解并积极参与生活,体验生活,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 高考导向:高考作文注重塑造学生的“社会品质”?。 以往高考作文比较关注考生的“个人品质”?,注重考生的人品人格,个人的内心情感,而2009—2016年的“新课标卷”高考作文则越来越要求考生在注重自己的“个人品质”的同时,更应该开阔眼界,去关注社会,去关注我们的国家,去关注我们人类应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去做一个有感情有社会责任的人。?这一点,也很好地体现在近3年全国卷以及其它很多省的高考语文作文题中。? 对策: ①关心大事,多读评论。 ②学会社会热点评论的写作。 课标再现 高考导向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完成微作文。 让座,似乎正陷入纠缠不清的道德之争,而因让座引发的问题之严重也超出我们的想象。郑州某女孩未给老人让座,遭拳打脚踢;襄阳两老人为争座位打架,1人猝死,另1人10天后病逝;一老人在与小伙因让座产生争执后,打人猝死……照理说让座,是一种美德;不让,也是年轻人的自由。让座为何变得如此“凶狠”? 请你针对此事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语言简练得体,理由充分合理,150字左右 50余名老人举牌呼吁:老年人要给年轻人让座 2014年9月11日下午2点多,在郑州市建设路国棉三厂门口公交站台处,81岁的梁永祥手持小纸牌,上面写着:“老年人要给年轻人让座”,其身后还有几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他们冒着瑟瑟秋雨走上街头,呼吁更多同龄人乘坐公交车时,多换位思考,为年轻人提供方便。老人说,都市生活节奏快,80后、90后生活不易,作为一名老者,平日坐公交出行时,也应当多关爱这些孩子,“看他们疲惫、困顿时,即使对方让座,只要咱身体允许就站会儿,让他们也歇歇脚。”“年轻人尊老,老年人也要爱幼。”80岁的李德成说。 素材点拨:年逾古稀的老人尚且有如此觉悟,尚且能换位思考,作为年轻人的我们,又该如何? 让座一下又何妨? 其实,是否该给老人让座,本不应成为一个令人尴尬的问题。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敬老人,这是一个基本的道德要求。况且,总有一天我们也会老去,尊敬眼前的老人其实也是尊敬未来的自己,试想:当日后我们都步履蹒跚之时,看着一车的年轻人居然无一人为自己让座,你会作何感想?所以,为他人,也为未来的自己,主动地说一声:“老人家,请坐!” 点评:观点鲜明,提倡主动为老人让座,原因有二:一是这是基本的道德要求,而是日后我们也会变回,也希望有人为自己让座。分析上没有板起面孔教训人,而是从人的需求出发,令人信服。 尊老,也应爱幼 前不久,网络上一句话颇令人感概: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或许这是不少年轻人面对为老不尊的老人时的一种无奈的调侃。确实,新闻上不时曝光的一些老人挥拳相向的行为让本来慈祥的老人形象蒙上了一层灰尘,身为长者,其实更应为后辈树立表率,正如尊老爱幼,尊老是必须的,但也应爱幼,如此,社会才会和谐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