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统相声演员的四大基本功之“逗、唱”
传统相声演员的四大基本功之——“逗、唱” 传统相声演员的四大基本功之“逗” 逗:抓哏取笑, 幽默滑稽。是指演员组织和运用“包袱”的技巧。 它不便说成与“说”、“学”、“唱”并列的技巧或功课, 因为相声从头到尾离不开“逗”, 而且“逗”的本身既是手段, 又是目的,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演员“逗功”的巧拙决定着一场相声演出的成败。 包 袱 包袱就是笑料、噱头,“包袱”是一种比喻的说法。组织笑料像是系包袱。先把包袱皮摊开, 放入种种可笑的东西, 然后包好, 系成严实的“包袱”, 用相声术语说, 这一过程叫做铺平垫稳。观众似乎觉着“包袱”里的东西可笑, 却又不知道究竟是些什么, 一旦时机成熟, 突然把“包袱”抖开, 让可笑的东西呈现在观众面前, 引起笑声。从铺平垫稳到抖落“包袱”, 就是组织“包袱”的全过程。 一般说一段笑话,有一两个“包袱”就可以了。一段相声则至少得有四五个“包袱”,否则容易一温到底,影响演出效果。 从笑话发展成相声的过程,是不断丰富内容、增加“包袱”的过程。如侯宝林整理、表演的《关公战秦琼》,有将近三千字,而原来的笑话仅有三百多字。 “包袱”必须风趣而不粗俗,幽默而不油滑,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脱颖而出,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演员也要善于标新立异,不拘泥于老一套。 包袱的种类 ——“肉里噱”与“外插花” “包袱”可以从多种角度加以分类, 最常见的是根据内容分为“肉里噱”和“外插花”———借用评弹的术语。 “肉里噱”, 就是与相声内容结合紧密的“包袱”。一段相声的内容主要靠“肉里噱”来表达, 换句话说,“肉里噱”的“包袱”构成相声的骨架。《改行》的“包袱”就是典型的“肉里噱”,深刻地反映了控诉封建专制制度的主题。 “外插花”指脱离主线为加强效果或突出某种主题及需要而加进去的笑料。尤其指在前人演出文本之外添加的垫话、砸挂以及现挂,总之是文本之外的内容。 组成“包袱”的十种手法 (1)重复法 (三番四抖) 所谓“番”,就是遍数;“抖”,就是抖搂。根据人们的听觉习惯,把矛盾反复地强调,来加强人们的印象。所说的“三番”就是反复强调三遍,然后进行“四抖”,就是第四遍时来个巧妙地突变,揭露出矛盾和事物的真相。这种手法在相声中比较常见。比如: 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扎心脏)——够准的 白刀子进去绿刀子出来(扎苦胆)——够狠的 白刀子进去黄刀子出来(扎屎包)——够臭的 白刀子进去白刀子出来(没扎着)——这不废话吗 这是个典型的在铺垫中需要“翻”的“三番四抖”包袱,它前三番是为“没扎着”这个出其不意的大包袱做为铺垫的实质。 三翻四抖中的“三”,也是可虚可实的。多数情况下,三次铺垫就可以了,但是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胶柱鼓瑟是不好的。比如: 双簧表演中,常有的一个情节是“大姑娘等情郎”。大姑娘给情郎做的菜是: 一碟子腌白菜啊一碟子腌白菜,一碟子腌白菜,又一碟子腌白菜…… 最后包袱抖出来的时候,是前脸儿不干 了:“尽是腌白菜?这情郎哥是蝈蝈啊?” 在这里,只上三碟子腌白菜,就显得不够了,而需要反复咏唱,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薛宝琨先生说过:“三番四抖”不是僵死的公式,它其实是一种铺垫和揭露的关系。假象渲染得好,真相就埋伏得巧,包袱也就抖落得干脆。”这个说法是非常到位的。 (2)否定法 表里不一的人,说一套,做一套,经常自我否定,不能自圆其说。例如《买佛龛》: 乙:年轻人说什么? 甲:“大娘,上街了,买佛龛了啊!”这不是 句好话吗? 乙:啊! 甲:老太太不愿意听啦!“年轻人说话没规 矩。这是佛龛,能说买吗?得说请! 乙:请。 甲:“大娘,我不懂,您那个多少钱请 的?”“就这么个破东西他妈的八毛!” 乙:怎么…… 甲:一心疼钱骂上啦! (3)反常法 把违反常规的事物,按照符合常规来讲。例如: 《扒马褂》骡子淹死在茶碗里了。 (4)错觉法 由于错觉而造成误认为正确的假象。如:《朱夫子》 “当年朱夫子有子九儿,五子在朝尽忠,三子堂前侍奉老母,独有一子逃亡在外,至今未归。请问二姑老爷,朱夫子那一子流落何方?” (5)双关法 一语双关,产生误解。如马三立精彩的单口相声《逗你玩》: 一妇人正洗衣,晾在外边的衣服让孩子看着。有个小偷想偷衣服,就跟孩子搭讪套近乎:“你知道我叫什么名字吗?”小孩当然不知道。小偷笑笑,但扮一脸的诚恳:“我叫逗你玩!记住了?”当小偷偷走一件大褂时,孩子大叫:“妈,有人把大褂拿走了!”妈问:“谁呀?”孩子答:“逗你玩!”最后连床单也偷走了,孩子大声呼叫。妈又问谁呀,孩子照旧答道:“逗你玩!”这个小偷巧用双关语取名,极具智力游戏的幽默韵味。 (6)夸张法 按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优秀班组长管理 - B管理者心态.pptx
- 优秀数学课件:一和许多.ppt
- 伊丽莎白时期的戏剧.ppt
- 优秀置业顾问应该具备的条件.doc
- 优秀是一种习惯(课件).ppt
- 优秀班会课课件.ppt
- 优秀销售应具备的素养.pptx
- 优秀的青工展报.pptx
- 众喜传媒媒体介绍.ppt
- 优秀课件-短歌行-曹操.ppt
- 2025年天津市冷链物流基地配套道路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母婴护理会所专业化服务升级路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成都市私立医院医美抗衰中心创建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成都市淡化海水在城市道路清洗领域的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环卫厨余垃圾生物处理技术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花西子针对户外运动妆容的可行性.docx
- 2025年上海市生物发电于秸秆炭化还田协同发电的可行性研究.docx
- 2025年天津市物造纸在可降解农用地膜领域的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无人值守充电站智能运维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竹荪种植连作障碍防治技术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