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技法指导——并列分论点的设置.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文技法指导——并列分论点的设置

关系思维训练 让作文布局心中有数 议论文结构训练第一讲 教学目标: 1、了解高考作文对结构的要求. 2、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模式,掌握构思议论文的并列式结构的方法技巧。 一、了解高考作文对结构的要求 一要“结构完整”,所谓“结构完整”是与“残缺破碎”相对而言的; 二要“层次分明”,从文章的章法上说,好的文章结构要思路清晰,条理清楚,段落的划分和安排恰当,各个部分的布局合理,没有颠三倒四。 议论文主体的结构模式: 文章无定法,作文有常规。掌握几种基本的结构模式,能使我们在考场上快速构思,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搭起文章的骨架。   考场议论文通常可分为三个部分,即开头、结尾和主体。主体部分最常见的结构有四种:总分式、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 并列式结构 具体要求: 1、选择的分论点从数量上说,至少是三个方面或更多的方面。 二、并列式主体结构分析: (一)论据并列 引论(提出论点)            论据① +分析论证 本论(证明论点 )  论据② +分析论证 并列            论据③ +分析论证 结论(照应全文) (二)论点并列:更能显示思辨的深度 引论 (提出中心论点) 论证分论点1:论据+分析论证 本论 论证分论点2:论据+分析论证 并列     论证分论点3:论据+分析论证 结论 (照应全文) 在高考阅卷场上,每篇作文不足一分钟的阅卷时间,促使我们必须在作文结构上下功夫。而议论文是高考考场上的首选(占百分之九十),因此为了争得这半壁江山,我们必须让阅卷老师能在极短时间内看懂你的文章。最好的办法就是主体部分提炼分论点。 树立诚信的形象,能赢得他人的信任。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守则,也啊事业能取得成功的基础。试问一个人连最基本的生存之道都没有,他又怎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与帮助呢?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为新法。为了取信于民,他立三丈之木于南门,告诉百姓如果有人能将此木搬到北门,就给予十金。可没有百姓相信这件事,于是他又贴告赏五十金,后来有一个搬此木到了北门,真得了五十金。从此,百姓信任商鞅、信任新法。如果商鞅没有立木取信,那么他将不能使新法顺利推行,也不可能为秦统一全国而奠定基础,因此,我们要树立诚信的形象,它使我们被信任,使我们取得胜利。 树立勤奋的形象,能赢得他人的赞赏。成功源于勤奋,伟大的事业是根源于坚韧不断地工作,以全副精神去从事,不避艰苦,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40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其中作过笔记的就有1500种以上。司马迁著《史记》,从二十岁起就开始周游,足迹遍及长江、黄河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为写作奠定基础。歌德花了58年的时间,搜集大量材料,写出了对世界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勤奋,他们不仅获得了成功,还得到了世人无数的赞赏,为此,我们应树立勤奋的形象。 形象犹如一面镜子,它折射出我们为人的种种,所以,我们必须树立,树立好的形象。 一、阐述法 :根据标题作解说(对标题的内涵作解释说明,即对标题问“是什么”,解释说明的内容就形成了文章的分论点。) 几个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属性和思想意义的揭示与阐发,是作者对某一论题思索认识的结果。比如华东六省中学生作文大赛中的一篇夺魁作文——《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作者在辩证地引出学习、工作应有这种精神后,便用了一组分论点来阐述它的含义: ①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 ②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 ③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进取开拓的精神; ④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力争上游的精神。 此类形式最能显示出作者思维的深刻程度。如《谈理想》、《说自信》等,很适宜采用此类结构。 一、阐述法 : 沉潜是一种处世的智慧; 沉潜是一种斗争的策略; 沉潜是一种成才的途径。 此类形式最能显示出作者思维的深刻程度。 二、追问结果法——会怎样,即从为什么角度提炼分论点:根据前提推结果(即把标题或中心论点作为前提,去推断在这个前提下会产生怎样的结果(议论这样做的):好处、意义、价值、影响 沉潜 1.沉潜能够历练我们的意志; 2.沉潜能够积聚我们的实力; 3.沉潜能使我们准备得更完善; 4.沉潜能使我们对未来更有信心。 《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①贫困可催有志者奋发图强,改变命运,穷则思变; ②贫困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和毅力,而人的意志和毅力是成功的重要条件; ③贫困可以增长人的能力,人的许多能力是在困境中锻炼出来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