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DPD流体 Flory-Huggins理论 自由能 排斥力参数的计算 模拟体系的相互作用与Flory-Huggins理论的映射相联系 : 1、最直接的方法是用Flory-Huggins模型关联高分子系统的相平衡或其他热力学性质的实验结果而得到 参数; 2、利用分子力学方法得到粗粒化粒子系统的混合能而获得 参数。 DPD方法有助于解决在配方化学、药物设计、高分子科学、化学工程涉及到的复杂问题。它为复杂流体的研究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工具。目前已经成功应用于复杂流体的研究,如:油/水/表面活性剂体系、聚合物、胶体溶液的化学形态、微观形貌、相分离和流体流变特性等方面的研究。 1、对复杂流体到达平衡态的模拟 ①复杂流体中的聚合物或表面活性剂等的聚集行为研究 ②多相流中聚合物的微相分离和形貌变化 ③其它方面 2、对非平衡态下流动系统的模拟 ①液滴的变形、破碎 ②微通道内的流动 ③其它方面 非平衡态 平衡态 非平衡态 平衡态 1、对复杂流体到达平衡态的模拟 3% 10% 20% 30% 35% 40% 55% 正十四烷基硫酸钠STS聚集形态 表面活性剂体积百分数 1、对复杂流体到达平衡态的模拟 C=45% C=85% hydrogenated surfactant fluorinated surfactant 氟表面活性剂聚集形态 表面活性剂复配机理 图一 界面张力随混合表面活性剂浓度变化图 两种表面活性剂复配使界面孔隙减少,可以更加有效地降低界面张力。 图二 表面活性剂在界面聚集形态图 (a) 单一表面活性剂, (b) 两种表面活性剂复配 (a) (b) 1、对复杂流体到达平衡态的模拟 1、对复杂流体到达平衡态的模拟 DPD:耗散颗粒动力学 耗散系统是比利时皇家科学院院长布鲁塞尔学派领导人伊.普里高津提出的,为此他获得了1977年诺贝尔奖金。 所谓耗散系统就是指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力学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社会的等等)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在外界条件的变化达到一定阈值时,就有可能从原有的混沌无序状态过渡到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有序的规范状态,这样的新结构就是耗散结构,或称为耗散系统。 在DPD 方法中, 基本颗粒是“珠子”, 它表示流体材料的一个小区域, 相当于在MD 模拟中我们所熟悉的原子和分子。假设所有小于一个珠子半径的自由度被调整出去只保留珠子间粗粒状的相互作用。在珠子对之间存在三种力, 使得每个珠子对保持珠子数和线性动量都守恒: 简谐守恒相互作用(保守力)、表示运动的珠子(即流体元素) 之间的粘滞阻力(耗散力) 和为保持不扩散对系统的能量输入(随机力) 与常规分子动力学和布朗动力学模拟相比, 它的优势在于所有力都是“软的”, 允许使用更大的时间步长和相应更短的模拟时间。 通俗的讲,耗散力,即为非保守力。耗散力是指对系统或物体作负功,而使之总机械能减少的力。 大小和方向完全由物体间相对位置确定的,且做功多少只由始末位置所决定.而跟路径无关的力叫做保守力 . 做功多少和物体运动路径有关的力叫非保守力,即耗散力。非保守力做功就不能由物体的始末位置决定,而和物体的运动路径有关。例如,人推车是克服摩擦力做功,摩擦力是非保守力, 质点运动时做负功的非保守力也称为耗散力。除空气阻力外,爆炸力,内燃机气缸中气体对活塞的推力都是耗散力。耗散力之所以命名为“耗散”,是由于这种力所做的功一般是跟机械运动转化为非机械运动(如热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 耗散力正比于两个珠子的相对速度, 并起到减小其相对角动量的作用. 聚集形态模拟——正方体,界面张力和界面分布——长方体 排斥力参数,全原子模拟和试验方法可获取F-H参数 表面活性剂的润湿效果; 预胶束、球状、带状、晶体。 F取代H以后的胶束形状 球内聚合物随球半径的聚集形态,在受限环境中聚集形态。 morphology形态学\表面波度\组织 岩石润湿性发生变化后,油珠运动形式发生变化。加入表面活性剂后,油珠铺展成液膜,以液膜方式运移,为后面油相的移动提供便利。 双层膜,油滴穿过薄膜。 结果表明在毛细血管中病态“镰刀” 型红细胞在阻塞点的聚集降低了流体的流速,而正常形状的红细胞则可以通过, 这一结果与实验观测相符合。解释缺氧问题。 * 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DPD) 应用化工1252 DPD发展历史 DPD基本原理 DPD基本操作 DPD应用举例 一 二 三 四 提出 理论基础 发展 1992年,Hoogerbrugge和Koelman在结合分子动力学和气体格子法的优点的基础上, 找到了一个能够在介观的时间与空间尺度上模拟复杂流体的方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