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代通商与西方诗歌流入.doc
清代通商与西方诗歌流入
摘要:新诗的发生历来被认为是从胡适开始,如果要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做一个发生史的研究,胡适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中国新诗和古典诗歌本来就是一脉相承的,只不过由于历史的原因,西方诗歌对中国“白话诗”的影响表面化了,而如果对中国新诗的起源进行追溯,这种源头应该是中国语言文字在西方的影响下,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关键词:新诗;发生;胡适;清代;通商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0-0021-01
胡适的《尝试集》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中国新诗的起点,而胡适的《关不住了》这首译诗,更被一些人定为中国的“新诗成立纪元”。《关不住了》之所以被诗评理论界一些人认定为“新诗成立纪元”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这首译诗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白话诗”的理论主张,在形式上也和之前的“旧诗”,包括胡适本人所写的一些“白话诗”相区分。
对于《关不住了》,有很多的分析,从形式到文本,从创作背景到节奏韵律的研究。《关不住了》从语言上已经采用了“白话”,形式上也是现代诗歌的模样,从音律上已经打破了“旧诗”的格律限制。胡适在1919年10月发表的《谈新诗》中列举了周作人的《小河》:“我所知道的‘新诗人’,除了会稽周氏兄弟之外,大都是从旧式诗,词,曲里,脱胎出来的。”并把当时的“白话诗”说成是“第四次诗体大解放”,这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在胡适看来当时的“白话诗”脱胎于中国的“旧诗”,是又一次解放运动;第二,当时,在胡适眼中,真正的和“旧诗”或者说“旧诗人”,相区别的“白话诗”或者“白话诗人”还不多。
胡适成为中国“白话诗”的发起者不是偶然的,有着一定的历史背景。这种历史背景分为直接的和间接的:直接的历史背景就是,当时中国已经出现了用口语书写的“白话文字”;间接的历史背景是,中国在1911年爆发了“辛亥革命”,这也是当时的社会背景。实际上严格的说,把当时的历史背景按这两种方式划分出来的依据是,根据它们对“白话诗”诞生作用的直接与否。如果按照时间来追溯,中国的“准白话文”诞生的时间可能会更早一些,虽然不能称之为严格意义上的“白话文”。
早在唐代中国就有了韩愈等文人扬弃“骈文”的“古文运动”,在社会上也有一些用口语记载的说唱底本,虽然话语和现在有出入,但却是根据当时人们的口语记载的文字。到了宋代,又出现了理学家的“语录”和说书人的“话本”,话本中的小说就多为白话短篇。到了明清,由于白话小说的兴起,“准白话文”更是有燎原之势,《红楼梦》等小说就和文言文有着明显的区别,而是更近似于我们现在的“白话文”。
当时的一些知识分子对这次“解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当他们认识到了现有语言文字局限性的时候,他们要求对语言文字进行变革,这样的变革是一种主观改变,这种改变到后期对整个中国的语言文字书写起到了巨大的影响。这场变革在“五四”时期达到顶峰,但是之前酝酿的过程却很长。最早应该追溯到清末的两次“鸦片战争”,战争让文人更清醒的认识到中国的差距,“自强”也成了当务之急。
在语言文字方面有人开始主张学习国外的做法,要“白话”,不要“文言”。这其中就有黄遵宪的“白话”主张。黄遵宪在他的《杂诗》中写出:“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即今流俗语,我若登简编,五千年后人,惊为古烂斑!”这首诗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格律诗,此诗写于1868年,应当看成中国新诗的主观“滥觞”。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还有一大批人主张“崇白话、废文言”,如提出这句话的裘廷梁,还有提倡报纸改用白话的“始作俑者”陈荣衮。这些人是当时语言文字变革的先驱,当然受到时历史条件的制约他们没有走得更远,而他们口中的“白话”也仅仅是和话本等相近似的比较通俗的“文言文”。黄遵宪等人之所以有对中国语言文字进行改革的主张,是和当时中国的国情分不开的,从1840年鸦片战争算起,中国就落入了一个被动的“国际化”进程之中。在这之前,随着清朝“迁海令”、“展海令”、“禁海令”等一系列政令的颁布,中国和外国的文化交流不断波折,直至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国家才和中国有了实际意义上的文化交流。所谓的交流多指的是外国文化真正对中国文化产生影响,而这一切就是伴随着西方对中国的强制贸易以及以通商为主要目的地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就有中国诗人对西方诗歌的翻译。
所以,如果要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做一个发生史的研究,胡适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而透过胡适,还有中国语言文字的进步和发展,这种进步和发展促进了由古典诗歌向新诗的转变。我们现在把胡适的《关不住了》看成是新诗发展的“纪元”应该说还是有些问题的,这一切应该可以追溯到西方对中国进行强制通商的历史时刻。由于历史的原因西方诗歌对中国“白话诗”的影响被过于表面化了,所以人们更加关注的是西方诗歌对中国新诗发生的影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国际贸易实务(第三版)课件 项目四 核算出口报价.pptx VIP
- 遗体识别 五级技能《遗体防腐技术》教学课件.pptx VIP
- (2024新版本)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doc
- 高血压患者饮食健康宣教ppt.pptx VIP
- 合规审计员考试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建筑设备安装工程识图与施工工艺【共114张精品课件】.pptx VIP
- 2025杭州市滨江区国有企业招聘16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纠正遗体体位姿势《遗体防腐技术》教学课件.pptx VIP
- 小学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培养健康心理素质.docx VIP
- 遗体防腐整容之遗体消毒——选择使用消毒剂.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