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州窑红绿彩瓷的鉴赏与鉴定.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磁州窑红绿彩瓷的鉴赏与鉴定.doc

磁州窑红绿彩瓷的鉴赏与鉴定   红绿彩瓷器是磁州窑瓷器艺术的经典之作。根据迄今为止的研究成果,目前具有铭款的磁州窑红绿彩作品上的文字记载,红绿彩技法形成于金代后期。金代贵族属游牧民族,似乎非常偏爱红、绿等色。金早期崇尚生活俭朴,但到金中晚期时,女真统治者及贵族生活趋向奢侈豪华,并极为推崇厚葬风俗,红绿彩技法即在此背景下出现,成为金磁州窑最富成果的装饰技法之一。      美仑美奂的艺术      磁州窑红绿彩瓷器系在一次高温烧制的化妆白瓷釉面上,以红、绿、黄等低温颜料彩绘出纹样,再进行第二次低温彩烧。绘制金彩者,则还要进行第三次彩烧,称之为红绿彩加金彩。还有先施黑彩,烧成后再做红、绿、黄彩彩绘,有高温黑彩,又有低温红绿彩,高、低温彩绘相媲美,可称之为最早的斗彩。由于红绿彩主要颜色为红,故过去也称赤绘。红绿彩描绿点红,鲜艳夺目,艳而不俗,丽而不躁,多装饰于碗、盘、杯、瓶及瓷佣上。考古发现,生产红绿彩产品的窑场,遍及山西、河南、山东等地。邯郸磁州窑的观台窑、彭城窑都有生产。目前资料证实,磁州窑的临水窑口出土的红绿彩作品,不仅造型种类丰富,数量多,质量最好,制工亦最绚丽、精美。   20世纪70年代,峰峰临水窖藏曾经出土过一组红绿彩加金彩释迦牟尼、文殊、普贤等佛象。释迦牟尼佛体形高70厘米,是迄今我国发现堪为最高的红绿彩作品(图1)。释迦牟尼坐在宝莲上,左右为文殊骑狮,普贤坐象。表现出佛“行则金莲捧足,坐则宝莲承驱,左有密迹(力士),右有金刚”等特征。而且,这些大型红绿彩作品,造型富有神韵,色彩鲜艳,且装饰大面积金彩,最为难得。反映了当时磁州窑工匠迎合时代意识,通过塑造大度的佛祖,宣扬生死轮回,因果报应,提倡善举等佛家思想。   在峰峰矿区临水村南农机局工地发现了金代贵妇金崔仙奴墓葬,一次性出土了多达10件的红绿彩瓷佣,都非常完整。其高度在10~25厘米之间(图2)。尤为难得的是,此墓葬中还出土了一块墓志砖,规格37×18×0.6厘米,墓志铭上写有“泰和二年八月十二日亡过崔仙奴”文字。“泰和”是金章宗年号,泰和二年即1202年。此前,已知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亦收藏一件中国“泰和元年”(即1201年)款红绿彩碗(图3)。两者相比较,则更证实了磁州窑红绿彩作品多产于金后期产品的事实。应该说它们的出土,对于磁州窑红绿彩作品的断代,具有非常重要的实物史料价值。   2002年,在邯郸市峰峰矿区磁州窑的临水窑场的窑址发现了红绿彩色料作坊,有供红料淘洗使用的工具等(图4)。印证了历年来临水窑出土的大批红绿彩作品,不但为当地生产,且作品数量与质量均在全国同类之最。临水窑红绿彩作品彩绘有花草、鸟禽、游鱼或人物等纹样,洋溢着浓烈喜气与吉祥含义,也有的写上“大吉”、“酒中曾得道,醉里遇神仙”等寓意吉祥等含义的书法文字。   临水窑红绿彩人物瓷俑,有官吏、武士、胡人、持扇仕女、捧果仕女、送子观音、妇婴、儿童、道姑、佛像、供养人等,种类非常丰富。临水出土的红绿彩妇人佣姿势很多。有的右手持扇或左手捧果,或者抱婴。有的头发漆黑发亮,女佣头梳成高髻或双髻,穿交领左妊宽袖长衫,下着裙。双手交叠在胸前,做握物状,神态贤淑温和,颇有“温、良、恭、谦、让”之礼风。她们留着浓黑柳叶眉,五官上仅以少许红彩点唇。手持的扇子有的下垂,有的掩胸,其形象特征正好应验了古时“微点樱桃一颗红,断肠声里唱玲珑,轻罗小扇掩素胸”的古语描述。   金代磁州窑红绿彩佣作品中,有体态丰腴、富态的贵妇、谦恭温顺的侍女等形象,妇女形象中发式与头饰花样繁多,有高髻、坠马髻、贵妃髻等。关于贵妇高髻,在范晔著《后汉书?马援传附马廖传〈城中谣〉》中有:“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高髻即妇女梳的是高高的发髻,城中人喜欢高髻,四方各地的妇人就将自己的发髻梳到一尺高,广眉指很阔的眉毛。可见这种高髻及其他发式在金代很流行。她们均配以抱婴、拎扇等动作。红绿彩男佣作品中,有温和恬静的官吏、勇武刚猛的武士、欢乐奔放的舞伎、豪爽乐观的胡人等。他们有的端坐、有的牵马,可谓千人千面,千姿百态。   磁州窑临水窑口生产的红绿彩瓷佣等作品,无论是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还是所着服饰的刻划,都反映出金时女真族与中原汉族文化与艺术相互交融的事实。作为磁州窑一处重要窑场,临水窑白地黑花红绿彩装饰技法,采用了高温釉下黑彩与低温釉上红绿彩两种高、低温装饰,实际上应属于我国陶瓷最早的斗彩绘技法。磁州窑红绿彩为后世明、清时代的五彩、斗彩、粉彩瓷器等装饰开启技术先河。磁州窑红绿彩到元代仍有少量生产,但是其作品风格与艺术表现,与金时红绿彩彩绘古朴中见灵秀的产品风格已经大相径庭。      红绿彩的收藏与鉴识      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磁州窑红绿彩是首次以多种鲜艳的低温彩颜料对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