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科技进步与中国古代工艺美术(青铜器)发展的关系.docVIP

简析科技进步与中国古代工艺美术(青铜器)发展的关系.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简析科技进步与中国古代工艺美术(青铜器)发展的关系.doc

简析科技进步与中国古代工艺美术(青铜器)发展的关系   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工艺美术得以发展的必要条件。一定形态的科学技术决定了一定形态的工艺美术。本文主要以冶炼技术,铸造技术,加工技术等对青铜工艺的发展的影响为例阐述这一观点。   关键词:科学技术;工艺美术;必要条件   中图分类号:JO-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6-0124-01      青铜时代与文明时代社会的到来几乎是同步的。甘肃地区的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集中地早期青铜发展的情况,最初是以捶击或锻造法制作小件铜器,又由冶炼红铜发展到冶炼青铜。冶铜技术不断进步,从单范铸造,一面刻范而另一面为平板范的合范铸造,双面都是刻范的合范铸造,进一步发展出多块合范铸造的铸铜方法。以二里岗期文化为代表的商代早期的铜器,发展了在范具上刻划的技术,青铜器的上面装饰着兽面纹等纹样。器物上的艺术装饰会有传承延续的现象,而科技进步及制作技术的发展往往是器物造型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商代晚期娴熟地运用分铸法来制作造型优美的铜器,到西周时期,铜器分铸法有进一步的发展。春秋时期是青铜工艺承上启下的过渡期,在春秋中期和后期,出现了用失蜡法铸造的精密复杂的透雕器件,这是铸铜工艺的又一突破性的发展。铜器上镶嵌红铜,宝石和错金,鎏金的工艺技术,在春秋晚期开始出现,这些工艺新技术的出现,造就了战国青铜艺术的辉煌。湖北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的青铜器,综合运用了浑铸,分铸,浑分合铸和焊等制造铜器的方法,并且出色地运用了失蜡法容模铸造工艺再加上战国铜器的镶嵌金银工艺的高度水平都与科技的进步密不可分。      一、青铜的物理化学性能      青铜在金属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上,它的有点较多。1、熔点比较低。金属工艺的最先制作方法是锻打,叫做冷锻法。后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发明了熔铸法,能够进一步控制自然材料,随意制造各种不同形式的造型。熔点低,则更容易掌握铸造过程。2、硬度可以增高,根据铜与锡含量比例的不同,能够得到不同的硬度,从而可以根据器皿或用具的需要,铸造出各种不同硬度的青铜器。3、在熔铸时由于由于铜液的膨胀加大,可以减少气孔,得到清晰的花纹。      二、铜,锡其它金属比例的掌握也是青铜工艺发展的基础      关于铜和锡的合金,在《考工记》中就有记载,“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这里指的金是铜的代称。而齐则是调剂的意思,也就是比例。青铜中锡的比例17~20%最坚韧,30~40%硬度最高,超过这种比例就要减低,所以《考工记》所记的铜锡的比例,大体上符合或接近科学试验结论。这是我国古代冶金工艺的实践总结。也正是了解了这些技术才是青铜器有了新的发展。      三、青铜铸造方法的丰富使青铜得以艺术的发展      范铸法(或称块范法)是商周时代最先采用的,是运用最广的青铜器铸造法。失蜡法指用容易熔化的材料,比如黄蜡(蜂蜡),动物油(牛油)等制成欲铸器物的蜡模,然后在蜡模表面用细泥浆浇淋,在蜡模表面形成一层泥壳,再在泥壳表面上涂上耐火材料,使之硬化即做成铸型,最后再烘烤此型模,使蜡油熔化流出,从而形成型腔,再向型腔内浇铸铜液,凝固冷却后即得无范痕,光洁精密的铸件。      四、青铜器的加工技艺      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加工方法,种类很多,因而大大加强了它的装饰艺术表现力,丰富了它的工艺形象。其方法大体有:焊接(器物的部件或局部在制作过程中用热加工方法使连接在主体上),刻划(随铁工具的提高出现的,因为铁坚韧,易于刻铜),镶嵌(在青铜器上嵌饰其他材料,如松石或金银丝),金银错(在铜器上用金银丝或金银片镶嵌称各种图案花纹,用错石再磨错平滑),鎏金(将金箔剪成碎片,放入坩埚内加热,然后以一比七的比例加入水银,即熔化成为液体,这种金与水银的混合物成为金泥,将金泥蘸以盐矾等物涂在铜器上,经炭火温烤,使水银蒸发,金银则固着于铜器上),镂空(是我国古代金属铸造和铸件装饰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直到现在仍为世界上制作精密铸件的一种方法)。   灿烂的青铜工艺,是我国古代工艺美术中继彩陶,黑陶工艺之后,又一辉煌的艺术创作。它充分体现了奴隶们卓越的智慧和精湛的技艺,在人类工艺史上放射出绚丽的异彩。在青铜工艺的创造中,显示了工艺美术的基本的装饰原理和美学法则。也突出了科技进步和工艺美术发展的密切关系。 4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