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英汉谚语的社会功用.doc
英汉谚语的社会功用
摘 要: 谚语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具有巧妙的语言形式,运用了生动的修辞方法,所以具有广泛的社会功用。本文主要从科学认识、教育警策、文学描绘和社会实践四个方面来探讨谚语的社会功用。
关键词: 英语 汉语 谚语 社会功用
一、谚语的科学认识功用
汉、英语中很多谚语反映人在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对客观事物规律的认识,其中有关气象、农业等自然现象的谚语,都有相当的科学认识功用。
1.有关气象的谚语
如汉语谚语:
近山多雨,沿海多风。
早上红云雨不停,傍晚红云会天晴。
重阳无雨一冬晴。
早晨有雾,晌午晒布。
一日春霜十日晴。
这些气象谚语总结了人们对气象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气象的科学知识。英语中也有有关气象的谚语,举例如下:
Winter thunder summer hunger.
冬天打雷,夏天挨饿。
A blustering night,a fair day.
夜晚刮大风,白天好天气。
下面的三条谚语都是说明英国的天气情况:
An English summer,three hot days and a thunderstorm.
英国的夏天有三天大热,还有一场暴风雨。
April weather,rain and shine both together.
四月的天气,晴雨共存。
March comes in like a lion and goes out like a lamb.
三月来如猛狮,去如羔羊。(这条谚语意思是三月初风雨交加,三月底风和日丽。)
2.有关农业的谚语
农谚比气象谚更多,汉语中的农谚尤其多。中国以农立国,农谚反映农民的生产经验,其中相当一部分符合科学原理。例如,汉语中关于冬耕的谚语有:
冬耕耕的深,庄家可生根。
田要冬耕,儿要亲生。
冬耕深一寸,害虫无处存。
这些谚语积农民多年的耕作经验,有科学道理。冬耕好处甚多,所以第二条谚语把冬耕和亲儿子相提并论,可见农民是多么重视冬耕。
汉语农谚内容涉及农林牧副渔,涉及耕作、土壤、病虫害、肥料等,面广意深。下面举一部分例子:
保土必先保水,治土必先治山。
施肥一大片,不如一条线。
紧拉鱼,慢拉虾。
英语中的农谚比汉语中的要少一些,但也反映了农民的经验,并有一定的科学认识,如:
April showers bring forth May flowers.
四月的阵雨带来五月盛开的花。
A snow year,a rich year.
有雪的一年,丰收的一年。
Dry August and warm does harvest no harm.
八月干燥温暖不影响丰收。
从这些谚语看出,农业和时间、气候关系密切。汉谚多以节气与农业挂钩,每个节气是半个月,英语农谚中则以月份与农业联系。不管是时间还是气候都与地理因素有关,所以农谚反映的是经验,两地不能套用。当然,也有一些谚语反映的是共同的一般的经验,两种语言谚语可相对应。
汉:瑞雪兆丰年
英:A snow year,a rich year.
(有雪的一年,丰收的一年。)
汉:好种出好苗,好树结好桃。
英:He that sows good seed,shall reap good corn.
(播良种的人收好谷。)
谚语中所反映的科学认识只是经验的结晶。所以不能当做严格意义上的科学认识。但它们有一定的科学认识功用,可供学习和参考。
二、谚语的教育警策功用
谚语是反映集体经验且流传很广的固定语句,引用谚语往往比一般说理具有教育效果。汉语谚语中蕴含着很多积极内容,对人有教育警策作用。现举例比较如下:
(1)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这条谚语前后两部分分别于两条英语谚语相对应:
A good medicine tastes bitter.
好的药味道苦。
Good counsel does no harm.
好的建议没有坏处。
中国人鼓励青少年从小奋发向上时,往往引用谚语: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英语中也有意思相近的谚语:
Good boys who to their books apply,will all be great men by and by.
用功读书的好孩子,长大会成为大人物。
当劝导人要虚心,不要骄傲时,中国人常引用谚语:
(4)满招损,谦受益。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