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李商隐无题诗艺术魅力之所在.doc
论李商隐无题诗艺术魅力之所在
摘 要: 李商隐的诗歌内容之泛,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接触现实、关心民计民生的诗;一类是表现自己不幸遭遇,特别是怀才不遇的诗,其中“无题诗”尤其引人注目。其艺术魅力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诗中的艺术形象真实可信,感情诚挚深沉;诗中所反映的思想感情,意象含蓄蕴藉;在表现手法上有其独特新颖的特点,等等。本文主要从李商隐无题诗的这几个方面对文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 李商隐无题诗 艺术魅力 运用手法
李商隐(公元813―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
李商隐有报国济世之才,但始终不能施展。正如崔珏《哭李商隐》诗云:“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这使后人为之叹惜。但他在文学上,尤其在诗歌造诣上却颇为后人激赏。
李商隐的诗歌内容之泛,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接触现实、关心民计民生的诗;一类是表现自己不幸遭遇,特别是怀才不遇的诗,其中“无题诗”尤其引人注目。那么,李商隐的无题诗何以能令人百读不厌呢?我认为,其艺术魅力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诗中的艺术形象真实可信,感情诚挚深沉;诗中所反映的思想感情,意象含蓄蕴藉;在表现手法上有其独特新颖的特点,等等。下面,就从李商隐无题诗的这几个方面对文题展开论述。
一
周介人在《创作论从政治性到认识性到审美性的发展》一文中说:“艺术和科学一样,其任务在于通过现象揭示生活的本质,因而真实是艺术的生命。”诗歌艺术也是这样,必须以“真”作为根本,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指出:“诗可数年不作,不可一作无真。”高尔基也说:“真正的诗永远是心灵的诗,永远是灵魂的歌。”(《文学书简》)这些都说明了一个事实,就是诗歌创作必须依靠生活的真实,必须反映心灵的真情。所以,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真实是诗歌创作的规律。晚唐的著名诗人李商隐,正是遵循了这一规律,在无题诗的创作中,紧紧扣住一个“真”字,构设了种种真实可信的艺术形象,表达了诗人心中各种复杂的真情。
艺术形象是文艺作品作为审美对象的基本构成单位,艺术的魅力也就是形象的魅力。李商隐在无题诗中所描绘的种种形象都显得真实可信,使读者在玩赏吟味时产生一种如临其境的感觉,因而诗歌表现出一种“引人入境”的迷人力量。通常说,艺术形象是以人为中心的一幅具体生动的、概括的、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社会生活图像。所以,它并非纯客观的,也不是完全主观的,而应该是主观与客观两者的统一。客观上,它是作家揭示生活的真实性;主观上,它又表现为幻觉的真实,想象的真实。反映在李商隐的无题诗中,首先是诗中刻画了彷徨求索的形象,客观上反映了诗人的自身,从而揭示了生活的真实。
如《银河吹笙》:“怅望银河吹玉笙,楼寒院冷接平明。重衾幽梦他年断,别树羁雌昨夜惊。月榭故香因雨发,风帘残烛隔霜清。不须浪作缑山意,湘瑟秦箫自有情。”诗一开始便展开了视觉、听觉和触觉的描绘:当天色将明之际,月冷烟笼,一片玉笙吹起,惊醒了孤栖的雌鸟,也惊醒了自己,这是眼前的怅望。而从眼前的怅望回思不久前的“梦断”,就更同情“羁雌”之苦,更感楼院的寒冷了。特别是“月榭故香因雨发,风帘残烛隔霜清”两句描写得更细致。“月榭故香”,雨后花香,萦人梦寐,使久离京都,将远赴蜀川的诗人,想起印证年华的“一树浓姿”,而产生了梦断香消的感受。而当诗人梦醒之际,近处是风帘拂动,烛焰飘摇,远处是霜露苍苍。烛光霜色相互辉映,一明一暗。诗人通过这样微妙的感受,展现了人物如痴如醉的感情。通过这样细微的感受,塑造了一个彷徨求索的艺术形象,通过艺术形象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执著之情。
像这样的诗例,在李商隐的无题诗中并不少见,这就说明,诗歌的艺术形象在表现自身方面是真实可感的。除此之外,诗中所表现的形象还在主观上反映了想象、幻构的真实,同样可以给人一种生活的真实感。
比如《无题》“相见时难”篇,这是一首抒写绵长相思并表示对爱情执著追求的决心的名诗。诗人是这样吟叹相思之苦和对爱情向往之心的:正当暮春时节,又遭逢难堪的离别,因为相见既难,更觉离别时难舍难分。春蚕吐到最后一根丝生命才告终结;红烛结成灰烬泪水才流干――要不相思,除非自己身死。诗人深致怜惜之情,并希望她保重。末联,希望有人为诗人传递他苦心相思的消息。
男女爱悦乃成相思,也许每个成年人都有过这种体验。李商隐能把这种情感写得这样生动、深刻、形象,相思苦恋之情能被表达得这么淋漓尽致,这就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惟其如此,此诗才成了古往今来描写爱情的绝唱。
又如《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篇,诗人把事实的叙述、苦闷的抒发和爱情的幻想交织起来,因而事件的描述更富于象征,也更富于跳跃性。此诗写一位女子深夜的思忆和期待,很像是一位女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开始是想象恋人在闺中的生活,接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