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墓之修葺及题诗考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元好问墓之修葺及题诗考述

元好问墓之修葺及题诗考述[摘 要]本文采用实地调查和文献考证相结合的方法,对元好问墓之修葺与清人题诗情况作综合的考述。实地调查之外,本文所依据的主要文献是翁方纲撰《元遗山年谱》所附题诗和莫棠藏本《元遗山墓图并题辞》,其中莫棠藏本似为海内孤本,有其无可替代的文献价值。本文提供的资料,不仅可供研究元好问影响接受史的学者参考,也可供文物部门培修元好问墓作参考 [关键词]元好问墓;清人题诗;莫棠藏本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639(2011)03―0037―10 引言 金代著名文史学家元好问(1190-1257)之墓位于山西省忻州市韩岩村,包括元陵和野史亭两个部份,其中有大量的保存基本完好的石刻碑铭。迄今作为内部资料印制的涉及元墓整修和题诗的著作有两本:一是张明远、孙转贤两位编注《元好问墓诗文集注》;二是胡全福主编《忻州文史资料》第六辑《元好问生平事迹专辑》。这两种书的作者、编者多是忻州本地人,所述资料多直接抄录元墓石刻,理应比较可靠,但是。限于乡土学术研究条件的局限,两书在断句、标点、注解和阐述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少显而易见的错误和缺陷。所以,两书尽管有其一定的参考价值,但难以据为研究元墓有关问题的信史,实有重新加以考察的必要 本文采用实地调查和文献考证相结合的方法,对元好问墓清人题诗问题作一综合的考述。实地调查之外,本文所依据的主要文献是《粤雅堂丛书》载翁方纲撰《元遗山年谱》所附题诗和莫棠藏本《元遗山墓图并题辞》。莫棠藏本所收清人题元墓诗者计二十八人,见于张、孙编注《元好问墓诗文集注》者仅有翁方纲、李銮宣两人,由此可见该书之资料弥足珍贵。况且,此书迄今尚未见研究金元文学学者提及,也不见各大图书馆藏目,似为海内孤本,自有其无可替代的文献价值。本文准备先考查清朝和民国修葺元好问墓的始末,然后集中阐述清人题诗的情况 一、清朝和民国五次修葺元墓 据文献和元墓石刻记载,清朝和民国年间共有五次修葺元好问墓的活动: (一)第一次,乾隆三十九年(1774),岁次甲午,忻州知州秉承山西总督朱时君之命修葺元墓。这次修墓主要是勘定墓域,修筑围墙。详情未留下完整记载,材料仅见两条:一是汪本直《重修元遗山先生墓记》:“垣之址,则前牧秉方伯朱公命规墓域而始筑者。顾今甫二十年,颓圯几无存。”二是姚文田《题元遗山墓图》诗句“古谊推前辈”自注:“朱时君师前任晋藩时,曾饬州修葺墓垣。” (二)第二次,乾隆五十九年(1794),岁次甲寅,忻州知州汪本直修葺元墓。这是一次规模宏大而又记载翔实的修葺活动。汪本直《重修元遗山先生墓记》详细地记载了是次修墓的整个过程。此文今存有木刻墨本。有元墓石刻本,今以墨本为主,校以石本,引录于下: 《重修元遗山先生墓记》国朝,古歙,汪本直(守愚) 甲寅孟陬,于役郊南,薄暮,道出韩岩村。旧闻遗山先生墓在其处,询之土人,导而前曰:“此五花坟也。”翁仲羊虎犹存。呼灯展拜,荒榛间有断碣,大书“诗人元遗山墓”七字。心窃异之。越数日,复往视,碣阴文尚完可读,始知至元间先生弟子魏初、姜或二人述先生遗命而表石者①。夫先生仕于金,秩显矣,不书,乃书“诗人”,想见先生以斯文自任者重,而身食周栗,心系殷墟,并不欲冠以时代,其用意尤深且悲也 墓左一碑,剥甚,即②郝氏伯常所撰《墓铭》,称先生以丁巳岁卒,为蒙古宪宗七年③。计金亡已廿四年。而碑之立则在成宗大德四年④,为先生子拊知汝州时所建⑤。盖上距先生之殁又四十四年矣 又按碑称先生卒于获魔旅舍,归葬秀容之先茔。今先生墓右上下凡六冢,皆无表志。遍访故家,得《世系略》一、《墓图》一,乃以本集注暨《南冠录》诸书证之:元氏自五季后从汝州迁平定,先生之曾祖春,隰州团练使,靖康末从平定迁忻;祖滋善,仕金为柔服臣;父德明,即《金史》所称东岩先生;生三子,先生其季,生七月而为叔后;叔,陇城君,名格,仕陵川令。今其上四冢,乃先生之曾祖与祖暨东岩、陇城两君墓,下二冢则先生之子名拊,孙名若祖墓也 余维先生节概文章标炳史集,固无待于阐扬。惟是先贤一坯土。岁久芜废,亦守斯邦者责也。遂练日鸠工,厚墓垣,崇墓封,植松?以荫之,碣断者,?砖护之,碑剥者。砻石重镌之。计捐俸三百有奇,三阅月而工竣 垣之址,则前牧秉方伯朱公命规墓域而始筑者。顾今甫二十年,颓圯几无存。余又焉知后之视今,不犹今之视昔耶?不有守冢,奚以禁樵苏;不有岁修,奚以资补葺?乃更求其裔于元家山,从田间得二人,为叔侄行,问其世数,不能详也。侄方卯,颇聪俊,因名之日学诗,给膏火,嘱州之广文课之 于是,黉序诸生佥进而言曰:“前之役,公既独任之,兹愿共襄,所以贻后者。”不两月而输得五百缗。余喜曰:“可矣。”爰就墓前建享堂三楹,而以《世系略》及墓图勒石。嵌诸壁;别于道旁筑数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