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主西学.阔视远想.披沙见金.doc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力主西学.阔视远想.披沙见金

力主西学.阔视远想.披沙见金摘要:严复作为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救国论者,对教育的文化功能有着特别的关注,这表现在:强调教育对文化的传播功能,批判以科举考试为旨归的传统教育,为西学的传播张目;突出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力倡“阔视远想,统新旧而视其通,苞中外而计其全”,使新故中外文化相得益彰;寄望教育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功能,着眼于中西文化汇通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升华 关键词: 严复;教育;文化功能 中图分类号:K825.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11)05-0039-05 众所周知,文化与教育之间是密切相关的。一方面,文化影响和制约着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教育也通过其强大的文化功能影响和制约着文化的走向。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对文化与教育的关注突出反映了这种相关性。严复诸多教育理念的提出都与其文化观密切相关,他在纵论中西文化的时候,我们可以倾心品味其中蕴含的教育理念,同样,我们在拜读其有关教育的宏论时,也可以深切感受到笼罩其上的文化观。本文拟从教育与文化的相关性,尤其是教育的文化功能这一视角来考察严复中西文化观之嬗变。这里所说的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指教育对文化的传播、选择以及传承与创新等 一 严复早年对西学的弘扬是不遗余力的,如果从教育的文化功能来看,这时他显然更加看重教育对文化的传播功能 文化的传播是文化从一个区域向另一个区域的扩散,是文化在空间上的流动。文化传播的实现首先要建立人们对文化的认同和理解,其次要有效地形成人们对不同文化的浓厚兴趣和强烈愿望。为此,严复从批判中国传统的“夷夏”观念入手,在中西文化的对比中高扬西学救国的大旗,猛烈抨击中国传统文化和以科举考试为旨归的传统教育来为西学的传播张目 首先,破除“彼我之见”,强调“今之夷狄,非犹古之夷狄”,使国人从“华本夷末”的优越感中醒来 儒家学者的“华夷”或“夷夏”主要是指文化和文明方面的概念,认为文化和文明程度高的民族和地区应该成为世界的中心,而程度低的民族和地区应该向程度高的靠拢并向它学习 孔子认为“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论语)。孟子认为“夏”是正统,“夷”是非正统的,因而用中原的风俗来改变周围民族的风俗则是合理的,用周围民族的风俗来改变中原的风俗是不合理的,即“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孟子)。这种华夏优于夷狄的观念在中国影响深远,直到鸦片战争的炮声已经远去了半个世纪的1895年,即严复大讲西学以救亡的时候,它依然是国人学习西方的障碍:“与华人言西治,常苦于难言其真。存彼我之见者,弗察事实,辄言中国为礼义之区,而东西朔南,凡吾王灵所弗届者,举为犬羊夷狄。”为此,严复正告国人“今之夷狄,非犹古之夷狄”,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洋“无法与法并用而皆有以胜我”,我们要想救亡图存、富国强兵就必须大讲西学 其次,宣扬进化史观,强调生存竞争,使国人走出以“平争”、“泯乱”为旨归的大一统思想的迷梦 千百年来,中国人多为历史循环论者,“以一治一乱、一盛一衰为天行人事之自然”,对此,严复以西方进化史观进行矫正,强调西方人“以日进无疆,既盛不可复衰,既治不可复乱”作为“学术政化之极则”才是正途。严复总结指出正是这种历史观的差异导致中国“宁以止足为教”,崇尚“平争”、“泯乱”的大一统,而西方强调生存竞争是社会进步的引擎 严复确信人类社会的历史不仅是一部进化史,更是一部争战不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竞争史。他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为据,强调人类社会与生物界一样“各争有以自存”,“其始也,种与种争,及其成群成国,则群与群争,国与国争。而弱者当为强肉,愚者当为智役焉。迨夫有以自存而克遗种也,必强忍魁桀,捷巧慧,与一时之天时地利洎一切事势之最相宜者也”。而不适宜的民族随着风气的改变,则“越数百年,或千余年,消磨歇绝,至于靡有孑遗” 然而,在中国同样影响至深的春秋大一统思想却旨在消除人类社会的竞争,认为“争者人道之大患”。对此,严复一语道出:“一统者,平争之大局也。”强调该思想的本质就是平争,并指出,正是这一思想的影响使得秦以来的历朝历代所实行的各种措施,都不是从适应环境和有利于生存竞争出发,而是从“防弊”出发,为了平争泯乱。长此以往,最终导致了国家“民智因之以日窳,民力因之以日衰”的局面,使近代中国在与外国的竞争中,走到了“四千年文物声明,已涣然有不终日”的危险境地 在严复看来,既然天演进化是宇宙间的永恒真理,生存竞争是人类社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法则,那就应该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竞争、适应竞争、勇于竞争,而国人要想做到这一点,唯有讲西学,读达尔文、斯宾塞的著作 再次,高扬西方学术的科学精神与实证方法 在严复看来,西方国家的政治所以比较完善、合理,主要源于其大体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名、数、质、力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