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诗品汇》选评特点及示范意义
《唐诗品汇》选评特点及示范意义摘 要:高?的《唐诗品汇》因其规模宏大、众体兼备、风格多样、体例周详,在明代的唐诗选本中别具一格独领风骚,它独特的创新体系以及评价模式,亦为后世树立了光辉的典范,可谓成就巨大,影响深远
关键词:高?;《唐诗品汇》;四期;九格
高?(1350-1423 ),又名延礼,字彦恢,号漫士,福建长乐人。明永乐初年(1403)以布衣征授翰林待诏,后升为典籍。高?工书、画,又善于作诗,与同时代同省籍之林鸿、王?、陈亮、王恭、唐泰、郑定、王褒、周玄、黄玄等诗人并称“闽中十才子”。高?著有《啸台集》二十卷、《木天清气集》十四卷等。《明史)卷二八六有高?传,附林鸿传后
《唐诗品汇》系高?从明洪武十七年(1384)至洪武三十一年(1398),经过十五年的精心采摭,选录了由初唐贞观(627-649)至终唐天?( 904-907 )280多年中620位诗人的诗作,共计5769首
自唐代以来,已有不少唐诗选本流传。对于早前的唐诗选本,高?有较清楚的了解,尝在《唐诗品汇总叙》中称:
“载观诸家选本,详略不侔。《英华》以类见拘,《乐府》为题所界,是皆略于盛唐而详于晚唐。他如《朝英》、《国秀》、《箧中》、《丹阳》、《英灵》、《间气》、《极玄》、《又玄》、《诗府》、《诗统》、《三体》、《众妙》等集,立意造论各该一端。唯近代襄城杨伯谦氏《唐音集》,颇能别体制之始终,审音律之正变,可谓得唐人之三尺矣。然而李、杜大家不录,岑、刘古调微存,张籍、王建、许浑、李商隐律诗载诸正音,渤海高适、江宁王昌龄五言稍见遗响,每一披读,未尝不叹息于斯。”
在这里,高?对早出唐诗诸选本均有所评骘,认为各选本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言下之意,迄今尚无一部完善的唐诗选本。类似的看法也见于同时期诗人马得华、王?所撰《唐诗品汇叙》中。他们的意见概括来说,就是认为前人选唐诗有立论之偏、识见之陋、体制不全、未能贯通诸缺点。为了弥补这些不足,《唐诗品汇》在诗歌的遴选和批评方面可谓煞费苦心,别具一格
(一)规模宏大。与早前唐诗选本相比,在选诗数目、诗人数量、选诗时段、编选卷次等事项上,《唐诗品汇》都有所超越,占绝对优势。仅据选诗数目,即可看出《唐诗品汇》的编纂规模。它是《国秀集》选诗的26倍,是《河岳英灵集》选诗的24倍,是《箧中集》选诗的240倍,是《极玄集》选诗的57倍,是《唐音》选诗的4.3倍。这个数据,还没有将《唐诗补遗》的954首诗计算在内。可见《唐诗品汇》编纂规模之宏大是空前的
(二)众体兼备。《唐诗品汇》分体编排,包括五古、七古(附长短句)、五绝(附六绝)、七绝、五律、五排、七律(附七排)等七个部分,较真实地反映了唐代各体诗歌兼备的实况。与此相比,早前唐诗诸选本对诗歌体式的选取多少有些偏废。如《河岳英灵集》所收详于五言,略于七言,律绝则仅存一二首,且所选大多是古诗,而近体诗甚少。这种偏取某类诗歌体式的现象,即便在规模较大的《唐音》中也同样存在。《唐音》对诗体的选编,也有较早前的选本有优长之处,如设立排律一目,即前所未有,实属首创。而这一做法,又为《唐诗品汇》所吸纳。故知,《唐诗品汇》在规避早前唐诗选本不足的同时,也能采纳其若干优长
(三)风格多样。由于受体制篇幅、诗学观念、时风好尚的影响,不少唐诗选本所选诗歌风格往往有所偏好,从而不能展现唐诗风格的全貌。在这一点上,《唐诗品汇》颇具特色,所选诗歌风格更显多样。高?对唐诗总体风貌有自己的见解,曾说:“诗自《三百篇》以降,汉魏质过于文,六朝华浮于实,得二者之中、备风人之体,惟唐诗为然。”还对不同时段具体作家的诗风有详细辨析,如其论盛唐诗人云:“开元天宝间,则有李翰林之飘逸,杜工部之沈郁,孟襄阳之清雅,王右丞之精致,储光羲之真率,王昌龄之声俊,高适、岑参之悲壮,李顽、常建之超凡,此盛唐之盛者也。”
(四)体例周详。鉴于早前唐诗选本的缺失,高?尽可能扬长避短,精心设计《唐诗品汇》的编选体例:首《总叙》,叙说编纂《唐诗品汇》的因缘;次《历代名公叙论》,载述早前一些较有影响的诗评家,如殷?、杜?、元稹、欧阳修、严羽等人对唐诗的评论;次《凡例》,讲明编选原则、评价体系、编排秩序等;次“引用诸书”,包括“正诗所集”及“夹注所引”两部分;次《诗人爵里详节》,包括帝王、公卿、名士、有姓氏无字里世次者及佛道、女冠、宫闱、外夷共602人,并简要介绍其生平事迹和诗学要义;次各体诗歌《叙目》及选目,《叙目》总述该诗歌体式的源流、发展、衍变以及代表作家的艺术风格
(五)荟萃众评。在《历代名公叙论》中,高?已选辑了历代评注者对唐诗整体的评论资料。此外,高?还从前代唐诗选集、笔记、诗话中广辑评论,录入各体诗选的正文中。故《凡例》称:“诸家评论繁甚,其有评论本人诗者,则附于姓氏之后;有评论本诗者,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