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晋辟雍碑》看晋武帝立嗣.docVIP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晋辟雍碑》看晋武帝立嗣

从《晋辟雍碑》看晋武帝立嗣内容提要:晋武帝立嗣是事关西晋政权存亡的重大问题。而《晋辟雍碑》为探究该问题提供了新材料。将碑文与史籍相互比证,可知皇太子司马衷莅临辟雍观礼虽不合古制,但此举却是晋武帝提升太子在士林声誉的重要措施。陪同太子辟雍观礼的贾充、司马攸、杨珧分别代表着功臣、宗室、外戚三派政治力量,是咸宁二年后晋武帝对西晋政局改组后的集体亮相。晋武帝这一系列举措都是为确保太子司马衷顺利继位而展开的。? 关键词: 晋辟雍碑 立嗣 晋武帝 皇太子? 中图分类号: K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705(2011)04-1-5 ??? 晋武帝立嗣是关系到西晋存亡的重大问题,近年学界已有不少专文讨论 仅笔者所见,直接讨论晋武帝立嗣问题的论文有王永平《晋武帝立嗣及其斗争考论》(《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鲁力《晋武帝立嗣问题考辨》(《历史教学》2005年第7期)、韩立坚《晋武帝立储》(《文史天地》2006年第10期)、韩树峰《晋武帝立储与西晋政治斗争》(《中国人民大学》2009年第6期)等人的文章。其他,如刘驰《晋武帝白痴辨》(载《六朝士族探析》,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权家玉《晋武帝立嗣背景下的贾充》(载《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23辑,《武汉大学文科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2006年)、仇鹿鸣《咸宁二年与晋武帝时代的政治转折》(《学术月刊》2008年第11期)等文也与此论题相关。。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解析这一问题,力图把研究引向深入。但美中不足的是,目前研究依据的材料大体相同,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讨论的深化。因此,发掘新材料成为突破的新方向。1931年夏,河南洛阳出土了《晋辟雍碑》,是年底余嘉锡、顾廷龙二先生分别著文对该碑做了考释。余嘉锡先生《晋辟雍碑考证》一文尤为精湛,至今仍未见有超越之作余嘉锡:《晋辟雍碑考证》,《余嘉锡文史论集》,岳麓书社,1997年,128页;顾廷龙:《〈大晋龙兴皇帝三临辟雍皇太子又再莅之盛德隆熙之颂〉跋》,《燕京大学学报》第10期,1931年12月。。不过,余先生重在基本文献史事的考证,并未对立碑原因等问题作出解释,因此,笔者不揣浅陋,拟在释读《辟雍碑》的基础上,围绕着晋武帝立嗣的问题做一考析。? 一? 《晋辟雍碑》全称《大晋龙兴皇帝三临辟雍,皇太子又再莅之,盛德隆熙之颂》,立于晋武帝咸宁四年(278)十月廿日,为颂扬晋武帝司马炎、皇太子司马衷(晋惠帝)莅临辟雍尊礼重学而建。辟雍本是天子讲礼乐宣德化的处所汉代天子于辟雍行大射、养老之礼与晋武帝时期行大射、乡饮酒、乡射之礼不同。晋代辟雍渐失古制。。如《白虎通#8226;辟雍》曰:“天子立辟雍何?辟雍所以行礼乐、宣德化也。辟者,璧也。象璧圆,以法天也。雍者,壅之以水,象教化流行也。”[1](P259)东汉以来,明帝、和帝等都曾在辟雍行大射之礼,如范晔《后汉书#8226;显宗孝明帝纪》载:“(永平二年)三月,临辟雍,初行大射礼”,“冬十月壬子,幸辟雍,初行养老礼”[2](P102)。又《孝殇和帝纪》曰:“(永元十四年)三月戊辰,临辟雍,飨射,大赦天下。”[2](P189)。而《三国志#8226;三少帝纪》也称高贵乡公于甘露二年(257)会群臣辟雍赋诗[3] (P139),但无皇太子在辟雍行礼的记载。由是可知,作为储君在辟雍行礼不合古制。余嘉锡先生指出:“或谓古惟天子临雍讲学,太子则释奠而已,何以有莅雍之事?然陈徐陵亦有皇太子临辟雍颂,见《艺文类聚》卷三十八,则固不得以疑此碑也。”[4] (P128)。有人以皇太子礼应释奠而非临雍质疑该碑的真实性,余先生故举陈徐陵有《皇太子临辟雍颂》作旁证反驳。《辟雍碑》的真实性显然不容怀疑,但用陈太建十一年(579)的徐陵文来解释晋太子莅临辟雍(278)的合理性,说服力仍略嫌薄弱。因此,我们需要深入碑文的内容去探究皇太子临雍的原委。? 碑文的主体记载了国君、储君共五次莅临辟雍的经过,但重心却在储君。文中极力称颂储君之德:“皇太子圣德光茂,敦悦坟素,斟酌道德之原,探赜仁义之薮,游心远览,研精好古,务崇国典,以协时雍。”[5] (P270)。由于辟雍是朝廷崇礼重教的场所,臣子们自然不遗余力地歌颂太子博学重儒。尤须注意的是,文末之颂是全碑宗旨所在,但却对武帝临雍之事轻描淡写,几乎全是太子的颂歌:“铄哉皇代,时惟大晋。龙飞革命,天应人顺。敷演彝伦,亮采贤俊。神化罔极,风翔雨润。明明太子,玄览惟聪,游心六艺,再临辟雍。”[5] (P270)。对此,余嘉锡先生解释说:“盖碑立于咸宁四年,实专为太子莅雍而作”,“而于武帝,惟言其应天顺人,敷演彝伦而已,略不及泰始间飨射之事。其额兼题皇帝三临辟雍,序亦缕及之者,特以著其缘起耳。”[4] (P136)。余先生的分析入情合理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