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谷响集》看诗僧善住交往文人及创作
从《谷响集》看诗僧善住交往文人及创作摘 要: 释善住是元代诗僧中存诗较多的一位, 著有《谷响集》, 存诗777首, 词13首。善住不但与明本、玄鉴、白云等僧人有较多诗歌往来, 且与白?、仇远、宋无、虞集等文人交往颇深
关键词: 善住; 诗歌; 交往人物; 版本
中图分类号: I209.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055X(2011)05-0097-05
收稿日期: 2011-07-10
作者简介: 张艳(1974-)女, 汉族, 河南新乡人, 博士, 讲师, 研究方向为元代文学
① 参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M/CD],电子版.
② 参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M/CD],电子版.
善住是元代著名高僧, 字无住, 别号云屋。钦定四库全书《谷响集》前有其小传: 尝居吴郡城之报恩寺, 往来于吴淞江上, 与仇远、 白?、 虞集、 宋无诸人相酬唱……其《赠隐者诗》, 有“对食惭周粟, 纫衣尚楚兰”句, 盖犹及见宋之遗老, 故所作颇有矩?。观其论诗有云“典雅始成唐句法, 粗豪终有宋人风”, 命意极为不凡。及核其篇什, 则但工近体, 大抵以清隽雕琢为事, 颇近四灵、 江湖之派, 终不脱宋人窠臼, 所言未免涉于过高。然造语新秀, 绝无蔬笋之气, 佳处亦未易及。在元代诗僧中, 固宜为屈一指也① 。其《谷响集》三卷, 存诗777首, 词13首。其存诗量仅次于宋元间最主要的诗僧文?。是元代诗僧存诗较多的一位[1]202 。此外, 还著有《净业往生安养集》十二卷。他不但与明本、 玄鉴、 白云等僧人有较多诗歌往来, 且与仇远、 宋无等文人交往颇深。文学成就在元代江南文坛颇有影响。然今人对其关注甚少。其生平文献资料也较匮乏, 仅有的文献如《吴中人物志》、 《元诗选》初集、 《元诗纪事》、 《四库全书总目》等虽有其生平小传, 然亦多雷同。邓绍基、 杨镰主编的《中国文学家大辞典 张颐青的《元僧诗与僧诗文献研究》一文中对善住仅用一句话提及其《谷响集》, 并未加以详细阐述。傅璇琮主编、 查洪德老师分卷主编的《中国古代诗文名著提要1278―约1330, 于前人较有新见, 然其他方面资料均以前说。国外对善住的研究, 主要表现在对《谷响集》的研究, 如日本龙谷大学教授金子真也[2] 。其他研究方面不详。今结合其诗词、 佛教文献及前贤研究成果等, 试从诗歌行年、 交往人物及其文集版本加以考略, 以求对研究元代僧诗词有益
一、 善住生平及诗歌行年
(一)1278年―1294年间, 出家以前
1278年(至元十五年), 善住出生。《丁巳元日》“四十今朝是, 余生未有涯。寸心曾不白, 短鬓已先华。落落攀天骥, 悠悠梦海槎。坐看残腊尽, 空忆早梅花”。其生年可据其“四十今朝是”推出为1278年。元代丁巳年即1317年, 此年善住四十岁
1294年(至元三十一年甲午), 善住17岁
离家求学工书。据其诗《癸亥岁寓居钱塘千顷寺述怀诗》而知。该诗有“高阁工书三十年”句, 此诗作于英宗至治三年癸亥(1323)。从英宗至治三年癸亥, 上推三十年为世祖至元三十一年甲午, 距宋亡仅十四年②
(二)1295年―1325年, 寓居报恩寺, 往返吴淞江上
1295年, 入报恩寺。18岁。师从如镜
据《谷响集》卷三自述“元?初, 余留报恩寺”。元贞初年即1295年
在众多的僧侣交往中, 仅对如镜以“师”称之。其他僧侣则直呼其法号或禅师, 如无照、 长老等。由此推知。如镜在无照心目中位置与其他僧人相比较高
1299年, 22岁, 作诗《次韵酬子虚二首》劝宋无不要学道。是善住诗作最早可考纪年的一首。(详见下文宋无部分)
1310年, 有诗《庚戌三月廿日之作》。33岁
1315年, 作《丁卯?九月九日作》。38岁, 有诗句“白发多新感, 黄花只旧香”。这是作者有确切纪年的诗歌中, 第一次提到“白发”。是否实指, 还有待考
1316年, 有诗《丙辰十二月雪中县官踵门贷粟因而有作》表达欣喜之情。39岁
1319年, 有诗《己未岁感事二首》, 表达淡泊功名思想:“纵使声华动京邑, 未知何地乐耕锄”。《己未夏日杂兴六首》中有“霜花吹入?毛新”句, 时年42岁。这是作者有确切纪年的诗歌中, 第三次次提到衰老之相。第二次见1317年《丁巳元日》中诗句“寸心曾不白, 短鬓已先华”
1320年, 《庚申岁莫三首》流露出悲世之叹, 大概是与多病有关, “是非无定底须听, 饱食游谭更不经, 发短意长犹困学, 智生耄及?劳形”。43岁
1321年, 《辛酉岁九日二首》有“云物凄凉秋意深, 江山何处可登临, 一头白发惊风雨, ?地黄花恨古今”。44岁
文档评论(0)